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开后荷灯开,中元节放荷灯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元节美丽的民俗是放荷花灯,因为要在流水之中,又叫放河灯。
此时正是真正夏秋的荷花开败零落之时,而美丽的,带着火光的水上的荷花灯延续着荷花的生命和,而那点点动人的光火,在夜色里璀璨,像一朵朵祝福开在流水当中,寄托着人们虔诚美好的祝愿,祝愿所爱的灵魂随着灯火飘向天国,愿人世间的愿望得以酬偿。
那么在流水中放荷花灯的起源在哪里,为什么会形成中元节放荷花灯是传统仪式呢?
一,用流水洗去污秽,带走疾病,起于上古的对自然之神和水神的崇拜。比如上巳节的洗沐,就有用兰草和芍药等芬芳植物飘在水中祭祀神灵的传统,那么这些初的花叶,寄托着对神灵的祭祀和祝福,是荷花灯的初雏形。
二,渔民和海上先民的船上灯火,有着驱除水怪,指引亡魂的含义。这是水上灯火和灵魂的衔接。
三,唐朝钦定中元节,是道教地官的生辰,他掌管一切灵魂,在七月十五这天巡游人间,赦免亡魂的罪过。唐朝以莲花作为道教的圣洁之物,高级道士戴着芙蓉冠,在此日迎接神仙的到来,做重大的道场法事。
四,宋朝之后,道教又具体化了青华帝君,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具有寻声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功能,形象为头戴冕旒,身着霞衣,紫金瑞相,端坐于九色莲花宝座上。道教在七月十五的法会中尊崇这位太乙救苦天尊,以莲花为灯,以水济世,照见无边夜府,解除亡魂苦难。
五,宋朝以道教为国教,皇帝自称青华帝君,就是太乙救苦天尊,那么七月十五对于皇帝来讲,也是树立神灵威望,教化子民重要的时间段,“后殿赐钱,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以皇宫和朝廷官方倡导的放荷花灯的仪式,成为了中元节一道靓丽壮观的风景。万盏江灯,肯定不是皇帝一个人大内的独享。璀璨的灯火,莲花的美丽,形成精神极度的震撼和抚慰。从此放荷花灯的传统在民间坚韧而唯美地流传下来。
因为一盏盏美丽的荷花灯带着火光,在夜晚漂流在水上,给人带来的灵魂的美感和沟通,是那样自然,深沉,如同自己的心愿,祝福,祈求,开在夜色里,如歌如慕,如愿如诉。
“共泛兰舟灯火闹,不知风露湿青冥。
如今池底休铺锦,此夕槎头直挂星。
烂若金莲分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
却怜牛渚清狂甚,苦欲燃犀走百灵。”元朝·张雨《西湖放灯》
元朝虽然无复宋朝那种繁华,但是放河灯的习俗延续下来。在杭州西湖,七月十五依然灯火通明,游船和画舫上挂着莲花灯,而水里也燃着的荷花灯。就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有着火光的荷花灯,就像金色的莲花一样,在夜晚放着光明,而诗人特地去稍微清冷的地方,只为点燃荷花灯,照见寂寞的河水和那水下光怪陆离的世界。
当然这也暗含着诗人的苦闷,在压抑的元朝生活,实在是个痛苦的事,那本来就是牛鬼蛇神的当世,诗人想自己有明亮的灯火,去看清驱散这混乱世界里的妖魔鬼怪。
此时的西湖七月十五的荷花灯,更带着一种亡国后的悲愤和无奈。
水上飘荷花纸灯Floating Lotus Flower Paper Lanterns On
“火里莲花水上开,乱红深绿共徘徊。
纷如列宿时时出,宛似流觞曲曲来。
色界本知空有相,恒河休叹劫成灰。
凭君莫话然犀事,水底鱼龙或见猜。”明朝·李东阳《河灯》
明朝的这首河灯诗,写了承平世界莲花灯的美,细腻动人。
那带着火光的莲花灯像荷花一样在水里开放,随着流水,各种颜色的荷花灯拥挤徘徊在流水当中,有各种红,还有衬托河灯的绿色叶子。
它们密集的时候如同天上的繁星,但是流动的时候,又像曲水流觞一样蜿蜒排着队在移动。
明明知道佛教中说这世界的本质是空的,可是为什么这荷花灯如此美丽打动人的眼和心呢?明明荷花灯只有几个时辰的生命,灯火烧尽之后,就是纸片,如同劫灰,但是现在的美丽如同恒河永恒的夜景之美啊!
谈到这里,不得不说,明朝人也不知道真实的恒河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知道恒河水还不如眼前的江水清净,只怕这句诗就得改了。
在这样美丽的夜晚,我劝你静静观赏,不要说话,否则会惊动水底的鱼龙,翻起巨浪,破坏这美肃静的和谐啊。
这首诗贴合河灯亮起,那种悠缓流动的轻柔美,是中元的祭祀,是超度,是祝福,是心愿。
江苏南通汉服同袍举行为云南鲁甸灾区祈福活动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
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
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清朝·纳兰容若《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之所以选择这首,因为是个人的,更有着真切和深邃。
纳兰性德五月底失去了爱妻,人天两个,一个月后,是七月十五,自古祭祀亡魂的日子。
这里的荷花灯是在他自己的家园中的池塘里,爱妻曾经生前徘徊玩耍过的地方。此时荷花开谢,然而纳兰性德仍旧点上荷花灯,让它们浮在池塘当中。
是期待妻子的灵魂可以回来吧。
此时的他因为抄写经书,期待妻子的魂魄能够和他相会。
然而他抬眼看去,那风吹动着荷花灯,摇曳飘摇,那种悲伤直刺人心。
他的妻子还能回来吗?就算是灵魂回来,在这飘摇的河灯上,有灵魂而无实体,那种冷,是他的,也是他无法拯救她的冷,何其凄恻。
只有真正经历过离别的人,经历过死别的人,才知道那荷花灯有多么厚重,又有多么单薄。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
泛舟何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清朝·乾隆《中元观河灯》
乾隆是被吐槽多的皇帝诗人,有人说他写下万首诗,没有一首值得流传。
但是这首可能是个例外。因为人家也是青华大帝,他还是文殊菩萨化身。这种放河灯的事能体现他好大喜功,自得圆满的帝王情怀。
这不,不是在圆明园,就是北京城的某处大湖,展开了他的放河灯的壮丽事业。那是心情大好。万朵荷花灯点燃在湖水之上,无边佳景,满湖莲花星辰。
他还坐上龙舟,荡漾在荷花灯的世界里。
那个心情,如仙如神。他不用凡尔赛,他就是豪华凡尔赛。
说,这么好的景色,船上哪里用得上蜡烛,这一湖万朵的荷花灯就够用了,这荷花灯,上下都是光彩,真的荷花也没有这样可以和明月交辉吧!节约了船上的灯火。
这首诗在于帝王的得意大气与真实。
不过也正是他的豪奢,想必此夜的百姓略有眼福。到底元妃省亲是话本和戏台上,这七月十五的荷花灯是真实的皇家气派。虽然其制作都是民脂民膏,回头一看,化作灰。
但河灯和荷花灯是美的。一朵荷花灯捧在手上,对于普通百姓来讲,那是真实的寄托和祈福。当荷花灯小心翼翼放在水中,当用手,轻轻荡漾起波浪,有多少话,多少祝福,都在那靓丽的灯影里,如笑如泪,前生后世,欢哀交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