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三国时期文武全才的第一人是谁,为什么?
三国时期文武全才人员众多,我认为堪称第一者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着墨不多的邓艾。
邓艾是魏国后期名将,在《三国演义》一百七回有介绍:“一人现为掾吏,乃义阳人也;姓邓,名艾,字士载。幼年丧父,素有大志。但见高山大泽,辄窥度指画一何处可以屯兵,何处可以积粮,何处可以埋伏。人皆笑之,独司马懿奇其才,遂令参赞军机。”这段话基本说清了邓艾的出身。邓艾不但深通兵略,还写过箸名的《济河沦》。
邓艾在与蜀国名将姜维的对决中,才真实展示出他的文韬武略,不负为旷世奇才。
邓艾成功的阻止了姜维九伐中原的军事行动,彻底打碎了姜维光扶汉室的美梦,为后灭亡蜀国奠定了基础。
邓艾决定蜀国灭亡的关健一战是,令大将钟会领兵攻打蜀国门户剑阁,用以牵制姜维兵力,同时亲自率精兵三万去暗渡蜀军无人防守的阴平,历尽千辛万苦,成功的攀越了长达七百里险山峻岭的无人区。又随即打下江油,收取涪城,攻克绵竹,直逼蜀国京城成都,蜀汉皇帝刘禅献城投降,蜀国宣告灭亡。
邓艾灭亡了蜀国,即打破了三国鼎立的平衡局面,也为后来的天下归晋铺平了道路。他的文韬武略杰出才智不容小视,称之为三国时期文武全才第一人亦不为过。
三国曹子建七步成诗比唐代温庭筠八叉八韵,谁更技高一筹?
后人知道曹植,都是从他的《七步诗》开始的,还知道了这是他为搏命而吟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记载了当时惊心动魄的场景,“文帝(即曹丕)尝令东阿王(即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即死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夲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曹植才华横溢,出口成诗,诗中有淒苦的倾诉,有暗喻的讽刺,令人同情,感人肺腑,曹丕也露出了羞愧的表情,曹植因此诗逃过了死劫。
曹植是建安七子之一,至今流传的还有的的《洛神赋》,文采灿烂,情思缱绻,读之令人动情。
温庭筠是晚唐诗人,词人,花间派文学的鼻祖,文思敏捷,富有天才。作品情感细腻,文辞华美。相传两手交叉,即十指相扣,便可成句,八叉即可七律成诗。现在很多人因为《甄嬛传》而知道里面的插曲,就是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后人评此词“感士不遇之作”,插曲由刘欢谱曲,姚贝娜演唱,情意缠绵,无限感伤。听来令人唏嘘不已。
曹植和温庭筠都是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古代文学大家,作品都是我国古代诗文的瑰宝,文才各领风骚,岂论高低,我们当倾心膜拜,认真学习就好了!
从武术学校出来可以成为一名武警吗?
武警部队招兵是在每年的9到10月份,你现在读高二,你可以读完高三高考后再去当兵,也可以报考武警警官学院,毕业后就是武警部队的军官了,至于你有武术基础在部队更能展现你的才华,其实有没有武术基础不是很重要,部队还要系统学习擒拿格斗等技能的。我武警部队当兵五年,没有武术基础不是照样干的很好,至于你能不能去当兵还要抓住机会参加当地武装部报名体检,要体检合格了才可以去的,我的回答就这么多。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对于董卓有如下记载:
行侠仗义,武艺超群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他从小喜欢行侠仗义,曾经游历羌人聚居地区,与羌人所有的首领都相交结。后来返回家乡在田间务农,羌人首领中有人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中,杀掉耕牛置办酒席,与他们一起畅饮作乐。羌人首领们被董卓的真诚豪爽所感动,回去之后,收集各种牲畜一千多头赠送给他。 汉桓帝末年,朝廷征召六郡良家子弟充任羽林郎。董卓由于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能够携带双份弓箭骑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发射,被任命为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跟随张奂征讨并州立下战功,朝廷任命他为郎中,赠丝帛九千匹,董卓把这些赏赐全部分给了手下将士。
有勇有谋,全身而退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朝廷征招董卓,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升任中郎将,率军讨伐黄巾军,因战败被免职抵罪。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董卓又被任命为中郎将,统军西进抗击韩遂。在望垣硖北,董卓军被羌人万人包围,军粮断绝。 董卓假装要捕鱼,在回军路上需要渡过的河中筑坝截流,使数十里的水流静止不动,暗中率领军队从坝下通过后再决开堤坝。等着羌人军队听说消息后追来,河水已经很深,不能渡过了。
当时朝廷派出六支军队进兵陇西,五支军队大败而回,只有董卓一支全军而返,驻扎在扶风。朝廷任命他为前将军,封斄乡侯,后又征调他出任并州牧。
奉命进京,军权独揽汉灵帝去世,汉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灭众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征招董卓,让他率领军队到京师,并暗中命董卓为朝廷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窃取并仰仗皇帝的宠爱扰乱天下,从前赵阳发动晋阳的军队来驱逐君主身边作恶的人,臣下我集合将士来到洛阳,就是要讨伐张让这些人。” 何进此举的目的是想胁迫太后同意他的计划,董卓还没有到京城,何进已经事败身亡,中常侍段珪等人劫持少帝逃至小平津。董卓便率领将士到北芒山迎接少帝,保护少帝返回宫中。当时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被何进手下将士杀掉。何进、何苗的部众没有归属,便都依附了董卓。董卓又指使吕布杀掉执金吾丁原,吞并了他的部队,所以京师的兵权只掌握在董卓一个人的手里。
废立扬威,凶残不仁这时董卓以很长时间不下雨为借口,迫使少帝下令罢免司空刘弘,而由自己出任司空,不久升任太尉,又让少帝授予他符节及虎贲卫士。董卓废黜少帝为弘农王,随即又杀掉弘农王和何太后,改立灵帝的小儿子陈留王刘协,这就是献帝。董卓升任相国,并让献帝封她的母亲为池阳君,并为母亲设置家令、家丞等官员。董卓率领精锐部队来到京师后,正赶上朝廷大乱,所以能够独断自主做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控制了朝廷的武库和军队,占有的珍宝,威震天下。董卓生性残忍暴虐,于是用严刑酷法来威慑众人,睚眦必报,满朝官员人人都害怕自己不能保全性命。他曾经派遣军队到阳城,当时正好赶上二月初二,百姓都在设灶下拜祭神灵。军队的士兵冲上去,砍下所有男子的头颅,驾驶他们的车辆和牛,装载着妇女财物,把砍下的头颅拴系在车辕和车轴上,一辆挨一辆回到洛阳,并说是攻击盗贼所缴获的,士兵们高呼万岁。军队进入开阳门后烧掉带回来的头颅,把妇女们分给士兵做婢女侍妾。董卓甚至还进入宫中,奸淫宫女和公主,他的凶残叛逆就是这样。
迁都洛阳,权倾朝野河内太守王匡派遣泰山郡的军队,驻扎在河阳津准备进军洛阳讨伐董卓。董卓派出一支疑兵做出要从平阴渡河的态势,然后暗中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从小平津北渡过黄河,绕到王匡的军队后面发动突然袭击,在河阳津北大败王匡军,王匡的军队几乎全军覆灭。 董卓因为山东群雄都想起兵来讨伐自己,惶恐不安。初平元年二月,他便胁迫献帝离开洛阳迁都长安,临走前焚烧洛阳皇宫,把洛阳地区皇帝、大臣的坟墓全都挖开,盗取里面的宝物。董卓到了西京长安后,自任太师,给自己加称号尚父。 董卓又在郿县修筑城堡,城堡的墙和长安城的城墙一样高,里面储存了够吃三十年的粮食。声称如果大事成功,可以雄踞天下。如果不成功守在郿坞里,也足以终老。
弄权害民,人神共愤董卓十分残暴,他曾经将投降的士卒几百人押到酒席间,当众割掉他们的舌头,还有砍掉双手双脚,挖出双眼的,但他镇定自若,泰然无视。 太尉张温素来与董卓关系不好,董卓对他怀恨在心,借着天气变化,让人诬告张温与袁术勾结,将张温鞭打至死。
董卓还派人严密监视天下百姓的言行,一旦发现有不轨言行,立刻严刑拷问,轻则刑罚重则处死。当时天下百姓人人自危,见面也不敢交头接耳,生怕被人听到受到惩罚。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初平三年四日,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董卓的将领吕布共同谋划诛杀董卓。这时,汉献帝的疾病刚刚痊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吕布让同郡老乡骑都尉李肃等人,率领十余个亲兵穿上宫廷卫士的服饰,装作守门的卫士。 吕布按怀里藏着诛杀董卓的诏书,董卓刚到,李肃等人就上前用兵器刺杀董卓。董卓说:“吕布在哪?”吕布说:“皇帝诏书在此。”于是杀掉董卓,又诛灭他的三族。董卓的主簿田景扑向董卓的尸体,吕布又把田景杀掉,一共杀了三个人。董卓手下没人再敢乱动,董卓被除掉,长安的百姓都高兴的互相庆贺,那些讨好董卓的人都被抓进牢狱处死。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古代行军时,三军是指哪三军?
在历史题材中,打完仗就“犒赏三军”来鼓励。古代三军是指骑马打仗前军(主要负责开路、架桥)等;中军(为作战部队和指挥系统);后军(主要负责军用物资以及随军家属)三军。
唐宋时期的兵节度使是个什么官职,它和制置使有什么不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一个朝代,大唐盛世就是我们今天想恢复的中国梦。不过,唐代有个节度使的武官职位!是个很牛逼的官职。
唐朝很多叛乱都是这个官职的人干的。的是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他辖三镇兵马节度使,统兵20万,权利十分大。还有黄巢起义的发起人朱温,都是担任过节度使职位的人。
兵马节度使,武官名称,他是唐朝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朝廷赐予的旌节,是节度使官职的印信,可以全权处理地方上的军政大事,他所辖区内的文武官员都要听他节制调动。有些节度使领有十多万兵马,可以威胁中央政府。
宋朝建立以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本人经历过这些节度使的厉害。所以他把节度使的兵权收了,杯酒释兵权就是他的杰作!节度使成了一块空招牌。
为了防止武将叛乱,两宋一直重文轻武,武将一直受文官压制,因此造成了后来的军队软弱,没有什么战斗力,一直被外族欺负。西夏、辽、金等外族政权,屡屡犯边也无力抗击。后,北宋被金人灭了,南宋却被蒙古灭了。
宋朝军队中后来也设置有制置使之类的武官,但他们只是边疆地区临时性的军事将领。统领兵力不多,战事一旦结束,制置使一职随时取消,这就跟唐朝的节度使完全不同了。制置使没有节度使的权力大,而且还是个临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