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熊丰
8月25日是农历七夕,随着七夕的临近,手机APP里经常能看到各类“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合适”“直男该怎样给女朋友送礼物”等推送。在年轻人心中,传统节日七夕已然和情人节划上了等号。然而,如同新疆大盘鸡、武汉热干面等我们原以为是地方传统的特色美食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产物一样,七夕直接和情人节划上等号,甚至是21世纪前后的事情了。在历史长河中,古人并没有把七夕主要当作情人节来过。
那么,回到历史中,七夕对古人意味着什么?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和七夕融合到一起的?七夕节又是如何变成中国情人节的?比之于“2·14”的西方情人节,我们在把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来过的时候,又应该发掘出怎样不同的文化内涵?
牛郎织女与七夕的结合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若干与节俗相伴随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这些叙事承载着自古以来民众与节俗相关的生活经验、文化想象、民族情感、历史观念、伦理道德等群体记忆。有些民间叙事对于节日的内涵和传承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典型的是牛郎织女传说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七夕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密不可分的,提到七夕节,就会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说起牛郎织女,也离不开他们在七夕相会的情节。但从历史上来看,牛郎织女传说形成的时间远早于七夕节。七夕节在汉代才有文字记载,而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先秦时期就以神话的形式流传了。
“牵牛”和“织女”原本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星座名。在农历七月的黄昏时分,古人仰望星空,织女星是北方高纬度夜空中亮的一颗星,这使织女星与七月联系在一起;而七月为夏秋之交,正是女性忙着纺线织布为缝制冬衣做准备的时节,古人就将之命名为“织女”。而“牵牛”名称的由来与八月的星象和生活相关。八月黄昏时分,牵牛星代替织女星成为高悬中天的亮星,而八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适宜选择牲畜作为岁末的牺牲来给神明献祭,牛则是重要的祭品之一,因此被命名为牵牛星。
在古代没有光污染的情况下,中华先民们仰望着天空,逐渐将这两颗星星做了人格化的想象。从先秦到汉代、三国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是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悲剧。早在诗经中就有对牛郎织女不得相见的记载,正如东汉《古诗十九首》之一所咏唱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直到三国时期,牵牛织女相望不能相会的故事跟七月七这个日子还没有什么关系。而汉代已经有了七夕节,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的习俗有“作曲及磨具”。从汉代到三国时期,牵牛织女的故事跟七夕节是分立的、无关的。
到西晋时期,出现了牛郎与织女二星在七夕相会成婚传说的确切记载。如傅玄《拟天问》中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牛郎织女相会选在七月七的原因,一方面是织女星是标志夏历七月的星,七月正是织女星在人们的视野中亮的时候;另一方面跟古人习惯以数字重叠的日子为节日和对数字“七”的崇拜有关。古人认为“七”有利生殖、转生、长生,双七更是吉利数字。牛郎织女相会是神仙相会,而且含有阴阳结合、有利生殖的意思,放在七月七正合适。
作为“女儿节”的七夕
即便七夕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加持,但是古代的七夕也并没有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情人节”。晋代以后,七夕节被称为“乞巧节”,逐渐成为女性们一年中盛大的节日,可以说是古代的“女儿节”。古代七夕节的习俗主要有四个方面:乞巧、乞子、乞食、晒衣曝书。
乞巧,可理解为向织女祈求做女工的巧艺。穿针引线是具代表性的七夕活动。在七夕晚上,皇宫内的宫女还要进行穿针乞巧的比赛,先完成的宫女便是“得巧”。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人流如织。
但乞巧习俗的含义并不于此。乞巧常见的方式为在星光下以线穿针,而传统文化中绳线是与姻缘有关的,俗语说的“牵线”“千里姻缘一线牵”都有线在内。故以针线乞巧实际上是祈求姻缘、子嗣。
乞子也是古代七夕节的主要节俗活动之一。在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多子意味着多余的劳动力,也可以“养儿防老”,古代劳动人民普遍认为“多子多福”。因此妇女们在七夕节这一天,向上天乞求,渴望能够拥有更多的孩子。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七夕节传统乞食的食物主要包括“巧果”和雕刻“花瓜”。巧果多为面粉做的点心,花瓜则是多以冬瓜和西瓜为原料,在此基础上雕刻成花灯的模样。种生求子也是古代七夕节俗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按照传统规矩,将黄豆、绿豆、小麦等农作物浸于碗中,等待它们生长出嫩芽,然后捆在一起。
七夕到时正值秋初,标志着季节转换,这一天有打扫房间、晒衣曝书的习俗,古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清除霉菌和寄生虫。
应该说,在古代,七夕节的主轴并不是爱情,中国古代也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情人节”。在春秋战国以前的上古时期,儒家礼教尚未占据独尊的地位,男女有较多的自由交往和表达爱情的机会,往往在郑重的仪式之后,青年男女可以纵情交流、择偶。随着宋明以降程朱理学的兴起,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多,愈发强调“男女之防”、“男女授受不亲”,尽量隔绝婚姻之外的男女交往。即使夫妻之间也否认相互间的平等爱情,讲究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中国古代自然没有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情人节。
变身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转型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潮的传入,帝制中国的崩溃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推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制度日渐瓦解,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和追逐爱情的权利。
在20世纪三十年代,沿海地区一部分受过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过情人节。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
近年来中国国力的增强,让人们开始重新检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试图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挖掘出爱情的元素,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与“2·14”情人节相抗衡。
如果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一个接近情人节的,那就非七夕节莫属。自晋代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后,这个爱情婚姻故事就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由于封建礼教对爱情主题的压抑,七夕习俗以乞子、乞巧为主,爱情表达活动居于次要位置,但乞子、乞巧也是与婚姻紧密相关的。白居易《长恨歌》中就写唐玄宗与杨贵妃把七夕节当情人节来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1世纪以来,国人愈发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据笔者所见,第一个将七夕节发展为情人节的建议是在1993年。此后,在2002年河北省第一届“七月七日爱情节”开幕式上,有学者指明把七夕节打造成“中国情人节”的目的,在于“张罗一个节”与“西方节日相抗衡”。七夕节也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已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七夕节的主题由古时“乞巧节”转变到如今的“情人节”,在社会上有了新的定位和内涵。
虽然在学者、商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七夕节焕发了新生,但是作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只是换了个时间重新过一遍西式情人节,缺乏自己独特的内涵。在笔者的调研中,不少人过七夕,也依旧是模仿西方情人节送玫瑰、送巧克力、送礼物、吃烛光晚餐等等,再加上微信或支付宝发红包。这样的七夕,似乎只能成为西方情人节的投影和简单复制。
“中国情人节”何以可能
如何赋予七夕不同于“2·14”情人节的内涵和仪式,这是一个值得学者、商家和大众去共同讨论和尝试的问题。
2020年8月的新余仙女湖全景。 新余市委宣传部 供图
支撑起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牛郎织女传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纠缠在了一起,互相影响。而早记录仙女下凡,被留在凡间的故事,则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的《毛衣女》一文。其中记录了豫章新喻县一男子,在田间看见六七美貌女子,不知是仙,拿走了其中一女子往返于天界和人间的毛衣,终与仙女结婚生子的故事。这是仙女下凡故事早的原型。其中提到的豫章新喻县,就是现在的江西新余。
新余仙女湖里的“中国七仙女传说之都”的石碑,后面是2020年8月初正在搭建的七夕晚会设施。
今天的新余,是官方认证的“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新余既是七仙女文化的发生地,又是七仙女文化重要的流传地。新余的七夕文化在历史上十分兴盛。清同治年间的《新喻县志》中曾收录南宋年间新余才女孙淑的诗文:“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开取金盆看五生。”从诗中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新余七夕节的乞巧风俗十分兴盛。每到七夕节晚上,未婚少女在月亮底下来到乞巧楼前,供奉瓜果,祭祀牛郎织女,乞求牛郎织女把纺织女红技巧带给她。据康熙十二年《新喻县志·卷二·疆域》载:牵牛、婺女皆星名。新余系牵牛、婺女星的分野。这反映出古代新余人对牛郎织女星已十分熟悉,牛郎织女的故事已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认为,七夕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青年男女的恋爱之情,还有夫妻之情,更包含家庭和睦、稳定婚姻之情。要理解七夕文化内涵,把“情”扩展到天长地久。牛郎织女的责任是养家,对子女和家人负责任,而不仅仅是青年人的恋爱。
灵魂需要肉体,节庆也需要自己的载体。围绕着七夕文化和仙女下凡,新余市近年来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中央电视台的“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已经连续四年在新余录制。与此同时,每年的七夕,新余市政府还会举办七夕文化研讨会,邀请各路学者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挖掘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
2020年8月,七夕文化晚会在江西新余仙女湖边彩排。 澎湃新闻记者 熊丰 摄
今年的七夕,新余市政府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面向全国征集30对新人举行“文明实践新风尚,不要彩礼要幸福”的新风婚典,在七夕之夜许下爱的承诺,一同见证新时代新风尚新婚俗。当地政府也努力把新余打造成汉服爱好者的集结地,从全国征集300名汉服爱好者参与,举办一场古色古韵的百人汉服集会。通过汉服秀表演、古典舞表演、中国风歌曲演绎、古代婚庆民俗展演、礼仪文化展示等环节,集中展示汉服、民俗及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传情之夜也是一大看点,8月28日当晚,邀请中国诗词大会总彭敏到现场,与诗词爱好者现场PK,将古、今、中、外四个维度表达“爱”为主题的诗句进行展示,现场观众可以运用“飞花令”等挑战项目来进行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是传统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在化、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传统节日地位下降,七夕节也面临生存的危机。在20世纪末期,除了在个别地方,七夕这个曾经广为流行的传统节日已名存实亡。但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感受到七夕节的蓬勃生机。七夕节的蜕变表明,只要我们能够对其进行适应时代的改造,传统节日完全可以死而复生。我们也期待着在政府、企业、民间的共同探索之下,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能够更加找到自己独特的内涵,焕发无限的生机。
参考资料:
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黄涛:《由牛郎织女传说看七夕节爱情元素的历史传承与当代重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11卷。
邱昱:《化语境下中西节曰文化传播的比较研究研究——以情人节与七夕节为例》,硕士论文,安徽大学。
路新杰:《七夕节俗在当代的转型与发展》,《寻根》,2018年4月。
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文化遗产》2014年第一期。
刘献忠:《牛郎织女与董永七仙女故事的流变分合探析》,《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2月。
聂姝敏:《谱写特色七夕文化,撬动新余全域旅游大发展》,新余日报,2019年8月8日。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