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第112团对越反击战回忆录,战斗24天歼灭越军621人
就是这本回忆录,《兵出南疆——追踪步兵第112团自卫还击作战》。
步兵第112团的前身早是1937年11月组建的八路军第129师新兵团,1945年10月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为37团,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3旅37团。这个团的底子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的老部队,战斗力强,历史上是军、师主力团,从山西到云南转战八千里,立下了很多功勋。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陆军第38师由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步兵第112团相应扩编为甲种步兵团。其时团长为陈满兴,政委为李晓成,参谋长为刘玉明,全团干部战士共2677人,并配属民兵234人、翻译13人,有军马144匹、军车39辆。因部队已经多年没打过仗,团以下干部都无实战经验,基层干部新,连队新战士达50%左右。虽经过短期临战训练,但果仍须检验。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时,步兵第112团的任务是以1营配属3营7连和工兵、喷火兵、侦察兵等分队,从甘蔗园偷渡红河,协同步兵第113团向坝洒县城突击,歼灭该地区越军;团主力为军预备队,准备在铁厂河、吉旦方向进入战斗。
对面的红河西岸,越军在曼章、坝洒、吉旦一线纵深3公里内,部属了黄连山省第2营、黄连山省192团第2营、2个炮兵连等部,还有数量不详的民军,共约1个多团兵力。越军一般白天分散守点,重点防守交通要道附近的制高点,守高地不守城镇,夜间收缩,防御间隙较大。
从2月16日夜23时起,步兵第112团、第113团先头部队分批乘冲锋舟和橡皮舟偷渡红河,然后警戒渡场,掩护步兵第114团过河向纵深穿插。2月17日凌晨,第112团、第113团从东西两侧迅速穿插迂回,割裂越军阵地。第112团从西向东打,相继攻占典道、坂祸周围诸高地,配合第113团攻占了坝洒县城。但第112团继续向船头攻击时,遭到越军顽强抵抗,多次冲击受阻。
18日上午,第38师重新组织攻击,加强炮兵火力支援。第112团、第113团趁大雾掩护,东西对进,勇猛冲杀。经过同敌人反复争夺,先后攻占9、11、12号高地和133等高地,于下午13时30分将守敌全部歼灭。坝洒战斗历时31个小时,第38师各部队密切协同,顽强奋战,共计歼敌564人,打出了被军委称为是“自卫反击战的第一个歼灭战”。
其中第112团毙敌205人,伤敌20人,俘敌13人,共计238人,占歼敌总数的42%。2连在战斗中动作迅猛,战绩突出,被上级荣记集体一等功。
2月23日,步兵第112团随师参加进攻柑塘的战斗,位于师左翼向前突击,连续攻克161、219、369、312高地等要点,当日插进敌纵深6公里。该团4连一路猛打猛冲,夺取敌核心阵地219、369高地,击毙敌大尉营长,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军委授予“猛虎连”荣誉称号。4连战士李启烈士被追记一等功,并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此后第112团奉令转为军预备队,直到撤军回国。在此次自卫反击战中,步兵第112团作战24天,共计攻占28个高地,摧毁150个火力点,毙伤俘敌621人,缴获各种火炮13门、各种枪械255支(挺、具),以及弹药物资一大批。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详细回顾了步兵第112团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整个历程,做到了史料翔实,态度严谨,文笔朴素细致,人物生动鲜活,真诚赞颂了广大指战员忠诚祖国、英勇作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新一代可爱的人”,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