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是杜甫的爷爷。杜预的三子杜耽和四子杜尹,分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和杜牧的先祖。也就是杜审言是杜预的第十一代孙子,杜甫和杜牧是杜预的第十三代孙子。杜家的根脉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杜周,树高枝多,子孙大多在文学、军事等领域有所建树,成绩斐然。
杜审言虽不及杜甫与杜牧名声之大,却也是文坛骄子,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可见其在文学创作上的造诣颇深。杜审言的诗歌多为羁旅感怀和描绘山川河流的唱和之作,笔力雄健,自然质朴。
杜甫对爷爷的才华崇拜,杜甫曾在《赠蜀僧闾丘师兄》一诗中写道,“吾祖诗冠古”,意指我的祖父文才举世无双,盖过前人。杜甫对祖父的博学敬佩有加,这对杜甫成为一代诗圣必有帮助。
杜审言的性格粗狂豪放,为人高调,口无遮拦,很容易得罪人。有一次他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结束以后,杜审言说,“味道必死!”闻者大吃一惊,不明就里,杜审言说,“彼见吾判,且羞死。”
原来是杜审言认为苏味道写的判词太烂,如果看到自己写的,一定会羞愧而死。这玩笑开得着实有点大,一般人接不住。好在苏味道笑笑了事,不予计较,因为这件事,两人反倒成为挚友。
不是每一次挑衅或过激的玩笑,都能相安无事,杜审言学识渊博,但过于张扬无度,终是招致忌恨,带来牢狱之灾。年仅十三岁的小儿子挺身相救,被府中侍卫杀死,这成了杜审言一生的痛。
杜审言一直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交往过从,待武则天的三子唐中宗李显继位后,杜审言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峰州,此时的杜审言五味杂陈,他的代表作《渡湘江》就写在这一阶段。
《渡湘江》
杜审言 〔唐代〕
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首句诗人以一个“昔”字,写尽内心的悲凉与无奈。万物复苏,春光明媚,诗人想起了昔日在园林里无拘无束,尽兴游玩的场景,饮酒、做诗,谈笑风生,悠哉游哉,而今却和往日有着大不相同,此行被撤职降官到荒芜之地的岭南,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诗的第二句由“昔”写“今”,不免生出凄怆之意。杜审言的这一句意指,今年的花开鸟鸣,竟让我生出无边的悲愁。诗人将“花鸟”赋予情感,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爷爷的这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反衬之法,形成强烈的对比果。
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点,紧接上一句的“花鸟”。花鸟也在怜惜久居京城的人,却要向南方逃去,不能像湘江水一样向北奔流。诗人对此行充满无奈与凄凉,风云变幻,世事无常,自己宛若一叶浮萍,随风而摇,过去的风光不再,仕途尽毁,等待自己的是无尽的苦痛与怅惘。
这首小诗完全可见杜审言深厚的文字功底,色彩清淡,着墨不多,但透出的是作者悲凉绝望的思绪,情真意挚,有如他不羁的性格。诗人构思独特,前两句今昔相比,倍觉悲寂。后两句点出主旨,再添凄凉。小诗独具匠心,意蕴深邃,有着特别的魅力,作者杜审言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初唐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