【八度心情网】精选了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描写梅花的香的诗句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
寒梅让人遗恨的是早占春意却又早早凋谢,
唐代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尘劳迥脱事,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释义: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素雅芳洁的姿态令鸟儿偷偷贪看。
能遮掩因忧伤而留下的泪痕。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
但你可知道它那高尚的气节、优美的风度?
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
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
等到夜晚霜寒露重时应该会胆怯吧?
描写梅花的香的诗句
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
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
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
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跟着文思堂一起传递这阅读的活力吧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代林逋
走进灵峰,远远地看去,只见一株株梅树笔直地挺立在草丛边上。那红梅像是被颜料染过似的,鲜艳夺目,一片一片的红梅树看起来就如同一丛丛火苗在跳跃。渐渐走近了,才发现有几朵红梅还是含苞待放的,那花苞上还有个小孔,像一个瓶盖子口,又如一个羞涩的小女孩红着脸;有几朵还是探头露脸的花骨朵儿;还有几朵已经完全开放。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古诗描写香气的句子
寻找春迹却误入了杏花山村。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清新鲜艳的梅花只能让隔壁的僧人爱惜,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严肃矜持地从瑶台上下来。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竹和松,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赠范晔陆凯南朝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以为是枝头上的白雪经过一冬仍然未消融。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梅花美确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香,却又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丛中,则香气盈怀,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更是清香满口,沁心入脾,顿觉心旷神怡。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她想来是嫌恶脂粉的白腻,
然而却习不得那阵阵幽香。
形容梅花的香气的诗句
像剪碎的丝绸点缀着酥酪般的枝干,要画出那姿态和布局确实为难。尽情享受着日落春晚,影单应当怯怕霜重夜寒。澄洁鲜艳只与相邻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犹嫌被俗人一看。想起旧时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飘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马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冬天,许多花都已经凋谢了,而梅花却能在凛冽的寒风中独自开放,与寒冬顽强争高下。
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它不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他成长的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冰天雪地。然而,当你漫步在它身旁,映入你眼帘的却是傲然挺立的枝干,含苞欲放的花蕊。瞧,那一朵已经开放,红红的,细细的花蕊伸出,红红的花瓣紧紧的依偎着花蕊,像母亲拥抱着婴儿。细细的花蕊间,零星点缀着白色,丝丝缕缕,情意绵绵。那就要开放的,饱胀得快要裂开,勇敢地迎接风雪的考验。啊,这就是梅花。三九严寒,任凭风霜雪打,从不低头弯腰,依然那样娴静,用它那高洁质朴的性格,洗涤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轻盈妩媚的姿态映照在溪水里,
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其中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赏析: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诗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
围坐炉前,火炉炭火刚红,
远远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树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样。
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寒梅堪恨,常作去年花。
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
1:6首池潭古诗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3:6首池潭古诗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描写梅花香气的诗句的优美段落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
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可心怀客愁而又无可奈何!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暗香浮动黄昏月。——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毛滂《踏莎行·元夕》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回首孤山斜照外,寻真误入杏花村。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装饰着霞佩与香封的白衣依稀残存着彼此的余温。
要画出那姿态和布局确实为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兔园标物序,惊时是梅。
久久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