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一1529)
字伯安,别号阳明,谥文成。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浙江宁波)人。明朝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书法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宁王之乱等军功而封新建伯,隆庆时追封新建侯。
是明朝中后期因军功而封侯的文官。
守仁出生高级官僚家庭,其父王华,明朝成化辛丑(1481)状元。
五岁还不会说话。十岁那年,其父中状元。十一岁,随父到南京。他豪迈不羁,意气风发。
他曾问私塾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塾师说:“惟读书登第耳。”
守仁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反映了其远大志向。
十五岁,出游塞外居庸三关,纵览塞外风情。此次旅游,深深影响少年伯安的精神面貌,激起他对美好山川的热爱之情。
十七岁,回乡成婚。
二十一岁,举乡试。到南京,学习宋儒格物之学。父亲官署中有许多竹子,他按格物致知之理,去研究竹子成长的道理,一无所获,还感冒生病了,他有点灰心,不想做圣贤了,准备研究辞章文学。第二年春,参加会试不第,表明其学问还不精。
二十五岁,会试又不第。
二十六岁,留心武事,读尽兵书。
二十七岁,他觉得辞章文学也不好学,又病了,谈养生。
二十八岁(1499),参加会试,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观政工部,水平相当高。
三十一岁,有病回乡。筑阳明洞,学习导引之术。
三十三岁,又入政界,主山东乡试。
三十四岁,和湛若水授徒讲学。
1506年武宗初政,刘瑾窃权,同僚上疏斥权阉遭关押,兵部主事(正六品)王守仁义愤填膺,上疏言事,受刘瑾迫害,下诏狱,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贵州修文县)驿丞。是年三十五岁,这是他一生的剧变,他高干子弟,青年登第,信心满满,却被打被贬,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呀。他凭借坚强毅力挺了过来,挣扎了一段时间,准备开始新生活。
第二年,到钱塘。为了顾及父亲及家庭的安危,他不得不远赴贵州。
途中他题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下天风。
他极其困难之时,发出自在的情绪。
1508年,三十七岁,至贵阳,到达龙场,悟格物致知。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中,蛮夷之地,语言不通,气候多雨,没有房屋,就架起木屋。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大家不适应,都病了,但他没有忘记做第一等事和第一等人的豪情壮志,轻轻地问自己,若是圣人到此处,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天雨夜,他梦见有人跟他说了什么,大叫醒来,他说他知道格物致知之理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道理存在于自己心中,不必外求于物。
在这困境之中,还是要靠自己振作起来,积极有为,改变周边环境,教化落后的蛮夷之地,作出一番事业,改变命运,这才是第一人做的第一等事。
阳明得道了。
三十八岁,开始论知行合一。
三十九岁,论实践之功。
他说的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
他反对知行不合一,言行不一致。
他反对心不正,意不诚。
他纠正朱熹向外探究规律所带来的弊端,转而向内固守本心,自求诸心,心不正,一切都不正。
他给明朝政坛带来一阵清风。
王阳明致良知不是空洞的话,是他从苦难中体会出来的,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
他重实践,重功利,建立了丰功伟绩,是文臣封侯的典范。
王守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
“阳明心学” 不仅风靡中华,而且远播日本、朝鲜等,影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