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核桃
前段时间,杭州一个11岁男孩深夜离家出走了,民警连夜展开追踪,
路面警力搜寻了一夜也没找到。
视频组民警一边发动家属、学校、朋友圈寻人,一边死盯着监控。
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孩子所在的家校群才传来消息:一位家长的朋友看到了孩子,发照片给家长,得到了确认。
民警立刻赶到现场,这才找到流浪了一夜的孩子。
他为什么离家出走呢?
孩子抱着自己的羽毛球拍,愤愤不平地说:
“我爸沉迷玩手机,
下班后不是玩游戏就是刷短视频,
家务活都是妈妈一个人做!
每次让爸爸陪我玩一会儿的时候,
爸爸都会说‘忙着呢,没空’。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才离家出走的!”
他不肯随民警回家,说:“不想看见他(爸爸)。”
还趁机数落爸爸的各种“罪行”:
“我有时候玩会儿游戏,他就说要揍我!为什么他就能玩,我怎么就不能玩!”
“从来不做家务,也不管我作业!”
“我爸的这种行为,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太气人了……”
就算妈妈来劝,他也不肯回家。
爸爸这时也赶过来了,可他一看到爸爸,立刻扭过头。
民警教育爸爸:“你这个坏毛病得改改了,平时要多陪陪老婆孩子,一家人多交流交流,有空带他们出去玩玩!这样一家人才会和谐嘛!”
爸爸一边感谢民警,一边做出:“我一定会争取改掉这个坏毛病,多陪陪老婆孩子!”
看到爸爸在众人面前再三,孩子才肯回家。
人民日报说过:
生了孩子只是做了“生理父亲”;给孩子物质保障是“物质父亲”;与孩子有心灵交流才能成为“精神父亲”。上述三项都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亲。
“爸爸”这个角色,不好扮演。
孩子固然需要爸爸的物质供给,但更需要爸爸的精神供养。
可在中国式家庭关系里,每天陪伴孩子多的是妈妈。
正因为如此,有限的“爸爸时间”,才显得弥足珍贵。
看到这个把孩子气得离家出走的爸爸,我想给所有爸爸提个醒:
在“爸爸时间”里,千万注意这4件事,才不辜负孩子对你的信任。
当爸后要学会克制,别动手打孩子
河南某地居民正在做核酸检测,轮到一个孩子。
检测人员一边哄着他说“不疼,不疼”,一边举着棉签等他张嘴。
但他不张嘴配合检测。
等在后面的父亲急了,“pia”的一巴掌扇到孩子的头上,口里还吼着:
“张嘴会不会!”
检测人员看不下去了,赶紧劝他别打孩子,同时哄孩子张嘴。
父亲这才想起来跟孩子沟通、让孩子张嘴,但同时箍住孩子的头,强行完成了检测。
我们的文化里有“严父慈母”一说,很多父亲的“严”,就体现在打孩子上。
不听话就扇,不好好写作业就打,调皮捣蛋就家法伺候。
多少孩子的童年,都挨过父亲蒲扇一般的大巴掌。
将“打”当教育手段还美其名曰:“不打不长记性”。
可被打疼的孩子,就真的长记性了吗?
李玫瑾教授说:
“不论孩子犯什么错了,千万别打他,否则你打完,孩子就觉得这事扯平了。”
打,反而消解了孩子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丝毫没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更糟的是,被拳头征服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这个拳头的阴影里。
心理调节师苏珊·福沃德指出:
暴力对孩子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它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挨打带给他的焦虑、紧张、痛苦将会充斥他整个童年,被暴力对待的孩子很难重新获得信任感、感。
而被暴力对待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将自己小时候的痛苦再加诸后代身上。
国际救助儿童基金组织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70%被虐待的儿童,长大成人后也会虐待儿童。
更可怕的是,有的爸爸揍起孩子来没轻没重。
小小的孩子,经不起爸爸大大的巴掌,不是身体受伤就是心灵受伤。
所以无论孩子多调皮、多惹人烦,爸爸都要克制自己的脾气。
时刻都牢记一点:
不伸巴掌,不挥拳头,更不借助工具。
和善的爸爸,才能教出阳光的孩子。
当爸后要“管好嘴巴”,别挑剔孩子
有些父亲很少教孩子怎么做人做事,却又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每当孩子做不好时,又对孩子冷嘲热讽。
演员李成儒就是这样的父亲。
他的儿子李大海参加了一个综艺,需要亲友团助阵。
李成儒却在全国观众面前对儿子各种挖苦讽刺:
“你没有能力呀,你没有本事,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呢?”
“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你有什么能让我夸的啊?”
“如果连这几个都战胜不了,那以后就被唱了……”
众目睽睽之下,李大海的脸色都变了。
他在舞台上气呼呼地辩解了一番,无奈地承认:
“如果我想让大家认可我,就得先让我爸认可我。”
后来父子俩专门又参加了夸人综艺《夸就对了》。
可不论主持人如何循循善诱,李成儒非但夸不出来,反而对儿子一通嘲笑:
“台球没打出世界,演戏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歌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
郑渊洁说:
“彻底毁掉一个孩子的杀手锏,就是一定要当着外人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永远都不要低估父亲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力。
被父亲打压的孩子,不一定“知耻而后勇”,但一定被刺激得抬不起头来。
往后余生,他都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不断徘徊,很难树立起自信。
好爸爸不会用侮辱孩子的方式刺激他学好,更不会以训导的方式摆父亲的架子。
而是给孩子以支持、鼓励、肯定,还孩子以尊严和自信。
当爸后多了一个亲人,别忽视孩子
《超能少年团》里有个爸爸,苦恼地向主持人求助:我的儿子很少跟我交流。
儿子已经到了青春期,他很想了解孩子的生活。
可当主持人问起儿子,儿子却说:“我没时间跟爸爸交流。”
还只是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忙的呢?
看看他爸爸就知道了:我平常工作忙,每天多跟儿子交流5分钟。
小时候爸爸忙,没空关注孩子。长大后爸爸有空了,孩子却又没时间了。
看似“时间”的问题,实则“习惯”的问题。
现实中很多父亲是“严肃内敛”的,不太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也很少跟孩子闲聊。
这导致的直接的后果是:孩子跟爸爸不熟,无话可说。
比如歌手阿信和他的女儿小丸子。
因为工作忙,阿信很少陪女儿,长大之后的女儿就不愿意跟他共处,甚至表示:“我们蛮不熟的。”
她可以跟刚认识不久的工作人员侃侃而谈,可一面对父亲就尴尬得要命。
爸爸越不关心孩子,就越不懂孩子,父子间要么尬聊,要么动辄争吵,然后不欢而散。
就像《小欢喜》中的季杨杨,他爸爸工作忙,很少陪他,也很少与他谈心,出差在外连电话很少打。
从小跟舅舅一起长大的季杨杨,只跟舅舅无话不谈,却连爸爸待在家都觉得“不适应”。
每当父亲想要教育他,父子俩就要大吵一架。
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把自己放在心里的老爸。
韩国父教专家权午珍说:“好爸爸,每天投资1分钟就够了。”
1分钟可以干很多事:给孩子打个电话,发给微信,玩个小游戏,面对面聊会儿天……
每天投资1分钟的爸爸,孩子长大后,爸爸才能收获一个无话不谈的孩子。
金钱到位的爸爸,不一定亲;时间到位的爸爸,才能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
当爸后更要心疼妈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前不久七夕,郑州的周女士收到一份来自于女儿的七夕节礼物——一束蔬菜材质的“花朵”。
女儿和她闲聊时,问起七夕节爸爸送了什么礼物。
妈妈说:“你爸爸怕我缺氧,每逢节日都送我空气。”
虽然是开玩笑,但细心的女儿还是听出了妈妈话语中的落寞和失望。
于是就为妈妈准备了这么一份既好看、又有创意、节日过完还可以吃火锅的特殊礼物,妈妈很是喜欢。
很多时候,孩子比爸爸更懂妈妈,更能共情妈妈的难过和脆弱。
我一个朋友是全职妈妈,每天被家务和孩子缠身,感觉很累。
有一次她肚子疼,不想做饭,就让老公点外卖。
老公数落她:“你天天在家啥事不干,连个饭都不想做,那你还能干啥?”
朋友委屈地哭了,老公摔门而去。
女儿安慰她:“妈妈你别哭了,等我学会做饭了,我做给你吃。”
说着就搬个小凳子去厨房,要给妈妈淘米。
朋友哭得更厉害了:“连孩子都知道心疼我,老公还不如孩子呢!”
一个家里,忙、累、没有价值感的,往往是妈妈。
她每天24小时围着家人转,很容易身心疲惫,积攒负能量。
这个时候,应该安慰妈妈的,应该是家里唯二的成年人——爸爸。
如果爸爸没有这么做,孩子就会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承担爸爸的责任。
可弱小的孩子又能做什么呢?
他本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感受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比爸爸缺席更可怕的是,老公的缺席。
不懂得体谅妈妈的“冷漠爸爸”,是妈妈的灾难,更是全家的灾难。
台湾心理学博士许皓宜说:父亲的角色代表着与“他人世界”的连接,一个积极、对外在世界充满兴趣又愿意与孩子分享的父亲,会激发出孩子内在的冒险和创意。
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捷径,有的只是给予爱与呵护的妈妈,给予与支持的爸爸。
缺一不可。
在有限的“爸爸时间”里,愿每个孩子能被温柔以待。
也愿每个妈妈,都有爸爸分担育儿路上的苦辣酸甜,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热爱和期盼,不负韶华,不畏流年。
——End——
作者:李核桃,社科图书编辑,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着育儿密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