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哪些一读到就迫不及待想要摘抄下来的句子?
***的诗词,语录等我都喜欢摘抄,特别是晚年写给周总理的一首词和一些会议讲话、淡话等重要内容都摘录过,并进行宣传。想要借自己微小之力用具体事实来反驳我身边那些给伟大的开国***和***时代以及大跃进,人民公社,公有制集体化等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无底线地污蔑、攻击、泼脏水的不良之人,证明***的晚年清白。
发言摘要是什么意思?
发言摘要的意思是:摘录发言中比较重要的点
会议记录都要记什么
问题一:会议记录主要应该记写什么? 会议记录是当事人记录会议情况以供备查的一种文体。一般会议记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问题二:会议记录大概需要记录哪些内容? 第一是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应写明:1.会议的名称;2.开会的时间;3.开会的地点;4.出缺席和列席人员;5.主持人的姓名;6.记录人的姓名;7.备注;有些会议还要写清楚会议的起止时间(年、月、日)。第二部分是记录会议的内容,这是会议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1。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如全体通过或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异议,多少人弃权)。2。记录还要记下会议的有关动态。如发言中的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会场重要情况等等。3。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就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两字。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结尾右下方签字。问题三:如何做好会议记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做好会议记录的技巧:1、提升自己的书写速度。要做会议记录,首先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不能人家说了三句话,你才记下来一句话。在平日里多写东西,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书写速度,久而久之速度就提升起来了。2、借助录音笔等工具。在做会议记录的时候,即使是书写速度再快的人,也会有疏忽漏写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我们会议前准备的录音笔就派上用场了。在会议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录音填补自己缺失的地方,完善自己的会议记录。3、提前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在开会以前,可以通过会议通知了解一下会议的大体内容,然后在会前就将一些可以写上的东西写好,比如时间、地点、参会人等,等正式会议开始,就只需要记录参会人的观点了。4、认真聆听参会人的观点。所谓的会议记录是要记录参会人的不同观点,而不是每一句话都要记录。所以在进行会议记录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先聆听发言人的话,然后归纳总结后记录。5、不要一心二用,左顾右盼。做会议记录忌讳的就是会议过程中开小差,一心二用。一旦自己有一个地方跟不上,那么其他地方就会随之跟不上,就会严重影响会议记录的完整性。所以,记录时要保持高度集中,认真记录。6、一个没记完,果断跳过。很多人在第一次做会议记录的时候,都会想着一个一个记好,不想漏掉一个。可是,在开会期间,总会出现无法跟上步调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果断跳过这个地方,直接记录下一个人的发言,以免影响后面的整体记录。二、在做会议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到达会场,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包括会议的名称,开会的时间、地点、缺席和列席人员、主持人的姓名、记录人的姓名等。2、准确记录会议的内容。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3、采用速记方式。把每一位发言人所讲的中心意思概括出来,不要一字一句地记录。要把重点放在所讨论的问题上,把问题的核心点出来,如会议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观点、问题各个小点解决的方案、问题讨论到后的结果等。4、要会议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发出。在会议纪要发出前,如果遇到不太清楚的地方,好跟相关人员确认核实一遍,以免发出会议记录后产生异议或错记。问题四: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有什么区别?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1.性质上,会议纪要是法定行政公文;会议记录是、单位内部用于记录会议发言的事务文书。 2.内容上,会议纪要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会议上达成的一致认识,是会议内容的要点;会议记录是会议发言的原始记录,基本上要做到有言必录。 3.形式上,会议纪要基本上按照行政公文的规范格式;会议记录没有统一的格式,多是各单位自定。 4.发布方式上,会议纪要按公文发文程序发,但没有主送和抄送;会议记录仅作为内部资料保存,绝不公开发布。 会议纪要与会议决议的区别 1.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情况写的要点;而决议必须经与会者表决,按照法定程序通过后,才能生。 2.一份会议纪要可以同时写不同方面的毫无关联的几项决定,而一个决议只能写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 3.会议纪要的内容可轻可重,可大可小,只要是会议议定了的就要写进去;而决议的内容常常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一个地区或系统乃至党和的重大问题. 会议记录真实记载会议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会议的内容和进程,是重要的原始性的档案材料,它一般不公开。因此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议.问题五: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主要有什么不同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两种类型:(1)工作会议纪要。(2)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标题、日期、正文三部分组成。(1) 标题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如《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2) 文件日期成文日期通常写在标题之下,位置居中,并用括号括起。也可在文末右下角标明日期。(3) 正文正文可写三部分,也可只写前两部分。①在开头部分应扼要地叙述会议概况。如会议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人员、议程及主要收获等。②主体部分主要写会议研究的问题、讨论中的意见、作出的决定、提出的任务要求等。一般有三种写法:一是概述法。即把会议上的发言内容、讨论情况总结到一起,概述出来。这种写法适用于小型会议。二是发言记录式写法。按照会上发言顺序,摘录每个人发言的主要内容。此写法主要用于座谈会纪要。三是归纳法。就是把会议中研究、讨论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适用于规模较大、内容复杂的会议。写作时,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分条列项写或拟小标题分部分、分层次写。总之,无论是哪种写法,都要围绕会议中心和目的选材、剪裁,突出重点。③结尾的内容通常是提出希望、号召,要求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也可以在写完主体部分后即全文结尾。特点。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会议记录是当事人记录会议情况以供备查的一种文体。一般会议记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问题六:会议记录怎么记,还有什么事我该做什么不该做 你好楼主,会议记录事前给你一张纸,纸上有时间地点什么的都打印好了,你只需要填好,然后记录会议发言就行了,可以准备个录音笔, 软件有wps2010个人版问题七:是“会议纪要”,还是“会议记要”?为什么? 是 会议纪要纪:有记载的意思,在这里属于名词的范畴,而记是记录,在这里属动词的范畴。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对企事业单位、团体都适用。问题八:怎样记录会议 怎样做好会议记录工作(一)工作会议记录前的准备工作要明确这次会议的主旨是什么,也就是主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熟悉会议情况和文件熟悉与会人员熟悉会议环境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如记录工具等(二)在会议记录工作中,有3种常见的记录方法:详细记录: 即要求有言必录。摘要记录:一般性的会议可以使用简易记录:即除了记录会议概况外,只要求记录会议的议题议程和会议的结果,不必记发言的内容和经过。简易记录于事务性会议。会议主要都是根据大的方向阐述开来的一些具体问题,便要将这些小的具体问题整理出来会议记录的技巧。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一快,即书写运笔要快,记得快。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二要,即择要而记。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3)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会议记录的整理1. 会议记录的整理原则1)忠实于讲话人、发言人的原意。2)保持讲话人、发言人的风格。3)要整理得完整、,不仅会议内容、讲话人主要精神、关键句子不要遗漏,而且重要的插话、会场动态如表决等都要整理上去。4)整理时要做到层次分明,段落清楚,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字迹清晰,避免错别字。5) 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后,如果是一个人的讲话记录,应送讲话者本人、会议主持人或召集人审阅。《道德经》是老子的摘抄笔记吗?有什么意义?
《道德经》是不是老子作的还是个疑问呢。《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有两个说法,一,老子过关,关口官员请他著书,说上下篇五千言。二,又说著书十五篇。
早就有专家(名字忘了)考证,“关令尹喜曰”,令尹,是官职,意思关口官员令尹高兴的说。有人却解成一个姓尹名喜,尹喜说。本人翻《论语》有,令尹,的确是官职。
从《史记》的文字中,写上下篇五千言,与现《道德经》符合,但还有一个说法著书十五篇,可见司马迁并没肯定哪一个是老子写的。
也许是那个“关令尹”,或“尹喜”是伪造的人物呢?
鲁迅为什么会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会不相信:中国现代文学家、爱国先锋、思想深刻冷峻的鲁迅先生,怎么可能会说出这种草率、轻浮的话?这不是砸自己饭碗、自塌人设吗?!
首先,可以确证的是,我们很多人尊敬的鲁迅先生,确实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话。
《鲁迅论语文改革》中是这样说的: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他还在《关于新文字》中说到: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吃惊之余,我们会追问:鲁迅为什么会说这种话?
我想了想,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汉字的独特性及复杂性,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
汉字的独特性及复杂性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了解汉字变迁的人知道,在造字原则上,汉字从表形、表意,发展到形声;在形体上,汉字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
除极个别汉字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
由此,汉字成为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具有独特的丰富含义和文化魅力。
也正因如此,汉字是世界上复杂、难学、难写的文字,没有之一。
很多外国人觉得汉字难学、难写。这不是因为他们蠢笨、智商不够,而是汉字的结构思维复杂。
这样说,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觉得好笑,甚至骂我。
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从小就被教导、熏陶学习这种文字,觉得并不难,其实是习惯成自然。
汉字的普及难度如何,我们可以从一个文件中了解。
1953年11月24日,教育部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界定文盲、半文盲概念,颁布了统一的扫盲标准及相关脱盲考试的规章制度--《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
其中规定:“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到500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数在500以下者为文盲。”
我们要知道,商代后期殷墟发掘的甲骨文,有4500多个单字,;清代《康熙字典》收录有47000多个汉字。
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说回鲁迅。
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拼音文字(其他文字)。
水书是水族的文字, 类似甲骨文和金文,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不讨论。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请问世界上哪种文字是以一个民族、命名的?极少,汉字是其一。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在世界文字中是的。
也正因为如此,汉字也被称为“方块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也就难以融入世界大家庭。
在古代,汉字曾经充当东亚地区的国际交流文字。
在20世纪前,汉字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和地区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
然而后来,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都陆续废弃了汉字,而自创文字。主要原因之一是,汉字难学、难写、难以普及。
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包括西方的拼音文字也传入中国。
随之,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不少想融入国际社会的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文明的基础工具---汉字是罪魁祸首,主张将汉字废掉,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有这种思想观念的人,主要是研究汉字并且靠汉字吃饭的专家学者,不乏文字学家、文学家,甘当旗手。
例如章太炎的学生、思想家、文学学家钱玄同,在“五四时期”率先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再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之一陈独秀说道:“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而且,语言学家黎锦熙和赵元任创立了汉字“国语罗马字”。
由此,汉字国语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热潮,陆续兴起。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鲁迅说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之类的话,也就不难理解。
可见当时的文化人、公知们,对汉字是何等的厌弃、痛恨!
幸好,在当时一些社会力量的坚守、斗争之下,民国政府推行“国语”,由“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修正为纯以京音为准的新国音。
其后,注音字母也更名为注音符号,并成为推行国语的利器。
由此,“国语”进入学校教材中,并在社会媒体舆论中建立了牢固的阵地。
从而,使得汉字避免了毁灭、走拼音化道路的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并开展了汉语规范化运动、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继续捍卫了汉字的法定地位。
五十年代后期,兴起了汉语拼音方案,但也只是汉语规范化的补充内容。
然而,汉字的废除危机还没完。
到了20世纪后期,世界上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
由于英文是由26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的文字,打字机键盘在设计时本身没有考虑汉字输入的问题,因而输入汉字困难。
于是有些人认为汉字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就再次掀起了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的舆论。
后来,随着汉字在电脑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这种质疑声也就逐渐消散。
邓稼先给杨振宁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做到了吗?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爱祖国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是科学家邓稼先对挚友杨振宁的劝导,杨振宁做到了,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概念区分:"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的主要精神”它的区别是什么?
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尹文潇湘 今后对于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我们要分清楚!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
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文件。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两种类型:(1)工作会议纪要。(2)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标题、日期 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8、正文三部分组成。(1) 标题 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如《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纪要》。(2) 文件日期 成文日期通常写在标题之下,位置居中,并用括号括起。也可在文末右下角标明日期。(3) 正文 正文可写三部分,也可只写前两部分。①在开头部分应扼要地叙述会议概况。如会议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人员、议程及主要收获等。②主体部分主要写会议研究的问题、讨论中的意见、作出的决定、提出的任务要求等。一般有三种写法: 一是概述法。即把会议上的发言内容、讨论情况总结到一起,概述出来。这种写法适用于小型会议。二是发言记录式写法。按照会上发言顺序,摘录每个人发言的主要内容。此写法主要用于座谈会纪要。三是归纳法。就是把会议中研究、讨论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