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腾讯二十年恩怨,从PC端到移动端,在争夺流量上,谁才是真正赢家呢?
在互联网领域,得流量者得天下,谁控制的上游流量入口多,谁就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的。
在PC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是第一波流量,初的上网都是通过门户网站浏览开始的,之后诸如阿里之类的商务类网站兴起,从TO B到TO C,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一波商务门户网站打开了阿里的流量之门,也为阿里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PC互联网时代,另外一大引流工具就是社交媒体软件,从微软的MSN到腾讯的QQ,社交媒体软件不仅让熟悉的关系更加粘合,同时让陌生的关系在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展开。相较于阿里商务门户网站做生意,腾讯的社交媒体工具的交朋友显然更受到大众的欢迎,也更容易吸收流量,因为毕竟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社交的时间永远都会比交易的时间要多。
早期的QQ可以通过社交媒介引流到自己的QQ平台,既可以交友,也可以打游戏,既可以个性化皮肤,也可以上网浏览网页,腾讯真正做到了一专多能。
金融在PC时代并不太受互联网公司的重视,支付宝能得以一家独大。同时支付宝作为金融工具还是重要的导流入口,这也是在PC时代阿里的高光时间要多于腾讯重要的因素。
当然搜索引擎也是PC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引流入口,百度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也是能在BAT鼎足三分的大利器,360搜索也趁势让周鸿祎能写出自己的互联网思维。
但是自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打法完全变了,引流的思路也在慢慢的发生潜移默化地变化。
阿里先提出了ALL IN移动互联网的口号,当然他们也在行动上更加果断,不过阿里仅仅做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物理转移,并没有如腾讯那要从战略的层面推倒重来。
移动QQ本来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天然承接人,但是过度幼齿化的厂设恐怕很难让使用手机的成年人从心理层面接受。微信的横空出世则颠覆了过去十多年腾讯的游戏公司设定,从一个深耕青少年市场的互联网公司过渡到成年人的互联网公司。
如果微信仅仅做到了功能替代,那他后来成功的可能性其实不大。真正让微信做到独孤求败是对于微信支付的应用和公众号的开启。微信支付从金融端开始为腾讯导流,当然这也从支付宝的流量中分去了一部分蛋糕,从一开始的社交AA拼饭付费到发红包,后成为除阿里系之外各大商务平台的支付工具。现在回头看来,腾讯在移动支付端导流的推进和对于诸如京东,美团,拼多多的战略投资这一整体的思路可谓是步步为营,天衣无缝。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变成了社交媒体工具,金融,平台,内容,搜索引擎和场景应用这几个主要战场,阿里对比腾讯吃亏。
在社交媒体工具上,QQ和微信的腾讯系已经形成垄断,钉钉仅于商务领域。金融方面,本来支付宝一家独大,现在已经是双分天下。平台上,阿里占有优势,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但是现在腾讯投资的京东和拼多多已经形成了合围。外卖平台,美团几乎已经将饿了吗甩开。打车平台滴滴和美团双分都有参股。在搜索引擎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场景应用百度具有垄断地位,百度搜索和百度地图几乎是百度能拿得出手的仅有看家武器了。
移动互联网领域其实大的争夺在内容,这也是阿里对于流量力有不逮的重要原因。头条系能够在移动端强势崛起,靠的就是内容,别以为内容就一定是阳春白雪,能适合大众口味的内容才能在移动端吸引更多的流量,从文章到视频再到直播,头条系一路高歌猛进,抢占了内容流量的制高点。微信的公众号是内容端腾讯重要的导流入口,如果腾讯能兼并爱奇艺成功,那在视频流媒体领域,腾讯又将垄断流量。淘宝直播几乎是阿里在内容端这几年的亮点,这或许也是蒋凡能够留任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腾讯庞大的流量战略之下,阿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逆风翻盘呢?我们明天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