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甚至深度,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人生?
近两个月前,2019年6月16日9时40分,105岁的原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创始人、博士生导师冯传汉在家中安然辞世。
“勤奋敬业医术精湛一世纪,教书育人诚恳无私献一生。”作为“终生不退休”的教授,一直到近百岁高龄还坚持到医院办公、104岁才办理退休手续的冯传汉教授,终身献身医学、追求真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成为一个时代的丰碑。
又一次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遍访冯老同道、学生和子女,探寻这位老人充满传奇色彩、令人感佩不已的“百岁人生”……
冯传汉教授。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三获“终身成就奖”
“一代宗师 医者楷模”……北大人民医院科研教学楼714房间,一间普通办公室的墙上悬挂着15年前冯老90华诞时同行赠送的匾额。何梁何利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简易书柜里,奖牌、证书琳琅满目。
韩启德院士在冯老99岁寿辰时的赠语。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斌摄
对于一个人来说,获“终身成就奖”,一次就已属极其难得,冯传汉却是3次——自2011年起,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两次授予、北大人民医院一次授予冯传汉“终身成就奖”。
陆道培院士在冯老百岁诞辰时候的题词。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斌摄
终身成就,来自终生奋斗。冯传汉1914年出生于汉口的一个医生家庭,后进入燕京大学医预科和协和医学院求学。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随后日军占领协和医院,1942年,在协和医院工作不久的冯传汉就不得不跟随钟惠澜、林巧稚等知名专家来到中国人筹资于1918年1月创建的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即中央医院,即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
冯老90华诞时同行题词。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斌摄
从1944年牵头成立中央医院外科骨科专业组到新中国成立后创建个骨肿瘤骨病研究室,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到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冯传汉在此一干就是77载。
这是一张让人过目难忘的工作成果表:
——82岁,主编《肩关节外科学》;
——87岁,主编《骨科肿瘤学》,并发表文章《再谈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9岁,主编《临床骨科学》和《中国现代骨科史料》;
——90岁,收集整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成长发展的60年》;
——93岁,发表论文《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反思和认识》,编著《基础英语概要——英语读写指南》;
——94岁,写下自传体传记《勤奋度九旬暮年怀岁月——我大半生的回忆》;
——95岁,完成“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调节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笔记约6万字;
——97岁,写下6万字读报读书札记《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教育和再认识》;
——99岁,写下上万字的《加拿大医学教育和家庭与社区医学体系的学习和认识》;
——100岁,写下8页纸的读报读书札记《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实践 协调发展——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教育和再认识系列之三》;
——104岁,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北大人民医院百年历史故事,再次为医院百年历史补充完善珍贵史料;
……
中华医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证书。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斌摄
冯传汉一生勤勉耕耘,耄耋之年仍未停步:尽管受到前列腺癌调节和青光眼调节的副作用等折磨,直到96岁都坚持每周来医院工作两天;103岁失明前,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吃完早饭就坐到书桌前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近百岁时仍坚持研读专业期刊、撰写读书札记;去世前两年,失明的他仍通过儿女、护士朗读报刊关心医院和医学事业发展……
家里人劝冯老这么大岁数不要操心。“但他就是放心不下,把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发展,与自己融为一体了。”常年陪父亲生活、69岁的四儿子冯壮怀说,“96岁以后,我们不让他去医院了,怕摔倒,但他仍然在写书、写学术文章。我哥哥在加拿大,每年回来,都要在加拿大买新版的医学书籍带回来。”
冯老家书房的书柜里,摆放着三层书,好几本都是厚厚的、全彩印刷的英文原版书。
“他的阅读量特别大,中英文的书都读。他说自己是‘老学生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从1979年参加工作起就是冯老秘书的李贺平说,“冯老一生都在学习,一天都不停学新东西,是医院终生不退休的教授。”
一年多前,2018年1月,北大人民医院刚刚度过百年华诞;逝世前8个月——2018年10月,104岁的冯老才办理退休手续……
“终生不退休”教授的离世,让医学界、教育界为之悲恸。6月20日,冯传汉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北大医学部负责人,全国诸多医院和医疗机构的代表,骨科界知名人士代表,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医学生纷纷赶来,为老院长送行。海内外的同仁及学生们纷纷发来电文表示哀悼。
“我来送送冯老,他这一辈子贡献很大,为人很好,对晚辈很爱护、提携。”年近九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坐着轮椅来了,“活到老、干到老,是兴趣,也是志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是冯传汉75岁时招收的博士生:“为什么追悼会好多骨科医生、好多学校领导都去了?因为冯老师一直没有离开‘岗位’,年轻骨科医生还都认识他、理解他、尊重他。”
“他不光是骨科泰斗、医学巨匠,也是平易近人、润物无声的恩师,更是上善若水、勤勉醇良的人生榜样。”近日出版的北大人民医院院刊上的这句话,是对冯传汉一生的佳概括。
冯传汉教授。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名医重要,良医更重要”
冯传汉“走”的那一天,恰逢父亲节。
“早晨6点半,我还给父亲换了尿不湿,他还有点小呼噜。”冯壮怀说,“9点40分左右,我在厨房准备包茴香馅的饺子,正在切啊、洗啊,大姐到床边摸摸脚,说老爸脚咋这么凉,赶快叫我过去……”
事实上,将冯传汉视作“父亲”的,还有众多学生们。
从被指导做第一例手外科手术,到目睹收治没有手术适应症的病人入院调节——冯传汉99寿诞之际,手外科专家王澍寰院士以《师恩永志不忘》为题撰文回忆和冯老1948年至1958年10年相处的日子,“54年过去,许多往事历历在目,‘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绝非谦词。”
20世纪50年代,为提高北京市骨科医疗水平,冯老发起组织全市骨科医生每月开展一次轮流联合大查房。“这一举措,纯粹是发自一个医生的责任心,从病人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不辞辛苦,堪称大医。”王澍寰这样写道。
“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冯教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将近半个世纪,我都在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真正感受着这个古训的亲切。”北大人民医院原骨科主任蒋化龙说。
作为骨科领域负盛名的教育家,1981年,冯传汉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学生遍布骨科学各个分支。
“他思考问题多的就是医学教育问题,怎么培养合格的医生,再就是医疗改革的问题。”李贺平说。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自编讲义、自制教具,到1979年出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后强调“人才与学科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只有拥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和优势学科的支撑,大学才能发展”,冯传汉不仅培养了几代学生,更以言传身教和教育理念影响了人。
“冯老查房时,看一位病人可以花一个甚至一个半小时。他对病人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教给我们深厚的东西。”冯传汉的博士生、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说。
2011年7月,97岁的冯传汉写出6万字读报读书札记《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再学习和再认识》。
“我被这本札记震惊了。”冯老“学生”、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骨科专家吕厚山说,“要知道冯老师在那之前3年眼睛就不太好,他的秘书又因病休息很长时间了。冯老师是怎样克服这么多困难完成这个工作的?”
冯传汉鼓励学生出国,更鼓励大家如期回国。
“我去美国知名肿瘤中心进修前,他很替我高兴,并嘱咐我学成一定回来为服务。”亚太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北大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调节中心主任郭卫也是冯传汉的学生,一度犹豫是否回国,“后来吕厚山院长受冯老之托在美期间到我家劝我,坚定了我回国的决心。”
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是冯传汉的博士生,也是关门弟子之一,有幸参与冯教授后几次查房:“冯教授查房极其严格,要求牢记病历、熟知骨科相关知识及骨科临床检查法,有时候会指导我把病历改了又改,复杂的病程记录往往写满三四页纸,直到满意为止。”
深受老师影响的刘海鹰奔走在公益道路上,成立了脊柱健康公益基金,到贫困地区义诊,7年间免费手术救治重症患者89人,帮助患者挺起脊梁,他自己的腰却弯了下来……
“不忘初心做船,精湛技术做桨,无私奉献为帆。冯大夫讲过,名医重要,良医更重要。做‘良医’,是我们从冯大夫身上学到的重要的东西,也是他给我的大精神财富。”刘海鹰说。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这一辈子都是党教育、指导的。”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冯传汉多次荣获“共产党员”称号,在学习、研究、育人和管理等方面,都走在前列。
“所有的队员与伤员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冯传汉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北京市第二批抗美援朝手术队,任副队长、医务主任,顾问是吴英恺、队长是吴阶平,先后救治400多名志愿军伤员,“我立了两小功,宝贵的是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962年至1973年,冯传汉多次代表卫生部赴索马里、几内亚、阿尔巴尼亚、朝鲜等执行医疗任务,作为仁爱使者把中国医生的济世情怀传向世界。
1978年、1984年,冯传汉两次随卫生部代表团访问欧洲,考察了20多所现代化医院,参观医疗器械厂和药厂,写了近4万字总结报告《现代化医院与医院现代化》,同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为中国医学对外交流奔波忙碌……
“冯传汉老师勤勤恳恳耕耘了一辈子,在这方面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和感触。”和冯老一起工作近50年的吕厚山说。
2003年,近90岁高龄时,冯传汉欣然接受委托编写《中国现代骨科史料》。从接受这项工作到完成初稿,仅仅花了6个月时间。
“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繁重任务,不仅要收集大量的人物事迹材料,可能还要有不同的评价和争议。”吕厚山回忆,“骨科老前辈们有些已经离世,有些身居国外,在职的专家们又日理万机,不能按时提供材料。冯老师亲自写信、打电话,一遍遍索求材料,进行核实整理。”
“当时双手捧过书稿,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当时哽咽着只说了一句话:‘您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吕厚山说,“要知道,89岁高龄,整理近30万字篇幅的书稿,仅用了6个月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认真’的力量、‘奋斗’的含义、‘积累’的可贵、‘务实’的意义。”
这样一个细节,让吕厚山终生难忘:“冯老师把书稿交给我时再三声明,这本书的内容还不够全,也不具备‘史’的水平,权且名为‘史料’,如果能对今后写‘史’有帮助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交流的事情很多很多,促膝长谈和电话里涉及多的内容,就是如何做人。冯老师这方面的教诲,也是他的为人,已经融汇到我的血液中——低调做人,努力做事,以成事为悦,不以出名为喜。”姜保国说,“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师生关系,‘良师益友’有些平平,‘忘年之交’有些淡淡。在我的眼中,冯老师不是严师,更多的是慈父。”
另外一个细节,让姜保国至今难忘:“记得博士答辩后,冯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讲,‘姜大夫,你不要总是叫冯老师、冯老师的,就叫我冯大夫!如果说要叫‘老师’,至少你的神经研究比我做得好,我也要叫你一声‘老师’。”
外语,是通往外部世界的工具和桥梁。从小在教会学校学习、又在英国有过留学经历的冯传汉“特别关注青年医生的英语学习”,甚至在90多岁高龄时还自己编写了一本书《基础英语概要》。
《参考消息》上一周一次的英文文章必读、将学生的英文文章改成“花脸”、孙子的英语在他的“小棍子”帮助下字正腔圆……学生和家人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冯老重视英语教育的故事。
“每天中午冯老师给我们讲英文,吃饭后坐在他那,一个小时不休息,那时候他已经是77、78岁的样子,给我们几个人,有研究生、也有住院医生讲英文,他讲得好,他的英文讲解让我对英文有了兴趣。”吕厚山说。
“广联医域,常誉杏坛”,冯传汉家客厅里,悬挂着院士韩启德在冯老99岁寿辰时的题词。
2013年1月24日,为迎接建院95周年,北大人民医院在举行学术交流会议的同时,举办了冯传汉教授99华诞庆典。
“冯老明确要求一定要在医院办,活动以学术为主,不要通知其他城市的专家,影响人家工作。”姜保国说。
“不是所有事他都喜欢,他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你会感到他那种无欲则刚的状态,谈什么事都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心胸特别宽阔,特别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这是他对我影响大的一点。”姜保国说。
冯传汉对学生像“慈父”,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却很严格。
“有多大本事,自己去闯。职业选择上他从来都不管我们,我们5个兄弟姐妹,干什么的都有。”冯壮怀说,父亲自幼勤奋、生活简朴,坚持原则甚至有些古板。“他对我们有个很严格的‘三不’要求:不许拿他说事说话,不能用他的名声,不许对外宣传。”
“我的父母都严于律己,宽诚待人,尤其是父亲常引用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对我怎样做人都是无声身教。”2008年,94岁高龄时,冯传汉写下自传《勤奋度九旬 暮年怀岁月——我大半生的回忆》,开头就这样写道。
“我只是一个勤奋的人,做一辈子勤奋学生。”面对旁人认为了不起的成就和经历,冯老总是这样淡淡地说。
2017年,冯老不小心摔了一跤,做了一个骨科手术,术后双目逐渐失明。
2018年夏季的一天,冯老叮嘱每周来看自己一次的李贺平在纸上写下一位“老骨科医生”对同道的赠言:“为民服务求医道,收敛光芒静斗牛”,以及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他叮嘱我要用毛笔写下这几句话。”李贺平说,“我理解,这是这位104岁的老人对人生的大感悟、高度概括,更是对同道、对后人的嘱托。”
冯传汉教授在图书馆博览群书。图片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他是活的‘院训’”
倾其一生,冯传汉致力于骨科学临床与基础研究,推动了我国手外科、肩关节外科、骨肿瘤学科的发展。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冯传汉是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的奠基人:1964年,他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了《骨巨细胞瘤》一文,从此开始骨巨细胞瘤系列研究。1984年,在其倡导下,我国第一个骨肿瘤研究室在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成立。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受到国内外赞誉的骨肿瘤中心。
“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冯老。”郭卫说,“冯老几次找我谈话,告诉我如何着手科室的建设、团队的培养,告诉我要大胆放手让年轻人去闯,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教给他们临床工作的技能,还要教给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
骨肿瘤科的手术多数都比较大,手术出血多,风险也比较大,常常大手术后需要整夜看护病人,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手术。
“我们团队中的人经常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真的很辛苦,但是大家心里都很充实。”郭卫说,“我们要发扬光大冯老治学严谨、精于钻研的精神。”
手是人类使用为频繁,为重要的器官之一,由于其结构复杂,调节难度大,手术要求精度高,手外科学应运而生。
冯传汉是新中国手外科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冯传汉率先在国内开展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手术,并发表篇手外科论文。
今天,北大人民医院骨科已发展成为包括创伤骨科、骨肿瘤科、骨关节科、脊柱外科4个专业,242张床位,年出院近5000例患者的综合骨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冯老的学生三获科学进步二等奖:吕厚山主持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郭卫主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的系列研究”,姜保国课题组开展的“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建立与推广”。
提起冯传汉,很多人都认为他是骨科专家,但冯传汉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常说:“我是一个‘杂’家,可不是什么专家。我的目标是一专多能,宽博与精深兼顾。”
医生、教师、研究人员、行政管理者,还从事过学会管理工作,当过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社长,晚年更是不做专家做“杂家”,积极从事医史研究和写作,编写的多本骨科教材和中国现代骨科史料,已成为我国骨科领域的经典……
“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这是北大人民医院100多年前创院至今未变的院训精神。
“这12个字就像是冯老一生的写照,他就是活的‘院训’。”姜保国感慨地说。
逢年过节,医院负责人往往要登门探望老前辈。冯老往往要叮嘱,院训精神中“仁恕博爱”是根本的,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一定不能重“病”轻“人”,不能重技术轻理论知识,德育不仅要面向医学生,还要面向教师。
“现在医学教育越来越偏重技能教育。冯老师念念不忘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医学进步了不少,同样能开刀,但是人文精神还有些欠缺,尤其是医学生、医护人员的人文精神、感恩精神需要加强。”姜保国说。
谈及冯老的“遗愿”,李贺平说,今年春节过后,冯老提过几件事:1994年,冯传汉教授在人民医院工作50年之际,医院编过一本《冯传汉文集》,能否把近20年的论文编辑进去,再弄一个论文集?“他可以放心,我已经把目录整理好了,包括他多次叮嘱要收录的近几年写的几篇文章。”
“今年春节,冯老师也和我说了这件事。实际上我们早就商量给冯老师出一本《冯传汉医学教育理念》,书稿是现成的,出版社也找好了。”姜保国说。
作为医学管理专家,冯传汉一直倡导一个医院要有“拳头产品”,有特长。
亚洲第一例、全世界第四例骨髓移植手术,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填补我国泌尿系结石微创调节领域的空白……过去这些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荣获技术进步奖9项,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当下,北大人民医院正实施人才战略、学科战略和空间战略,稳健前行:床位数,从101年前的150张发展到如今的近1500张,再过一年,伴随北京昌平院区、通州院区的建立,总床位数将超过3200张,人民医院将彻底打破空间发展的束缚,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高寿吗?是位居高职或占有大量财富吗?都不是。人生的价值应当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别人带来幸福,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冯老在他的一生中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痛苦,他高尚的品德、高深的学问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人生价值是无价的。”
20多年前,冯老在人民医院工作50年之际,中华医学会廖有谋编审的话,代表了人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