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美国罗斯福愤怒而沉重地说道:“今天是美国耻辱的一天! 我们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他们必须化为灰烬!”
美国人究竟为何如此愤怒?这要从日军偷袭珍珠港说起。
为了避免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的海上威胁,日本派出6个航空母舰群,对美国不宣而战,偷袭了珍珠港。一向趾高气扬的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当天下午,罗斯福召开紧急会议,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会议除了对日宣战,还制定了一个疯狂而危险的计划:轰炸东京。
之所以说疯狂和危险是因为美国当时没有合适的远程轰炸机,也没有可供轰炸机降落的机场。这其实是一次自杀式的轰炸。
上将吉米·杜立特请缨负责此次轰炸任务。为了让B25轰炸机能执行远程轰炸,他拆掉B25飞机上了不必要的设备,加装了油箱和副油箱。
1942年4月18日,大黄蜂号航母搭载16架B25轰炸机去轰炸东京。这次隔靴搔痒的轰炸只摧毁了预定的军工厂,但对于士气低迷的美军却像打了鸡血,也拉开了东京大轰炸的序幕。
1944年,B29空中堡垒轰炸机横空出世。它长30米,翼展40米,航速600公里,飞行高度1万米,大航程6000公里,其性能让其他飞机望尘莫及。从此,美军有了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能力。
同年,美军夺取马利亚纳群岛作为实行轰炸的机场;与此同时,战绩骄人的天才少将柯蒂斯·李梅被调至太平洋战场。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罗斯福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日本实行“军民无差别”空袭,正式启动东京大轰炸,敲响了日本人的丧钟。
大战在即,李梅并没有盲目行动,他通过在日本战场的小范围试点轰炸,及时调整作战部署,重新调整了轰炸时间、以及炸弹的选择,以完成轰炸计划。
原来,在试点轰炸时,李梅发现日本上空云层厚,气流不稳,高空发射命中率会很低。此外,日军白天的防空火力强于夜晚。这两点直接影响了轰炸结果,让他庆幸的是,日本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一旦着火势力迅速蔓延。
于是他就针对日本制定了个性鲜明的“李梅火攻”战术:B29卸下除尾炮以外的武器,全部携带燃烧弹;机群执行夜间低空俯冲轰炸,先在东京外围树立火墙,然后地毯式燃烧覆盖,彻底断绝后患。
1945年3月9日夜,334架B29轰炸机集结,目标东京。李梅战前鼓励即将执飞的勇士们:“我们要烧掉木制的东京!给他们放个大炮仗!
10日零时,两架B29导航机率先打破了东京夜空的平静,两串凝固汽油弹交叉坠落,迅速燃烧成“十”字,为后面的机群设立了投弹坐标。
接着,漫天的B29开始投弹。外围火墙很快建立,睡梦中的东京人被惊醒了,瞬间沸腾。
火墙快速向城内蔓延,人们本能地向市中心跑。此时,美军的第二波燃烧弹袭来,刹那间,死伤不计其数。
人们争先恐后纷纷躲进地下防空洞,可是房屋坍塌堵住了防空洞的通风口。氧气越来越稀薄导致众人窒息,没多久防空洞变成了大型坟墓。
为了求生,很多人纷纷往河里跳,可是河水早已被高温烧开了。河里的人们争先恐后,拼命想上岸,而岸上的人不知河里的情况,还想跳下去,这矛盾冲突令死亡人数继续攀升。
绝望的人们奔向言问桥,希望过了桥有活路,无奈桥两头的人都往桥上冲,桥上拥堵的寸步难行。这时桥边出现了火焰旋风,火势迅速蔓延,整个桥瞬间变成一条火龙。
这次轰炸,B29 投下了约两千吨燃烧弹,东京市温度升到了1000多度,火势借木制建筑一发不可收拾,东京很快就变成了“人间炼狱”。
熊熊大火烧了一夜,预设的22个工业目标被全部摧毁,东京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被烧成灰烬,约10万人死亡,10万人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
大街上随处可见残缺的焦尸,空气中弥漫着尸臭味。日本政府清除焦尸花了近一个月。来不及清理的尸体还引发了瘟疫,使得东京的情况雪上加霜。
东京轰炸结束30小时后,317架B29再次向名古屋起飞,彻底摧毁该市的军工厂;12日,300架B29飞向大阪,3小时摧毁了市中心所有建筑。
就这样,B29持续轰炸了3个月,直到燃烧弹打光才停止,日本人惶惶不可终日。
而李梅继续“杀人诛心”。此后,美军轰炸机又飞到日本空投传单,预告下个将被轰炸的城市,给日本民众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大量日本城市居民逃到农村,整个日本社会面临崩溃,日本锁定败局。
战后,有日本团体控诉美军的残忍,要求李梅就东京大轰炸道歉,但是却遭到他的拒绝。无独有偶,就在东京被轰炸的同时,日军也在对中国实施无差别轰炸。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双标,只哭诉自身的悲惨,而遗忘自己也曾担任加害者角色?
其实在飞机炮弹之下,我们都只是束手无策的血肉之躯。78年后,我们应该反思人类历史的这道疤痕,唯有正视历史,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才是正途。#历史#
作者/齐有芊溪
编辑/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