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弃疾的“咏愁”:愁似天大
辛弃疾《采桑子》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
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
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稼轩长短句》卷11,p290)
简注:
愁似天大,廖行之《点绛唇》愁似天来大。酒泉,杜甫《饮中八仙歌》恨不移封句酒泉。酒泉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城下有泉,味如酒(《汉书地理志》)。此处指只能饮酒,借酒浇愁。
散绎:
近感觉到愁情之大大如天,
没人同情我,无人为我解忧烦。
没人同情我,无人为我解忧烦。
我只能把这满腔愁情当作天。
今古伤心事,何止千千又万万,
都令人愁怨,件件存心间。
都令人愁怨,件件存心间。
也只能整天泡在酒里才能心稍安。
品读:
据吴企明《辛弃疾词校笺》,此词作于嘉泰元年(1201),时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家中闲居。
长期闲置在家的辛弃疾,无法施展其雄才大略,被朝廷,被社会遗弄的失落感越来越沉重,几乎让他支撑不住了。坚强的英雄稼轩,此时不禁从心底高呼,谁能理解我,谁能理解我呀!
有才华如此,天地之大,却找不到一条人生的出路!这是什么样的世道,什么样的社会!
简直令人觉得,愁就象天那么大!愁还要再做个天,把自己压抑着,笼罩着,简直让人没有活路了。
稼轩之愁,不是因为个人得失,而是因为“古今无穷事”,因为民族统一大业未完成,因为报国理想未实现。愁思难解,愁天难扛,只能把家搬到酒泉郡,泡在酒中,麻醉自己了。
辛弃疾中晚年那么爱酒,依赖酒,与他的这种心现状态分不开。
辛弃疾写《丑奴儿》咏愁之后765年一一
二,的“反愁”:长天无愁
《采桑子》反“愁”,1965,5.
愁来道是天来大,试看长天,
一碧无边,哪见愁云一缕烟。
欺人妄语愁如海,万顷波翻,
万马蹄欢,大好风光总万般。
简注: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
自写的“白话试译”
把愁说成是天那么大。试看广阔的天空,晴朗无边,哪里见得到一丝愁云?
说愁深似海是欺骗人的鬼话。海洋上是万顷波澜翻滚,有如万马蹄子欢腾,天地间一片大好风光。
品读:
辛弃疾写《丑奴儿》咏愁之后765年,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用辛弃疾的同一个词牌,写了一组题为“反愁”的《采桑子》,以《诗词二十六首》的总题发表在《红旗》杂志1965年第十一期,并在《人民日报》1965年9月29日第六版先行刊载。
这组《采桑子》反“愁”,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组词前有小序,序曰:
“前人文藻,多言愁恨。其中一部分反映了旧社会的压迫,是可以理解或者值得同情的;另一部分却不值得同情,很多还是空虚的,虚伪的,甚至反动的。后者固然毒害青年,需要扫荡,前者也不能让读者沉浸其中,妨碍革命乐观主义力量的发展。因择其习见语痛辟之。”
在延安时期任毛伟人的秘书,解放后一直与毛伟人关系密切,他写的《词十六首》,《诗词二十六首》,都是经过毛伟人的审阅修改后,亲自批示《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发表的。对于这些诗词,毛伟人说:
“这些词看了好些遍,是很好的。我赞成。先发《红旗》,然后《人民日报》转载,请商伯达,冷西办理。”
的反“愁”,秉持的当然是“两结合”的创作原则(即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反愁的四首词中涉及到的古人,每首两人,包括辛弃疾,秦观,李煜,李白,李商隐,杜甫,欧阳修,苏轼等。对这些人咏愁的“习见语”进行“痛辟”,以宏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四首反“愁”词,忘分地展示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时代精神。
当年念初中,清楚地记得,在读到这些反“愁”词时,确实感到心情振奋,激情四射。同学们纷纷传抄诵读,喜爱不置。可见,这些词写得很成功,具有极强的鼓动性,是很能感人的。
三,附,秦观咏愁:愁如海
《采桑子》反“愁”四首,每首提及两位古人。这第一首,除了辛弃疾,还提及北宋词人秦观。
秦观(1049一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晚年被贬时,写过一首词,词中说道:飞红万点愁如海。这首词就是一一
秦观《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据朱刚《苏轼十讲》,在当时,就有孔平仲,苏轼,黄庭坚,李之仪,王之道等人都为秦词写了次韵和词。从南宋到清代,还有一些人写和词。可见秦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附图八幅:辛弃疾与秦观的咏愁,提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