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君子是什么意思?
“君子”一词,原本是指那些具有一身正身,品质善良不与世同流合污的人。由于他们长期受书本经典论理的观念影响,多少会产生有些迟疑直率现象的意喻“正人君子”。
而植物中的四君子,原本指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世人常用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花中四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有的色淡香清;有的傲然不屈;有的坚韧不拔。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一起并称为“花中君子”。
一、梅花傲而不俗清丽淡雅,花期为冬末春首开放芳香袭人。其花姿芳容愈寒愈媚,遇冰雪寒袭更添飘然风仪,其梅特征为一身傲骨的高洁志士。
二、兰花色淡香清,生于幽僻寂静之处,喜幽谷雾眉明月清风为伴,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三、竹子性随和不择环境,山野路旁庭院庙堂,搬迁移栽随遇而安。竹子刚直高风亮节,心态宽广谦逊无私心,潇洒处世宁折不屈的品格,常被看作是不同流俗的傲气高雅象征。
四、菊花美丽绝俗,花形各异色泽鲜艳,秋季开花不与群芳争艳。经历秋风扫叶霜寒露打,尽展其芳芬娇媚之态。菊花其与世无争傲然不屈的性格及顽强生命力被文人墨客常言书论的好题材。
体验梅兰竹菊之品质,学做“君子”之人为正道。“梅兰竹菊——四君子”,它们的生长环境特性及其所具的品质特点,古往今来,无不常出现在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戏曲弹唱,工艺把玩的习作里,供传唱供观赏。在?。自然界现实中,生活、艺术、消遣、收藏无不占据重要一席。
联通省内日包什么意思?
(1)流量只能在省内使用;(2)流量必须在一天内用完,余量逾期自动清零。1、用户须先在QQ手机客户端参与新春大礼包活动,并成功领取1GB省内流量日包后,方可激活;2、每个联通手机号码只能领取并激活使用一个1GB省内流量日包,激活有期截止到2017年2月11日23:59:59,激活后立即生,当天有,逾期未使用流量将自动作废。
清朝的三司和督、抚、藩、臬是啥意思,为何不得民心?
导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后一个封建王朝,各方面的机制体制都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清朝的官制制度也是发展到了中国官制的高峰。相比于明朝,清朝对很多官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变更,变更之后新的官制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题目中所说的三司其实是清朝的中央机构的名称。而总督、巡抚、蕃台、臬台这一些官职都是地方的官职名称。下面我们就通过逐一的分析来讲清楚这些官职之间的关系,并且来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机构在清朝后期逐渐失去人心。
一、三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是清朝的中央司法机构。在有清一代,三司分为京官三司和外官三司,但是在大多数语境之下主要是指京官三司。三司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个机构的合称,实际上就是中央高司法机构。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都负责司法事务。下面我们就对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别进行逐一的分析:
1、刑部――六部之一主要负责审判和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刑部是六部之一,早在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的时候刑部就已经存在了。从隋朝开始刑部一直是作为一个审判和刑狱机构来发挥其职能的。在刑部设有刑部尚书,他是刑部的主管官员。在刑部尚书之下还设有侍郎,是刑部尚书的副职。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刑部尚书基本上就类似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刑部侍郎似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掌天下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凡律例轻重之适,听断出入之孚,决宥缓速之宜,赃罚追贷之数,各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肃邦犯。――《光绪会典》上面是《光绪会典》,对于刑部的职能进行的规定。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就可以看出,刑部是中央的主要司法机构,小到偷鸡摸狗的小事,大道颠覆政权的大事,都是由刑部来进行审理的。由此可见刑部的权利还是十分大的。但是在封建社会,刑部的权力再大也无法超过皇权。刑部必须在皇权允许的范围之内行使司法权力。
2、大理寺――掌管案件的审理和复核,类似于现在的高法院。
大理寺的设置时间也是久远了,从北齐时就已经设立了大理寺,后来大理石又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等到明清时期职能基本定型,而且各方面的机制体制也逐渐完善。如果有重大的刑事案件,皇帝或是交由刑部审理,或是交给大理寺审理。如果要是刑部审理的刑事案件,在案件了结之后还要经过大理寺的复核。实际上大理寺就是一个专职的审判案件的机构。他不像刑部那样只能比较复杂,比如刑部除了审判案件之外,还要制定法律规定,管理地方的司法机构,参与大事的决策等等职能。而相比之下大理寺则单纯的多,大理寺只有一个职能那就是审判案件。
凡断公案,先上正看详当否,论难改正,签印注日,然后过议司覆议;如有批难,具记改正,长贰更加审定,然后判成录奏。”又刑部言:“应吏部补授大理寺左断刑官,先与刑部、大理寺长贰同议可否,然后注拟。――《清史稿》上面这一段文字就是史书中对于大理寺职能的规定。上面这段文字主要就是记录了一个案件经过刑部审理之后还要经过大理寺的复核,也就是说一个案件只有经过大理寺的复核之后才能够作为终的案件的判决结果。
3、督察院――明清两代的高监察,相当于现在高检察院。
都察院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比较晚,在明太祖时设立。朱元璋废除前朝的御史台,设置了新的监察机构――都察院。都察院主要以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管官员。明太祖朱元璋在设立之初对都察院的职能就做出了规定,它的主要职能就是“监察百官,辩明冤枉”。实际上就是一个监察机构。
清朝改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朝,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1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乾隆十三年(1748年),废左佥都御史。清代都察院是法纪监督,既审核死刑案件,另外参加秋审与热审,还监督百官。――《中国通史》除了在中央设置都察院之外,在督察院之下还设置了13道督察御史,他们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员,不同的监察御史也有不同的职能他们的具体职能如下:
弹劾地方官员。有的公开露面弹劾,有的密封奏章弹劾。清查两京狱讼案件的审理有无拖延枉曲,巡视京都军营,监都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清理军队,提督学校,巡视盐政、茶马,巡视漕运,巡视关税,催运,监督烙马印,屯田。4、三司会审――清代司法审判的高形式!
所谓三司会审,就是指在一些重大的刑事案件当中,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合审理。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三个部门分别起不同的作用。刑部的作用是对案件进行审判。大理寺的作用是对案件进行复核。督察院的作用是监察审判过程。在整个案件过程中三个部门联合发生作用,这也标志着清朝的审判制度趋于成熟。
其实三司会审制度来自于隋唐时期的三司推事,早在隋唐时期这三个部门就开始联合在一起。所谓的三司推事,就是一些大案要案主要由刑部尚书负责审理,大理寺卿进行复核,再由御史台进行监督。实际上三司会审就是三司推事的一种变体和发展。
二、总督、巡抚、蕃台、臬台――高级地方官员。总督、巡抚、蕃台、臬台实际上都是一些地方官员。但是他们的级别确实不一样的,总体上来说总督的职权大,其次是巡抚,再其次才是藩台和臬台。下面我们就来对这四大地方官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
1、总督、巡抚――清朝的封疆大吏。
总督和巡抚实际上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到明朝嘉靖年间基本上成为定制。但是在明朝时总督巡抚基本上是一种差遣性质的官职。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临时管制。在明朝时是哪里需要在哪里就设置一个,不需要地方就不会设置。而且总督和巡抚也没有具体的官衔,具体的职能也不明确。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荫总督宣大王国桢子之仲、登莱巡抚袁可立子枢、通政使吴用先子 、河南巡抚冯嘉会子映鸾、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入监读书。”――《明熹宗实录》等到清朝时总督和巡抚就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清一代基本上都设置了总督和巡抚。一直到清乾隆年间,全国共设置了八大总督分别是: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此后到光绪年间,又陆续设置了东三省总督和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兼领本省的巡抚事,除此之外陕甘总督还兼任甘肃巡抚,其他的省份基本上每个省设一个巡抚。
2、藩台、臬台――掌管地方的行政和监察大权。
藩台又称承宣布政使,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已经设立了这一官职。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官职,依然设置承宣布政使。承宣布政使主要掌管一省的行政和财政。它的主要职能包括:
上传下达,宣布政令。承宣布政使作为地方一级的行政长官,凡是中央颁布的政令,都需要通过布政使传达到地方,如果地方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通过布政史来向中央汇报,实际上它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管理省一级以下的官员。承宣布政使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考核和管理官员。在吏治方面承宣布政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掌管一省的财政收入。除了掌管行政事务之外承宣布政实还掌握一省的财政收入。各地的府、州、县将所管辖区内的赋税,上交布政史,布政使汇集一生的财政收入上交中央。臬台又称提刑按察使。主要职责是掌管一省的刑狱。它的来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时设置了提刑按察使。后来一直沿用到清朝。与藩台相比臬台的职能则要简单一些,它的职能主要包括掌管一省的刑狱和监察官员。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任司法官职。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尚书·康诰》总结:有清一代,一直保留着三司、督抚和藩臬,但是后期逐渐失去了人心。其实清朝设置三司、总督、巡抚、蕃台和臬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中央的控制和对地方的管理。但是后期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也逐渐的腐败掉了,他们管理一省实务的能力逐渐衰弱。成为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使得清朝在后期逐渐失去人心。
参考资料:
《清史稿》
《中国通史》
《尚书》
大什么风,日什么思,中间填什么才合适?
大()日()()思()风中间应该填什么字大神,日神,风神,神思。大文,日文,文思,文风。大(方)日(记)(静)思(清)风大(起)日(起)(起)思(起)风
铜钱外圆内方有什么寓意?
古代钱币铜钱,为什么外圆内方?其本意还是传递着一种儒家思想。喻意是;与人为善,刚正不阿。做人要外表和善,随和。内心要耿直,豁达。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风在这里是指脑中风,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因其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故又称“脑血管意外”,还常叫作“脑卒中”。
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组织机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中风。所以,中风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即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这里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
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总数的60%~ 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是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因血流中被称为栓子的异常物质阻塞动脉引起,例如某些心脏病人心脏内血栓脱落的栓子。不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脑栓塞,都可以称为‘脑梗塞”。有一些缺血性中风的病人是由于脑小动脉逐渐狭窄而终闭塞所致,管腔内既没有血栓也没有栓子,这种情况也叫脑梗塞。此外,还有一些病人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时缺血,也可以造成一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或“小卒中”。
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的 30%~ 4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化中。
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调节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中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中风是当前美国的第三大死亡危险因素。在中国也相当常见。目前对中风的调节虽有进展,但尚有很大困难。因此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就是防治中风的关键。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种族、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心脏疾病、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颈内动脉狭隘、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炎、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等。少见的病因有代谢异常,如线粒体疾病等。
中风是可以预防的。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种族和家族史,但是可以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控制糖尿病和戒烟。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中风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1倍;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者的中风危险性比正常人高1.3到2.9倍;糖尿病使中风危险性增加2-3倍;吸烟者的中风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1.5倍。在美国不少人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且又吸烟,这种人的中风危险性就大。
要降低您的中风危险性,您首先得与您的医生积极配合,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调节高血脂的药物很多,但是主要的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如 果一个人吃得多,动得少,消耗少,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和胆固醇。这些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不尽使人肥胖,而且会在血管壁上沉积,日后堵塞血管,造成中风。糖尿病和吸烟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引起中风。因此预防中风的第一关键是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调节糖尿病和戒烟。如您能做到以上几点,您的中风危险性就会大大下降。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到茫茫天地,悠悠无限,却只有满怀悲伤,涕流倾泻而下。
此诗出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文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单无助,寂寞难耐的心情。作者感叹,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现在已没有了招才的圣君、求才的明君,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唯有悲泪而涕下。
这首诗,展观了一幅宇宙空旷无限、境界深远的艺术画面。前两句写时间绵长、跨度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第三句写空间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寂寞孤单悲苦的心情。
日是动词还是名词?
“日”字,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副词,具体如下:
一、〈名词〉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3、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4、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5、一昼夜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6、时间,光阴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7、日本的简称 。
如:中日文化交流
二、〈副词〉
1、每日,每天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2、他日,改天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3、往日,从前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什么意思?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句诗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就好像清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逝去的日子实在太多了。
一、短歌行全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谈讌 一作: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海 一作: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短歌行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纳起来一共有两种说法:
1、这首诗创作于赤壁之战之前。该说法以章回小说为依据,并不可靠。
2、这首诗创作于赤壁之战之后。该说法也无史政。
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四、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