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风靡,除了故事引人入胜,人物角色鲜明之外,武侠小说中必备的武功元素,也使得金庸武侠别树一格。
人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看得是津津有味,很多人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好似似曾相识,却又不解其中道理。
这是因为金庸小说中的武学,有别于旧派武侠小说,武功招式除了来自传统江湖流派外,更从中国其他传统的文化中引入武学,它们都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它们都见证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自然能让人产生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
今天我们来盘点金庸武侠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
中华文学源远流长,唐诗更是当中的瑰宝。金庸擅以诗词融入武学,将传统诗词赋予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连城诀》中,《唐诗选集》被描述成武学秘笈,每一首诗都可代表剑法的一招半式,例如“孤鸿海上来,池横不敢顾”等都可打出剑法。
这套以唐诗为解码的武术,在小说中以“连城剑法”和“躺尸剑法”出现;
在《侠客行》中,一众武林高手被邀去侠客岛,大家都沉迷于破解岛上一首以李白《侠客行》所隐藏的盖世武学。传说李白是剑术高手,一众武林高手都逐字去解诗句中的隐义,但都无所获,但后为文盲主角石破天,以“蝌蚪文”的视象角度,依照刻在岛上诗文的字形练武,后学会绝世神功《太玄经》。
以声音伤人,以音律节奏融入武术,使读者产生联声想象:
在《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悟出一套“庖丁解牛掌”。在与反派张召重对战时,陈家洛让余鱼同吹一曲《十面埋侠》,陈家洛遂配合琴音独特节奏施展“庖丁解牛掌”,成功打败张召重;
《笑傲江湖》中衡山派莫大,外号“潇湘夜雨”,兵器是一柄可藏于二胡中的细剑,江湖人称“琴中藏剑,剑发琴音”。又同书中黄钟公以古琴当成兵器,让来访的令狐冲以玉萧来与他对打,将音乐与武功一分为二,又二合为一;
《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以玉萧吹奏一曲《碧海潮生曲》以试探欧阳锋功力,后来又以同样方式考郭靖与欧阳克。书中描述“内功定力稍弱者,听此曲不免心旌摇动,为其所牵。轻者受伤,重则丧命。”
中国兵器千奇百怪,有时一些兵器说了读者也不知其形,而以寻常日用用品作为兵器,则容易让读者有亲切感:
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南帝段皇爷在出家后,他的四位助手以“渔耕樵读”为侍卫伴其左右。武三通以“铁耙”作兵器、朱子柳以一根毛笔为兵器等,金庸将这些民间生活用具或学习中的用具作为御敌兵器,别具一格的同时又不失其本来用意;
《笑傲江湖》令狐冲等人打入黑木崖时,适逢东方不败以绣花针绣衣,东方不败随即以此女工用物施展武艺,针针致命,体现了金庸的无以伦比的想象力;
又如书中,梅庄四友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和丹青生四人,分别以平日热爱的琴棋书画的艺术理论和器具融入自己的武学中;
《碧血剑》中木桑道长以围棋作暗器,打出“漫天花雨”的武功。
金庸喜欢将中国传统学术,如阴阳五行,天文术数等融入武术。前面提到的陈家洛“庖丁解牛掌”便是一例,“庖丁解牛”这个典故其实来自先秦庄子的故事,比喻屠夫宰牛时依照牛的筋骨纹理顺势下刀,使解牛得心应手,后来比喻凡事顺其自然。而当引用在武学上时,读者自然也能顺势幻想当中情节。
其他例子如:
《射雕》三部曲中的《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便是中国阴阳学说的引申;《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上的“桃花大阵”便是按九宫八卦阵法而来;
阴阳八卦学说在中国有悠久历史
《倚天屠龙记》中描述张三丰创立的武当绝学,太极拳和太极剑等,原理引自《周易》等传统典籍中“太极圆转”等哲学;
《飞狐外传》中胡斐按“四象步法”,成功避开八卦门王氏兄弟的八卦拳,背后哲学便源于中国“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原理;
《天龙八部》中段誉“凌波微步”的名称源自三国曹稙《洛神赋》,它的武术逻辑是按《易经》六十四卦顺序方位排列而定。
又丐帮“降龙十八掌”为至刚至阳拳法,这十八式均来自《易经》乾卦,如“亢龙有悔”,《彖》(tuan)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总结而言:金庸武学天马行空,虽然不是每次都会说明角色人物所打武功的明确招式,但通过以诗词、生活用具和传统学术原理融入其中,丰富了读者的想象,更富艺术感与代入感,更增加其趣味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