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著作中的基础也经典的一部书,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历朝历代对论语评价都很高,甚至有人说,半部论语足以治天下。我在闲暇的时候经常翻翻论语,每次都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
今天就介绍一下论语的第一篇,这一篇的名字叫学而。我们先一起温习一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的子,指的就是孔子。在古时候,子是对学者的尊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先生。学而时习之,不断地学习而且加以练习。孔子这里说的学,跟现在学习有些差异,它指的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孔子时代的六艺是学子的必修课,相当于现在的语数外史地生,正好现在也是六艺。不亦说乎,是一个反问句,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我们说自古对学习态度的论述都是相通的,你看孔子就提倡快乐学习。你就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事,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收获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这里的乐,和上面的说,都是快乐但是有差异的,一个是由外而内,一个是由内而外。也就是说,看到朋友来了,高兴啊,不禁面露喜色,是在外的快乐。读书学习则是心生喜悦,领略到了书里有趣的地方,是内外的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在这里的意思是理解。愠,是责怪,怪罪的意思。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怪罪他们,这不正是君子所为吗?我们说理解万岁,我们都想得到周围人的理解,想得到孩子的理解,想得到父母的理解,想得到朋友同事的理解。可由于经历,阅历,知识领域的不同,认知能力的不同,被理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被理解很正常,我们不是也经常理解不了别人吗?只要自己做的有利于自己,无害于他人,无愧于内心,就坦然坦荡地去做,把理解的事情交给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