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有关停球基本功训练(9)
理性足球基本功篇
这是之前写的一些有关基本功的思考,这里整理一下,全都归到【青训】系列里,当是完成一桩事情。
经常看比赛的球迷,常常会为国足在重大比赛中的停球捉急,好好进攻机会,一次莫名其妙停球失误,我们机会甚至成了对手机会。
估计国足球员也郁闷,本来想好好表现的,球怎么就不听话呢?
这里产生两个问题?
我们职业球员练了十多年,为什么简单停球会失误?
为什么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停球和孩子过家家一样可爱?
我的解释:
平时练得太简单,没有将这些基本技术练到。国外职业球员,这部分基本功主要来自三方面:在家练习,训练场练习,比赛中练习和实践融合。中国球员在家没地方练,训练时间偏短,比赛很少,技术不行是客观存在。
国内球员的停球习惯:
教科书停球逻辑,主动迎球用力碰撞逼停。但是碰撞消力,一旦掌握不好,角度不对,就会出现停球十米远的现象,失误容易放大。
这种失误还会因为遇到国际大赛,球员肌肉发紧,更加发生失控的现象。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练得多,把自己身体练松了,失控就会少。但是,国内训练强度不足一直是短板。
还有训练量会影响训练与比赛的结果。比如训练强度不足,冲刺后触球的初速度只达到70%(假定),比赛时为了抢点可能用了,多出的30%冲击力附加到停球时触球力量,必然使球停得更远。好的训练,就是尽量接近比赛状态。
关键词:解决方法,提高训练强度,好等同比赛强度。
停球基本功训练
我想先讲一段小时候练球的经历,上中学喜欢足球,我因为自己练习,在练胸部停球时,总是顺着来球,在球接触胸部的一瞬间含胸后缩,卸力接球,这种方法是我的本能,因为小时候学过一点基础武术,我理解停球好的是顺势卸力,没想到有一次,一个经常和大孩子混的同学,他笑话我停球动作不对,他说专业的应该迎球挺胸,碰撞接球,当时很自责,懂得太少。
我们再看国际大赛,那些球员遇到冲击力极强的长传,用脚面一搭,球停脚下纹丝不动,其实就是卸力接球。
上面谈了两种接球思路,一种直接碰撞,一种卸力。两种方式,对人的要求不同;尤其是后者,对接球瞬间的判断和自己身体的控制要求极高,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理解和把握。青训教材选择前者是面向大众的选择,如果要走职业路,两个方法都必须精通。
停球两大主流方式:迎球停球和卸力停球,都要练熟。
战术需要的停球模式
战术环节中的停球要点:
第一是快;
第二是停球位置。
速度好理解,越熟练越快,位置怎么理解?比如接球队员左侧有防守,你迎球接球,球也会停在对方的脚下;如果你停到无人的右侧,身体可以护球,还可以有一半的空域出球。
战术停球训练科目设计:
1、左侧来球停到右侧,升级版右侧停球移位1米、2米、3米等(移位是为了躲避假想的防守)
2、右侧来球停到左侧,升级版左侧停球移位1米、2米、3米等
3、停球加转身摆脱,因为转身动作,可以迷惑防守方的判断,增加出球的隐蔽性,但是因为转身动作复杂,容易失误,转身如果慢的话,会延误战术展开的时间,所以这个动作从小都要练,越快速越高越好。
4、向前避开障碍停球。比如正面冲过来防守人,把球绕过防守人,停在他的身后,这样利用相对速度,直接越过防线,这是险种求胜的招数,从小练熟了,长大就得心应手。
5、停球结合射门技术,比如一停一射,停射一体等等,从小自练绝招。
6、停球接长传练习。长传是为了转移球场重心,在对方防守薄弱区域形成强力进攻态势,长传转移要点是快速,从停球到长传出球越快越好。国足不能形成很强的攻势,与细小环节的时间浪费成正比(长传要点放在传球部分)。
7、停球挑球过人。这也是避过防守的方法。
8、跑动中停球,高速跑动中停球,以及变化停球的位置等
9、重要的停球练习,提前观察后的停球转换。在接球前,养成先观察习惯:
A、来球;
B、身边环境;
C、观察加判断全场的局势。
这种能力培养,必须从小练习,小时候踢球,每一次接球前,要求孩子完成这三个项目,一开始可能只能完成一个,逐渐过渡到两个,然后是三个,一直练到将这三种观察变成本能,这样到了踢职业队的时候,自然在接球一刹那,利用全场观察,就可形成佳的战术设计,有这能力的球员,全世界无论什么队都可以融进去。
停球科目设计目的:
教练、小球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更多的绝招。
我写这个的目的,是想提醒,训练是为比赛服务的,不能机械地执行教科书内容,欧洲足球强,其实优势在比赛数量多质量高。我们不必太过迷性欧洲的青训教科书,我认为相对他们的比赛表现,太简单。欧洲球员的比赛能力,大多数在比赛中完成,球员基数大,练不出来直接淘汰,我们练球人少,要练得更细更实用,我们只讲丛林法则,一波淘汰后,可能无人继续。
关键:训练目的性强,讲究不断提速,就会对训练产生极大的欲望,练球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