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陆游”过于正派“,是一个正襟危坐的大官,偶尔”道貌岸然“的感觉。近来觉得陆游的潇洒之气。一位战士,南征北战,带着酒意,带着酒气,从远处赶来,风尘仆仆的战士,却是个书生的内心。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三月,陆游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到了当时抗金前线的南郑(今陕西汉中),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与擘画军事。但这年九月,王炎被朝廷召回,陆游也被改授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十月间,他在赴成都途中经过四川剑阁北面的剑门山,写下了一首七绝杰作《剑门道中遇微雨》,这首诗情感细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是陆游流传下来具诗意的一首诗,在后世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诗歌中意象选取有力,陆游能够很好地将客观事物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塑造出人性,也能够通过一些感人心魄的细节,塑造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所以,对这首小诗,人们读后都感到它诗情荡漾,情满于怀,缓缓长吟,余味不尽。
前两句“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写诗人远游的心情。军旅生活顷时结束,报国宏图无法实现。诗人十分伤感,懊丧不已,来不及脱掉戎衣,借酒解闷。就这样,放下酒樽,衣上的征尘夹杂着消愁滴下的酒渍,作者无限惆怅,启程返川了。时值冬季,可剑南如春。陆游骑在小毛驴上,在微微细雨中观赏天府之国的风景,江山如画,令人痴迷,心神为之陶醉,暂时忘却了离开汉中时的懊恼。
后两句“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写诗人于道中遇微雨、骑驴入剑门的感受。此刻,作者的内心活动应该是复杂的,他不仅想起多年来奔波在外征尘杂酒痕的情景,而且似乎对于自己的一生也作了回顾。人生的历程,就像是一次远游。自从作者步入人生社会,他是想能有一番作为的,但是,经过几番波折,现在还仅仅是一名参议官,他的雄才大略无法施展。因此,当他在雨中骑驴入剑门时,才提出这样的问题:“此身合是诗人未?”这是对于人生历程的反思,甚是发人深省。
对于陆游来说,作一名诗人并不是他的主要理想,他的主要追求是“王师北定”、九州大同,他向往的生活是“楼台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然而,陆游终于只成为大诗人,而政治理想却屡遭破灭。这样来看,“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看似很美,却满含辛酸与惆怅。
至此,全诗戛然而止,却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和叹唱。诗人并没有正面回答“合是诗人”与否的问题,而是借用唐代许多诗人骑驴吟诗的典事来婉转告诉人们:现实中的陆游终究只能是个在霏靠雨丝中骑驴吟句穿过剑门的诗人罢了!这是作者通过自嘲的口吻,表现了一位爱国者失意的思想感情。作品意蕴是复杂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