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老伙计鼾声从容,我轻度失眠。我听到了飒飒秋风前呼后拥掠过窗外,吹向所有的树木,提醒毎一片叶子,正在走近落叶纷飞的日子。天亮后,老伙计起床,打开衣橱,沉寂许久的秋冬衣服散发出樟脑丸的气味。他挑选了一件优衣库蓝色摇粒绒拉链茄克穿在身上。
下楼,院子里后一树桂花飘落满地。老伙计驻足凝视着金色落英,一时间将早晨时光搞得沉郁深刻。我语重心长地说,老伙计,花开花谢都是美好的过程,像我这么简单一点多好,简简单单地欣赏,简简单单地说桂花真香。我注意到了,他眉宇间的忧郁烟消云散了。
我建议他,在这个时候不妨谈谈诗歌。不需要诗歌的年代,更需要伟大的诗歌。老伙计点点头,面带微笑地说:昨天,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一位中国诗人说,这是野鸢尾的胜利,是诗歌的胜利。
1943年4月22日,格丽克生于纽约长岛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从四五岁开始读莎士比亚、布莱克、叶芝、济慈和艾略特的诗歌,把所读到的诗人当成她的同伴。六岁开始写诗并希望成为一个诗人,很早就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如果不能、清晰地说出观点,说话就没有意义。格丽克的诗致力于重建与生活的关系,探寻女性丰富的声音:“我受惑于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辩与从容的沉默。”她认为,重要的是让诗适得其所,让人难忘。
格丽克一生几乎伴随着死亡、失望以及丧失,印证着“每个伟大的诗人必定有过极其痛苦而残酷的人生”。她的《野鸢尾》是这样开头的:“在我苦难的尽头有一扇门。”在《阿勒山·登场歌》中写道:“我为一种使命而生:去见证那些伟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