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
卷第十三 菩萨问明品第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众生心,如仁所问义,谛听我今说。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随其所应受,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郭,为护诸人众,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仪、法住,各有差别。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法WANG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