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职业瓶颈导师赵默的头条号,获取更多职场转型干货方法论
本文总计2878字,读完约1.5分钟,原创不易,请勿抄袭,侵权必究
很多人说身在国企,会面临一辈子的安稳和幸福,可是它像围城,在城内的人一直想跳出去,城外的又想跳进来,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品尝。
屏幕另一方的晓优是一家上市国企的办公室主任,薪资优厚,福利稳定,她皮肤白皙,相貌清秀,可是眼神却夹杂着彷徨。
她告诉我,她说:赵老师,我今年已经过了35,在当下的国企已经十多年了,虽职位也在不断晋升,可是越做越没成就感,我现在晋升基本没希望了,不做我还能做什么,继续做,感觉只是无意义的重复,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从她的初步沟通来看,我可以感受她当下的痛苦,于是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要第三种可能性呢?
她想了一下,告诉我:“您指的是第二职业对吗?我感觉自己天分并不高,很难做到二者兼顾,万一选错了,还不如当下的公司,而且我这个年龄,很多公司都没那么友好了。
不知道你是否觉察出来,她陷进了持续的犹豫中,而且类似的学员朋友挺多的。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1.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人越来越容易陷进“犹豫不决”的陷阱?
在我们身边,类似犹豫不决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就在你们的身边。
比如:
我们经常陷入这样的问题里,在有限的选项里,做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左右为难,让你原本清晰的头脑,再次深陷问题之中,开始左右纠结...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很容易陷进“犹豫不决”的陷阱呢?
难道是主义情节吗?
不完全是,主义者在一旦确定后,会笃定, 那为什么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人都容易陷进犹豫不决的陷阱呢?我觉得关键是源于3点:
第一点:孩提被保护过好,缺乏独立解决的权力
通常来看,他们在儿童时期往往被过度保护,丧失了独立解决的权力
前面的那位朋友,她其实不单纯是工作容易犹豫不决,而且生活中经常一些事情反复内耗,后反而结果陷进糟糕的境地。
但是他究竟在犹豫什么呢?
他告诉我,她整个童年成长期,几乎所有的关注点都是学习,父母关注的是她的成绩, 她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书本中,她几乎很少有朋友的陪伴,几乎学业以外任何课外的活动她无法选择,她曾经想要报名朗诵比赛,却被父母无情的拒绝。
不难发现,她过往的决定几乎都是父母包办,她已经丧失了自主权。
我问他,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你会选择报名自己喜欢的比赛吗?
他思考了一下,他说,我不太确定,以前初生牛犊,但是我会考虑更多。
她的自主权很早就被剥夺,后来,他陷进了沉思。
其实,当我们很早丧失了自主权,我们很容易犹豫,选择后的结果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是坏的,我是否可以承担。
因为你从未为自己选择过,会更加增加犹豫不决,左右为难。
第二个根源:缺少苦难的历练,很难对未知的掌控权
当一个人一直都顺风顺水,是好事吗?
如果一直很顺,是人生一大幸事,如果一旦面临挫折,后果很难预料。
为什么?
因为缺少苦难的历练,你很难看到自己坏的结果,很难预知自己的未来。
正如前面的那位朋友,他告诉我,从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她一直勤勤恳恳地在当下的公司奋斗,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员,一步步走到当下, 似乎从未经历过什么不稳定的事件,也就是别人所说的安稳,但是越是安稳,她却感觉失去了什么。
其实不难发觉,她过往的历练顺利,但就是太过顺利,她从未有过苦难的历练,一旦面临发展的停滞,她过往没有遇到类似的体验,于是陷进了巨大的犹豫不决。
她渐渐意识到,安稳可以获得感,但是持续的感,会渐渐让内心陷进迟钝,如果早一点去面对,似乎就不会犹豫不决,她也会更早走出当下的困境。
第三个根源:从未了解自己深层次的欲望和渴求
其实你发现没有,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当下所作的意义,很难有持续的动力。
这也不难理解,她虽拥有薪资丰厚和体面的职位,但是从未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 当她去思考,自己深层次的渴望究竟是什么,她陷进了沉思。
2.那么如何对抗犹豫不决呢?
古语有云:一样米养出百样人。
大意是说,人人生而不同,确实是世间的常态,如何摆脱犹豫不决。
1.与过往的自己和解,重建内在的力量
当自己很难果断地去为自己做决定,其实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个时候,简便的方法是与过往的家庭和解。
可是为什么和解很难呢?其实是因为大部分很难向父母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
正如我那位朋友,他说到,从小我一直希望父母给予我自由的空间,但是一直得不到,现在我长大了,我已经羞于表达了。
这个时候你看不到曾经的小孩,但是她内心的压抑其实一直都在,这个时候需要进行的是原景重现冥想,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回到曾经的自己,当你无法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否可以真实的表达?
当你无法去和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你是否可以和父母去表达?
当你想要参加朗诵比赛,你是否可以去勇敢地指出来?
当所有的重现,你是否愿意拥抱曾经的自己?
当你不断的自我觉察,让曾经的自己自由,那么你会重新建立内在的力量。
2.活在当下,激发你曾经尚未觉察的潜能。
尼采曾经说过,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强大。
尤其是当你跳离舒适区的时刻,虽会经历短暂的不适应,但是却可以激发出你曾经没有看到的能力。
她为什么隐藏呢?因为很多时候,你从未有机会挖掘。
我采取了专业的潜能探究,我发觉她并不是她所提及的一无是处,相反她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比方有很强的统筹能力和共情能力,并且心思细腻,这些都是她过往从未觉察的,为了未来的她拥有更多的可能。
3.找到自己的甜蜜区,开始启航
怎样才能真正地做自己?
真正的摆脱,其实不单纯认知的升级,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甜蜜区。
什么是甜蜜区,其实是自己愿意长期停留的职业,并且极有可能成为一生的事业。
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不再拘泥当下,而是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就像我那位朋友,多年来,他长期安居国企,从未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什么可能。
但是深层次的探究后,经过一步步的抽丝剥茧,以及性格特质,能力,价值观,愿景的探究,同时结合商业趋势后,她的方向渐渐清晰,亲子表达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而且她的共情和细腻的能力,她能够拥有更多的发挥,于是我建议她在心理学可以进行精进,结合自己的心得,渐渐尝试亲子细分领域,借助文字和视频的力量,一步步成就自己。
她渐渐开始远离了过往的焦虑,未来将会3-5年的时间,一步步将自己的专业稳打稳扎,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大概一年的时间后,在经过系统的咨询督导赋能后,我问她,你是否走出犹豫不决呢
她告诉我,虽然当下并还未达到我想要的状态,但是我现在清晰的知道我的方向,我该去哪里,我渐渐内心已经笃定,我相信在您的帮助下,我会渐渐拥有自己的清晰的体系,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是啊,当你看到自己的路,并且一步步科学有规划地去行动,你终究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赵默,公号:赵默,前500强公司十年HRD,职业瓶颈顾问,BCC职业规划教练,企业瓶颈赋能教练,NLP执行师,二级心理,用文字和声音的力量帮助职场人士突破自我设限,找回自我,寻找职业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