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为什么都诞生在古代,现在为什么又没有诞生成语了?
这是个很有讲究的问题。
多年前,当了一辈子语文教师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我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他老人家,即:为什么我国的成语典故大都诞生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居多,而现代社会却很少诞生成语呢?
父亲的回答是:
春秋战国时代,我们还没有发明纸张,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一大卷竹简重量很大,既不易保管携带,也刻不上多少字。所以古人惜墨如金,便把特别有意义的事件用通俗易懂又蕴涵深刻的成语总结出来,仅用几个字就足以代表很丰富的内涵。比如围魏救赵,东施颦,邯郸学步,盲人摸象,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等。仅用四个字就代表了一个故事,大大地节省了竹简的使用。
而我们今天有了纸张,大大地方便了书写和保管携带,所以成语诞生得相对就少了许多。简言之,是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客观上促成了成语的诞生和发展。
对父亲的这番解释,我至今仍然信服。这应该是成语在古代诞生较多的主要原因。
同时,我认为还有一点是古代成语诞生较多的次要原因,即:
古人写作是用文言文,不是我们现代所用的白话文。二者的区别是,文言文特别注重浓缩和凝炼,一个字词往往代表许多涵义。这在客观上为成语的诞生提供了先天条件。而我们现在的白话文注重直接抒情达意,能说明的事情就直接说清了,所以也就减少了成语的诞生。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
之所以古代成语诞生较多,是因为古代没有纸张,用竹简代替用纸,由于书写困难又不易保管携带,加之是用文言文写作,所以就诞生了许多几个字就代表诸多涵义的成语。
另外,现代也不是没有成语诞生,比如“不忘初心”,“改革开放”等等。只是纯正的成语是需要时间来沉淀演化的。现代成语沉淀的时间太短,所以还形不成气候。再过几百年,估计现在的成语也同样会流传与世成为经典的。
你会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水滴石穿等,这样的成语故事去教育自己孩子吗?为什么?
谢谢!没有!现在的孩子懂的很多,他们有老主意。好孩子不用教育,不好的教育他也听不进去!少费口舌吧?!
你喜欢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为什么?
我所喜欢的成语故事是"完壁归赵"和"负荆请罪"。这都是河北省邯郸市的故事。
我喜欢和佩服其主人蔺相如,小吏出身,当秦国借口用十五城骗取索要至宝"和氏璧"的时侯他勇于带仆从去秦国,一看秦王只想要宝贝,而不给城池,就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自己不怕赴汤蹈火。显示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大智大勇。
由于完壁归赵和渑池会旳功劳,赵王封他的官大于老将廉颇,廉颇在路上堵着准备羞辱他,为了团结,他躲避几次,后回家。
廉颇听说后负荆请罪。
蔺相如在古人中可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为什么人们常说要知足常乐?
吸收文化精华@♥♥♥获得爱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喔爱小咪”。很高兴与大家聊天,今天要聊的话题是“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常常懂得满足,也就常常是快乐的。
为什么说“知足常乐”呢?先来看看“知足常乐”的原话是怎样说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惨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句话是2000多年前的圣人老子说的,“知足常乐”就来自老子的《道德经》第46章。
在原话中,前面三句话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说一个人贪得无厌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后一句话“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意思是:“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是永远的满足了。”这后一句话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知足常乐”。为什么说一个人常常懂得满足,就常常快乐呢?还是先给大家讲一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吧——
传说有一个老渔夫每天都要去海边打鱼 ,把打鱼卖的钱来维持生活。有一天,渔夫撒网捕鱼的时候,网到了一条漂亮的小金鱼。小金鱼不仅漂亮,还会说话。它哀求渔夫说:“求求您放了我吧,我回到大海以后,您要什么回报我都可以满足您。”善良的渔夫就把小金鱼放回了大海,什么回报也不要。。
回到家里以后,渔夫就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自己的老婆。渔夫的老婆听了破口大骂,说老头子太傻了。让渔夫去找小金鱼要一个新木盆。小金鱼立刻满足了渔夫老婆的要求,给了渔夫家一个新木盆。渔夫回到家里又一次挨骂了,因为渔夫老婆嫌木盆不值钱,又想要一座木房子。小金鱼又一次满足了渔夫老婆的要求,给了渔夫家一座漂亮的木头房子。谁知道,渔夫老婆又不满足,想要做一个世袭的贵夫人,小金鱼也同意了。
接着,渔夫老婆又想做自由自在的女皇,小金鱼也满足了要求。后渔夫老婆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做海上的女霸王,并且让小金鱼伺候自己。这次小金鱼没有同意。结果,等渔夫回到家里时,女皇的宫殿消失了,家门口又出现了以前的破木屋,门前依然是一只旧木碗。
下面再讲一个苏东坡的故事:话说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当一个团练副使的小官,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每天乐呵呵地种地、建房,同当地村民促膝谈心。有一次他和朋友去春游,突然下起大雨来。苏轼和朋友被淋成了落汤鸡。朋友感到很难堪。苏轼却无所谓。还兴致勃勃地就淋雨的事情写了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看,苏轼就是这样乐观豁达,容易满足,所以每天都是快乐的。而那个渔夫的老婆就是因为贪得无厌,所以后一无所有。正是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容易满足的人更容易快乐,所以人们就说“知足常乐”。
为什么我们会经常患得患失?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边际成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你就要放弃其他选择,当处于选择位置时人很难是完全机智追求利益大化的"经济人",当做出选择时在享受选择的收益的同时,也必然要放弃其他选择带来的收益。当选择收益未达到预期或遭遇挫折时,就会患得患失,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而怀疑如果动摇了原本的立场,继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失调,为自己做出的选择寻找理由,如果理由无法真正说服自己。
要想避免患得患失,首先对选择本身有清醒的认知,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遇到挫折时要专注于问题解决自身,而不是所谓的"追本溯源"。生活中要面临各式各样的选择,有时我也会幻想如果当初会怎样,构想出生活在另一个时空做人生十字路口做出另一番选择的自己,但现实和想象原本是两件事。在暂时的失意面前,要做的唯有不退!
人活着,奔波操劳,起伏不定,到底为了哪个词语而活?
人活着和其它高级生物活着都是因同样的词语而活着,一是生活,二是生育。
为什么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至理名言吗?
回答,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八个字其中”为“意是修为,作为,有学习做人,做事,学习生存技能的意思,是教育人从少年到青年就应学习生存,生产,田间耕种的劳动技能,或是一门手艺,学会养活自已及家庭亲人的本事,就如今天小学六年,中学又六年,甚至大学又三,五年一样,是学习本领时期。
没知识,没本领,没技术,什么都不会在过去会被指二流子,自已无法生存,更别说养家糊口,这不就没法活了吗?不就死路一条天诛地灭了吗?
注意,这八个字本是正能量地,是劝学篇,是劝勤篇,不是现今有些人所理解的意思。此”为“非彼”为“。
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对!是教人积极向上地至理名言,可偏偏要有人理解成消极,自私的说词。盼正确解释,别歪屈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早出于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借于样板戏里的老鸠山之口使得人尽皆知,如这样理解,那就不应是至理言名言了,我宁愿相信前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