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名诗,可以说古代所有的登高远望诗无出其右。鹳雀楼在山西永济,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放眼眺望,诗兴大发,通过几笔轻轻地点染,就描绘出一幅登楼眺望,浑圆落日低垂、滚滚黄河东去的宏大画面。然后笔锋一转,后两句诗,把人人心中皆有的“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观念表现得生动而豪迈,也体现了诗人一种永无止境探求的境界。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登楼、登塔游览时,每爬高一层,视野就会开阔一些,到了顶层,直望天际,更有“一览众山小”之感。那么,是不是再上一层楼,就会看得更远更远,成为“千里眼”呢?不是的,“随着楼层的爬高,视野会飞速扩展”是一种错觉,其实这种扩展是越来越慢的。以鹳雀楼为例,鹳雀楼原楼高度为30多米(在元初已毁于战火),假设诗人站在顶层,眼睛离地面30米,可以算出能看到的理想距离是19550米,如果诗人“更上一层楼”,比如升到35米高,则能看到21120米之外——只增加了1670米,形容为“欲穷千米目”还差不多。
如果我们站在海拔1524米的泰山顶上,那么能看多远呢?能看到大地的视野半径为140千米,那么我们想把视野半径再扩大一倍,看到280千米外,是不是再升高个百八十米就能看到呢?不是的。经计算,想看到280千米外,人必须站在6150米高的山顶才行,这几乎是4个泰山的高度了。
当然,欣赏诗歌我们不能总动用数学模型这样分析,否则诗的美感就荡然无存了。
文/王玉民 北京古观象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