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大概500年的诗歌,共计305篇,它的内容分为“风”、“雅”、“颂”,它们是什么意思,是修辞手法?被孔子评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又是哪一篇?
《诗经》实际上是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这段时间的诗歌,这些诗歌都是曾经入乐的歌词,也就是说当初这些诗歌是有曲谱的,可以唱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它不仅是文学的艺术,也是音乐的艺术。
对于“风”、“雅”、“颂”的分类,实际上是从音乐的性质来区分的,所谓的音乐性质和我们现在流行、古典、爵士的区分是有区别的。
我们现在的区分是看歌曲的风格和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很多创作能力强的歌手他们会融合其他风格的元素,比如在流行音乐会中加入古典的元素。但是《诗经》不同,它的分类采取的是地区和使用场景的双重标准。
“风”,在艺术的角度我们会想到画风,曲风,民风,这个“风”实际上是民风,这是代表不同的地区的特色的音乐,西周和春秋时期,那时候诸侯国众多,各地的民间习俗也不尽相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雅”,也不是望文生义的优雅之意,而是周王朝直接管辖的地区的音乐,这就有点像是我们说的电视剧和电影,属于主旋律的范畴,一般是王公贵族使用的。毕竟这些地方都是算是皇亲国戚的管辖范围,古人讲究的正统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属于高层次的人员使用的。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和歌词,这一点和古代的礼仪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毕竟祭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一种礼仪制度,属于“吉”礼的范畴。宗庙更是只有封建统治阶级才有的,百姓是不能有宗庙这一说的,所以说这部分诗歌是有很高地位的。
孔子是儒家圣贤,他对于开篇的《关雎》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为开篇的这首诗歌描绘的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所谓的窈窕淑女,正是诗人喜欢的类型,诗歌从看到喜欢,没有得到之前的辗转难眠,到后来的鼓瑟吹笙的让姑娘开心,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的画面。
诉说了男女的爱慕之情,毕竟是诗歌却没有出现艳词的俗套,节奏很欢快;其次,一开始得不到姑娘的芳心,似乎有些忧愁,晚上睡不着的相思苦,但是没有像“孔雀东南飞”的那样的悲伤殉情,情感跌宕起伏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关雎》是属于“风”的范畴,就是讲述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这一段恰好描述了淳朴的接地气的男女之情,画面感极强,仿佛看到一个小伙子找到了心上人的情感轨迹,爱慕、追求、如愿以偿的感觉。这也是我们高中时的记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也是曾经懵懂的爱情羡慕者。
《诗经》虽说是一部诗歌总集,却是展示了社会的生活,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兴衰的历史,无论是从现实主义文学上,还是文化史上都是不朽的作品。
我是@麦初齐 ,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关注我了解更多文化知识。
#头条品书团X青春# #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