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离奇死亡,年仅45岁!场面极其惨烈,墙皮上几处深深咬痕,嘴里满是白灰,指甲嵌满了深深的血印,火化时,机器突然停机。
王小波死得孤独无助,附近邻居只听见几声惨叫,赶到时被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墙皮上有深深的牙印,也有深深的抓痕,王小波面部表情狰狞,他的头抵着墙壁,指甲嵌满了深深的血印,后法医鉴定:心脏病猝死。
兄弟姐妹不在身边,妻子远在国外,妻子只好嘱咐王小波的好友胡贝等人帮忙操办后事。
死者为大,为了能照顾好好好友,胡贝特意准备了两瓶好酒及两条香烟,给火化的师傅,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火化师傅按下电钮那一刻,突然机器停止运转,当时胡贝有点傻眼了,师傅连忙说:“先生,你的东西我不能要了,还得请你帮我一个忙”。
原来,是由于王小波个子高,进去炉子里时,一支胳膊和一条腿卡在了外面,导致机器停止运转。在师傅的指导下,胡贝只好伸手帮忙,扳着他的胳膊和腿,缓缓移动,慢慢将王小波送入电炉中。
短暂的生命如昙花一现,没等绽放出美丽的光彩,便凋落了,大好年华,顷刻间烟消云散。
让所有人遗憾的是,直到王小波离世,他的代表作“时代三部曲”都没有印好,原因有两,一没钱,二没关系网。
王小波生前曾说:“去TM的文学,搞得穷死,出一本书比写一本书都难,没有出版社人脉,出一本书比登天都难。”
为了能让王小波走得安心,胡贝等人特意把这3本书的彩色封面打了出来放在他的遗体上,随他一起火化,电炉带走了他的肉体,也带走了他的不甘。
多年后,胡贝回忆当时的一幕仍然说:小波那是舍不得走呀,他还有心愿未了。
王小波去世前,他潜心创作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不入流”的作品,饱受圈内人的诟病。他曾无奈说道:“这世上有个文学圈,但我却不知道在哪里,我也进不去。”
让他觉得郁闷的是,明明有很多编辑对这部作品赞不绝口,甚至将其视为“旷世之作”。但是,却在当时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无人敢帮助他出版。
编辑赵洁平偶然间看到《黄金时代》的原稿,她断言:“这部作品将来若能出版,一定是不朽之作,是有深度有内涵有思想的小说,绝不是轻浮。”
后来她趁领导出差,偷偷印刷了5000册,可惜终还是被雪藏了,不准在书店卖,也不准做任何推广。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珍视的作品,他用简单的文字和戏谑性的手法,将主人公知青王二和女医生陈清扬的感情纠葛描述得真实且大胆。
他没有对男女之间的情爱、欲望进行任何的修饰,而是用为直白的方式描写出了一种被世人所禁锢的为纯真的“性”,也揭开了那个时代人们心中欲望的遮羞布。
而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扼腕叹息的佳作,却在王小波死后突然爆火!
在王小波离世的两个月后,文化馆重新审读了他的作品,并且宣告:王小波的作品可以称之为艺术,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年后,王小波的《黑铁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前前后后一共加印了10多次,销量高达20万册。
这场“生前寂寂无名,死后被追捧封神”的戏码,实在让人觉得心酸又可笑。王小波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死后却成了大家口中文学造诣颇深的作家。
这一切仿佛是他应用在文字里的“黑色幽默”,成为了王小波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金时代》虽然以情欲为底色,可是描写得十分纯粹,笔法虽然粗犷原始,可是给人的感觉确实纯净的,美好的。
初读时很容易当“小黄文”来看,可再看却发现,他笔下的人物其实除了个性,更多的是“美”,一种毫不掩饰的美与真。
时至今日,《黄金三部曲》累计销量已近千万册,作品还入选了“当代中文小说100强”,还同时被评为改革开放具影响力小说受到鲁豫、冯唐、王朔等众多名人的追捧、称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辑白桦说: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都枪毙了!
国人一向对“性”讳莫如深,给自己的心灵上了一道固若城墙的枷锁。而王小波是自由的,是诗意的,他的思想是不受禁锢的。
就像王小波在书中说得那样:“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世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王小波,王小波的作品亦是时代的解药,唤醒人们对“自由”的渴望,曲径通幽,洞悉人性!
如果你也想追求清醒、刺激和自由,不妨看看王小波的作品,每一次总是会找到不一样的感觉。
一顿饭钱却能邂逅一个有趣的灵魂,感悟不一样的人生!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获取正版好书(共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