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毛”案打掉93名“保护伞”,扫黑“后一公里”不能烂尾】“一丁二伟曹三胖,四毛五拐六和尚,满林为大。”这是一份流传已久的山西黑道大哥排行榜,其中的“小四毛”任爱军尤为心狠手辣。
据报道,1972年出生的任爱军,是山西黑道赫赫有名的人物。别看此人面相儒雅、文质彬彬,实则手段残忍、劣迹斑斑。20多年间,他多次入狱,两次被判无期徒刑。服刑期间,他在狱中住单间、开小灶、用冰箱、用电脑,享受“帝王”般待遇,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一次,任爱军酒后无故殴打同监狱服刑人员王某,因为监狱处理不公,逼得王某自焚重伤。然而,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恶棍,当时负责管理涉事监狱的有关部门不仅没有纠正其行为,反而想方设法先后7次为其争取减刑,而且每次都是顶格减刑。
出狱那天,任爱军更是志得意满、风光无限。在释放他之前,监狱为避免迎接者太多引发社会关注,特意把出狱时间定在凌晨3点多。不曾想,天未黑,监狱门口就聚满了人,豪车组队迎接,鞭炮齐鸣,竟然炸出了一条红毯路。
坐牢如住宾馆,出狱场面极其高调,有人感叹:这剧情远比电影电视剧更魔幻。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8年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后,“小四毛”黑社会组织再次被打掉,并牵出93名“保护伞”,山西省监狱系统的领导干部为此“倒下一片”。
案件虽告一段落,藏在人们心中的疑问远未打消。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大批黑恶势力人员将被判刑投监,但重拳之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从“死里逃生”的孙小果,到“7次违规减刑”的“小四毛”,再到内蒙古“巴图孟和案”“王韵虹案”等“纸面服刑”案件,不难发现,其共同特点都是司法“后一公里”的收监环节出了问题。相比公安部门侦办、法院审判等环节面临层层监督,执行环节处在“高墙之内”,是“隐秘的角落”,缺少社会和被害者的监督,一旦程序监督失灵,执法人员“放水”,枉法现象将难以避免,黑恶势力就有可能“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监狱是完成正义的后一道程序,是公检法一系列工作成果的兑现地。如果这里出了漏洞,不仅会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也会让正义的天平出现倾斜,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极大的破坏。从事犯罪活动的不法之徒,无疑是社会之恶。但那些手握公权的执法人员,如若被黑恶势力收买,充当其“保护伞”,更加贻害无穷。眼下,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接近尾声,但铲除黑恶势力的行动不会终止,必须坚持严打、严判,既要“打伞破网”也要“打财断血”,既要一查到底也要一查到“顶”。
当离奇的案件被一一纠偏,重回正义轨道,除了重拳出击外,更应反思的是:如何让减刑、假释、出狱等“后司法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如何引入更有的社会监督力量。近年来,我国法院系统建成统一的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开通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健全典型案例定期公布、职务犯罪“减假暂”备案审查等制度。有了阳光的照射,“高墙之内”将不再是“隐秘的角落”。豫论场丨“小四毛”案打掉93名“保护伞”,扫黑“后一公里”不能烂尾-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