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有趣、实用的心理学
一个人从小到大会遇到不同的人,交到各种各样的朋友,而在这些人中有的朋友对你是真心的,而有的人对只是装作亲密的样子,并没有把你当作知心的朋友,对你的那些情谊都是虚假的。
当你在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身边的人都在渐渐地离你而去,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的时候,这说明你的人生很“低配”。
人们常说,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段漫长的旅行,在这场旅途中你会遇到许多事情,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在这些人中终会有少数的人一直陪伴着你一路走完这段路程。这些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是不能缺少朋友的,因为朋友会对你的人生道路和方向进行指引,并且他们对你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些是只对于那些真情实意的朋友来说。
朋友们不仅可以在你的生活上有所帮助,他们还可以作为你倾诉的对象,当你的“知心姐姐”,在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聆听你的的诉苦并安慰、鼓励着你。甚至这些朋友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还可以及时出现去保护你。
当然,只有真心对你的朋友才会这样做,他们会大限度地包容你的一切,而那些虚情假意的人,他们只会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远离你,恨不得自己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这都是在以前,而现在随着我们慢慢地长大,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脆弱和孤独,因为你的朋友圈看起来是在一步步的扩大,但是和你知心的朋友却并不多,平时找不到对象来吐露自己的心声。
就比如说当我们在生活上遇到挫折被击败的时候,我们伤心,想找个人陪伴自己,但是翻遍了手机的通讯录后却找不出一个可以敞开心扉去倾诉的朋友,那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所交的朋友都是一些虚情假意的场面朋友,因此我们只能默默的一人消化悲伤。
而对于人们在生活中交友的能力,心理学将之定义为“人际交往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这在心理学中有两个含义,第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柔韧性。第二,一个人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是否可以处理好那些有关自己的情感问题。
而对于友情的看法,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就不想要太多的朋友,因为他们认为独自生活是自由的,不会受其他因素的约束,因此友情对他们来说有和没有都是一样的。
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将友情看得很重要,甚至有的人感觉友情胜于一切。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基本的知识的话就会发现,友情在我们生活中是重要的,它是维系和他人感情的纽带。
虽然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去广泛的交友,要对朋友的“质量”有一定的把控。
因为朋友的质量直接体现了我们本身的素质、社会地位和自己的交际能力,如果身边朋友的素质很好的话就反映出你本身的素质很好,更多的人愿意与你交友。
而那些人生失败的人,他们本身的能力不够,因此身边的朋友会很少,甚至没有。
而现在这个时代信息发展快,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开始火爆起来,因此我们就会在网上进行交友,并且还认为自己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朋友也越来越多。
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向这些朋友求助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朋友中没有人愿意去帮助你,也找不到可以去倾诉内心的人,这就表明这些人都是一些虚情假意的朋友。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对于朋友价值的定义,他们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只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对比才能衡量人的价值。
所以在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都是需要去交朋友,需要进行社交的。
但是往往有人将朋友想得简单,事实却并不如此,它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包含着多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许多。
那么什么是观众?观众,他们只限于认识你,在旁边观察着你的生活,并不会参与进去,也不会插手关于你的事。
所以,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一定不要向这些人寻求帮助,因为他们的淡漠,并不会去理会你的。
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有很多人需要这些观众,这些人都是很肤浅的,他们没有进一步想过这些人会不会帮助他们。
而和这些肤浅的人不同的是,那些会深层次的思考思并且思想积极的人,他们所交的朋友才是真心实意的朋友。
美国社会学教授Bless指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很多关系是有嵌入性的,而我国的费孝通老先生也曾提出团体之间具有借鉴性,要注重团队格局,交一些真心实意的朋友,要这样才对你的团队有所帮助。
因此,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朋友们在生活中是可以维系我们的心理的。
如果有的人在生活中没有朋友,那么他们的心理也会多多少少地出现一些问题,并且他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的艰难,经历低配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