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心情网】精选了李清照经典诗词20首、李清照经典的十首诗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李清照经典诗词20首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装帧设计采用套装装盒,为它再添一份收藏意义,更是高端送礼之选。
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相思一旦萌发,便难以消遏,铭心刻骨。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据说,这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初相遇时所写,不知真假。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金猊香炉里烟息香冷,床上的锦被翻卷红浪,起床后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华贵的镜匣落满灰尘,日.上三竿高照帘钩。生怕离别时伤心苦痛,多少心事想倾诉又没有开口。近来身体日渐消瘦,并不是因为喝酒太多,也不是因为悲秋。算了罢,算了罢,这一次离别,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难将他挽留。想他如武陵人那样远去,我只能幽居妆楼。只有那楼前的流水,会可怜我整天凭栏注目凝眸。在凭栏远眺的地方,从今而后又添一段新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每首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说好的吧,我就挑20首诗给你吧,只是20首而已,不是说好的李白月下独酌春思子夜吴歌关山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蜀道难将进酒杜甫望月丹青引古柏行兵车行丽人行哀王孙月夜春望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王维西施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王昌龄塞上曲塞下曲孟郊游子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石鼓歌山石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好像不止20首了....呵呵看看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李清照经典的十首诗
清代黄苏《蓼园词选》: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春晚》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锥心愁苦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婚后,赵明诚曾远游在外,这一个重阳节,李清照孤独难耐,思念油生,于是写下此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每个人堪寄。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李清照经典诗词20首r
葵丘践土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生。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娴静雅致的词:《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多么俏皮的女子,多么可爱的遇见,诗词君倒真希望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遇见。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为谁憔悴损芳姿,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李清照经典诗词20首如梦令
因为有了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一块柔美的天地,她的作品,与的男词人放在一起,依然毫不逊色。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我们只愿李清照能永远生活在那一片小舟之中,永远欢乐不知愁苦。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二年三度负东君。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
每个人不止一面,婉约的李清照心中,还有一把豪放的火。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在三千年的诗歌艺术中,男人一直是的主角,虽然时常有女诗人,却如流星闪过。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好办法。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西蜀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李清照经典诗词20首带拼音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
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人生走过大半程,历尽坎坷,终感物是人非,有人形容此词“愁如海”,正是李清照内心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无人不称颂李清照,无人不赞美她的作品。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晚年李清照生活在金华。此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