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犯错的人不存在,甚至有人说:没有犯错的人,意味着什么也没有做。这话当然有些极端,但至少说明,要不断尝试做事,做出错误判断等是难免的,这使得我们去思考一个话题:一个人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赵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台词:有错误要改,改了再犯。众人发笑,后面又加了一句:犯了再改。随时玩笑话,却道出了面对错误与做事,其间的关系和处理手法。
做错了事情,不要掩饰,认真的面对,改正它就是了。如下面一段话: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做错的事,其缺点其错误,就像日月食一样谁都看得见,一目了然,所以,错了就是错了,掩饰不掩饰,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改正它,这样就像人们抬头看日食月食,也是一眼便知的。
孔子自称“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六十岁,听谁说话都觉得耳顺,不反感,到了七十岁,才感到不管做什么,想什么,虽然随心所欲,却从不超过法律和道德的界限。
你想想,连圣人到了七十岁才做到这些,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偶有缺点和过错,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认真改过就好了。
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孔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其实对于做错的事,其失败之价值,更大一些,所以这种温故而知新,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切莫错过每一次成长自我的机会。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而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为我们引用多,当然这句话之含义,有多种说法,我们且用其知道即知道,不知即不知,是真知的说法,那么可以看出,实事求是,是君子的第一品质,因为世界本是客观的,君子的责任就是客观的反映这个世界,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
实事求是,也往往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很多误会,也能提高事情的率,因为第一时间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或者自己把真实情况弄清楚,对于事情的处理和解决,自然是大的帮助。毕竟对于君子来说,他没有其他企图心,他以实事求是、公正为原则,也就没有把事情搞的太复杂的必要。
坦率面对,反倒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如果凡事遮遮掩掩,自己不舒服,别人也很别捏,重要的是,既遮掩不住,还把简单问题搞的越来越复杂,于事情的处理,于人际的关系的平衡,都没有好处。
坦荡一些,既是一种面对事情时的态度,也是一种人格魅力,你的坦率和坦荡的胸怀,在无形中能为你加分不少,本来与理有亏,但态度值得认可,别人也会对你另眼相看,事情处理起来容易多了。
坦率的人,也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谁都不笨,所以真诚而直接的面对,是好的策略。但态度上也不能过于“理直气壮”,真诚而谦虚,就好了。
闻过则改,不要担心别人没有看到,也不要担心自己的修改和努力白费了,你的付出和改变,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孔子说的另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怕别人不理解你,而是要担心你是不是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