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清 著 / 梁 艳 读)
“松”这个字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这种字形本身;另一个是以前写作“鬆” 的那种字形。
“鬆”由表示毛发下垂样子的“髟”和“松”构成,下面的“松”表示整个松字的读音,和上面合在一起表示毛发纷乱的样子。
后来它也可以指一切蓬松或者松弛的状态。
“松”左边的“木”表示整个字的意思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公”既表示整个字的读音,同时也与字义有关。
万壑松风图 南宋 李唐
“公”的甲骨文字形上边是“八”,下边是“厶”,初的意思是平均分配、公正无私。
这个字的字形充分反映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因为,“八”初的意思是分开、背离等:“厶”则是“私”初的字形: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意思就是背离私心和自私。
这显然就是“公”基本的含义了。
后来,由于所谓公平公正又都是针对大众而言,所以“公”也就产生了“公众的、大家的”这样的意思,例如“公款、公共事务”等。
再往后,管辖、处理公众事务的人也就逐渐可以称为“公”了,如“公卿”等。
而管理公众事务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认为是率领众人的人。
岁寒三友图 南宋 赵孟坚
在古代,松树被认为是“百木之长”,所以它的右边就包含了表示“众人之长”的“公”。
这种树四季常青,是一种针叶常绿乔木。
松、竹、梅是闻名遐迩的“岁寒三友”,正如元帅所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漫天飞雪、刺骨寒风中方显英雄本色。
因此,历朝历代都不乏吟咏松树的诗词佳作。
例如陶渊明《饮酒》(其四):“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再如清代陆惠心《咏松》:“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松下高士图 清 华喦
作为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黄山,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名,其标志性景观便是傲然耸立峭壁的“迎客松”。
四松图册 明 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