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端午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载体之一。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举行这次活动,共同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
一、端午说由来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殉国,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3、迎涛神伍子胥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尸首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扔到钱塘江中,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二、端午话习俗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这些习俗,无不寄托着人们对屈原的无限哀思和怀念。
三、端午谈文化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共373句,2477字,可谓宏篇巨制。《离骚》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诗篇,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屈原的作品还有《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四、大家一起过端午
活动一、制作香包,与同学分享
佩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大家在那天戴上香包心里都美滋滋的。我们来动手做香包,看谁的香包做的好。
活动二、绘制手抄报,喜迎端午节
活动三、学包粽子,与大家分享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重要的就是品尝粽子了,我国各地的粽子各有特色,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践,把美食美味分享给大家。
活动四、游韩城,品端午习俗
韩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端午节你会有哪些新奇的发现呢?
各式各样的香包
五颜六色的“串串子”
清香四溢的香囊
玲珑夺目的五色丝线
活动五、诵诗词,庆端午
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有人把端午节称作“诗人节”,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就来背诵《离骚》,再次感受屈原的伟大精神吧!
全体同学背诵诗词《离骚》
活动六、畅谈端午感受,激发爱国热情
***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屈原是一位爱国忧民的楚国大夫,是一位励志革新的政治家,他一腔热血,励志通过革新强大楚国,统一中国。可当政者听信谗言,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端午节的由来饱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也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留给我们更多的历史反思。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要靠我们自已来传承下去。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我们的传统节日,都能积极地参加和组织活动。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会更加灿烂辉煌,经久不衰,更具特色,影响。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感受到屈原的爱国情怀,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为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而自豪。让我们一起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作者: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二年级2班云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