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的春天,开学时间一延再延。
因为网课被逼成班主任的苦命中年父母,和被"囚禁"在家的神兽魔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
前几天,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的男孩因为总是睡懒觉,不想上网课,即使坐着上课也总是把玩手机,左顾右盼,家长忍不住一大早训斥了娃几句。
未曾想,父母训斥声未落,孩子便不顾一切从楼上一跃而下。
顷刻之间,孩子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悔不当初的父母捶胸顿足,却回天无力。
同样身为人母,不禁感到痛惜:为什么总是有些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轻易地放弃自己年轻的生命呢?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坎:学习上的困难、与人交往的障碍、父母关系的不和谐……
不同的是,有些孩子选择了消极逃避,甚至是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有些孩子选择了勇敢面对。
湖北襄阳,肖堰镇四垭村地处偏僻的高寒山区,网络信号时有时无,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村里腾出会议室搭起"临时课堂"。
10岁的敖金涛,为了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每天步行近10里山路,到村委会上网课,他说,"要是不学习的话,知识就会比别人少。"
孩子的成长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而孩子能不能承受住打击,被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是极其重要的。
正如马斯洛所说:挫折未必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为孩子培养出一颗金钢不坏的钻石心呢?
一位育儿博主,为了惩罚6岁女儿没完成学习任务,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全家旅游去了。
不仅全家撤离,而且当周围的邻居和保姆都提出帮忙照看时,都十分坚决地拒绝了。
她对自己的"教育"成果满意,特地晒到微博上,还感谢自己的"心狠手辣",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果。
终,孤立无援的孩子痛哭流涕,诚心认错,接受惩罚,在深夜,得到了妈妈的原谅。
我不明白,这个眼泪,有多少成分,是孩子努力取悦父母,或者是终于可以不用承受独自一人恐惧的解脱,对一个六岁的孩子——
我没有看到挫折,我看到的是折磨。
心理学有个说法,孩子通过父母的眼睛观察世界。即对孩子来说,父母看着他时的眼神就是世界看他时的眼神。父母怎么对待他,世界就怎么对待他。
童年被苛待的孩子,往往会背着一身的"挫败感"上路,否定自我,怀疑人生。
陈乔恩在一次真人秀中,暴露了父母对自己的"挫折教育":军事式管理,稍有不满,会被枯树枝抽打。
所以直到今天,她30多岁,依然对人群敏感,有社交恐惧;看到妈妈,还会紧张:我担心她随时打我。
挫折教育带来的后果,从心理学来说,有可能的是什么?
习惯了父母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能,于是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讨好型"人格也大多产生于此,内心觉得"我不配",唯有拼命努力,才能赚取别人的认同。
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说:真正的挫折教育,并不是我们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陪伴孩子面对挫折。
身为父母,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明白——
赢不是人生重要的事儿。所有成功终都只是幸福的辅助,从人间烟火里拿到幸福,才是重要的能力。
TED论坛演讲者Angela Lee曾做过一次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去了西点军校;去看全国拼字大赛;还去访谈棒的销售人员。
终她发现,预测孩子成功的关键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体,而是对待挫败的态度。
她发现成功人士,年幼时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败,他们更在意的是,挫败后所汲取的养分,而并非失败本身。
这是一种特有的思维,叫做"成长型思维"。
郎朗在《开讲啦》中讲过这样一次经历:
他7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钢琴比赛,当时已经是沈阳的他信心十足,可后只拿了第七名,奖品是一只玩具狗。
一开始,郎朗的心情一落千丈。
后来老师告诉他:"应该把这只玩具狗当成你好的朋友,当成激励你的动力。"
郎朗就把这只狗摆在钢琴上,每天弹琴时说:"下回我一定要得第一名。"
后来,他做到了。
郎朗面对失败的前后两种态度,就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研究证实,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
对于父母来说,不盲目夸孩子"聪明"、"能干",或者在孩子没有达到预期时骂他们"笨","不努力",而是肯定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个具体的小成就、小努力。
当我们换一种起说法时,我们能帮助孩子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
当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时,他就会明白:当前的挫折和失败,只是学习曲线中会经历的正常过程而已,积极和努力会让他下次做的更好。
因此,挫折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当孩子经历挫折时,父母要做的重要的事是关注孩子的感受,认同孩子的感情。
曾经看过一个小视频。
有一个名叫贝拉的小女孩,要去舞台表演芭蕾舞。
可是年纪尚小的她,站在偌大的舞台,突然感到害怕。
于是,她突然甩开老师的手,一个人哭了起来。
一场不可收拾的闹剧眼看就要上演,一次失败的演出经历即将装进贝拉的记忆。
就在这时,爸爸抱着小宝宝上场了。
白色裤子,黑色上衣,就像是小天鹅堆里混进了一只大黑鹅。
爸爸右手环抱着小宝宝,左手牵着小贝拉,做着笨拙的芭蕾动作。
贝拉在爸爸的带动下,慢慢从害怕的阴影里走出来,快乐而又自信地跟着爸爸一起跳。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能为孩子注入巨大的能量,克服困难。
《朗读者》第二期,有个叫杨乃斌的听障者让人印象深刻。
他在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而失去了听力,无声的世界让杨乃斌同时丧失了语言能力。
后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他的一只耳朵才勉强获得了一些听力。
为了他能与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他的母亲便当了孩子十几年的同桌。
儿子听课,母亲做笔记,回家后再给儿子讲解,妈妈的这种陪伴与鼓励让他自强不息,后顺利考上了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杨乃斌还和自己的"同桌妈妈"陶艳波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成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范。
每一个抗挫折能力强的小孩身后,都站着一对与他共进退的父母,他们是孩子坚定的后盾。
曾看过一句话:苦难并不可怕,受挫折也无须忧伤,只要有爱的鼓励与陪伴,就一定可以跨越生命中的沟壑。
深以为然。
只有爱能激发爱。
当孩子时时从成人那里接收到爱与尊重,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然后他们会爱你、爱自己、接纳自己。
当遭遇挫折时,他的爱之杯里有你来蓄满的爱,会给他强大的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愿我们的孩子,成为即使脚踏荆棘之路,心中也也能够开出朵朵鲜花的人。
愿所有父母,成为孩子力量的来源,只要有我们在,孩子便能在挫折面前无所畏惧。
我是雯子,一手生活一手娃,写字烹茶学种花。关注【雯子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