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版《红楼梦》开播,耗资2个亿,又有赵丽颖、李沁、黄轩、杨洋、杨幂等出演,却的失败,口啤差到了极点。
如果说,《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将李少红导演捧上了“神坛”,那么,她导演的新版《红楼梦》则直接把她拉下了神坛。
为什么改编的新版会这么差呢?看了李少红和王扶林导演的采访,终于想明白了原因。
1、不尊重原著
王扶林是87经典版《红楼梦》的导演,他1979年提议拍摄,得到和红学会的支持。开始筹拍时,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再次研读作品,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找懂原著的编剧,改编作品。
剧本改好以后,又全国各地挑选演员,并请了红学专家,举行了两期的演员培训,让演员学习原著,了解和分析角色,增强演员的艺术修养,把演员打造成真正的“红楼梦中人”。
1984年,正式开拍时,前期的剧本、选角等筹备工作,差不多花了4年时间,在王扶林导演看来,只有充分地了解巨作,才能拍出走心的好作品。
而反观李少红导演,她的回答则是“无知者无畏,你的无知就是你的长处。”
记者:“从小你对《红楼梦》原著熟悉吗?”
李少红:“不熟。”
记者:“据说你要求编剧对原著一定要熟悉。”
李少红:“我要求他们熟悉,是因为我不熟悉。”
记者:“为什么用一群80后去打造剧本?”
李少红:“因为时间紧,好沟通。一个人写剧本起码要6个月到一年,我们只用了3个月就写出了50集的初稿,这就是率。”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你连巨人的肩膀都不想扶,靠着自己的“无知者无畏”,就想拍出曹公的境界,可见,从一开始,李少红就败了。
2、选角失败
当年87版选人的时候,王扶林导演对选角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符合原著。
他从全国各处寻找“红楼梦中人”,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会不会演戏,只要你的形象、气质,符合《红楼梦》中某个人物形象,那就是你了。
选好以后,再让演员集体参加培训,请的是专门的红学专家,教的是红学相关的内容,既让演员对原著熟悉,又培养他们的涵养和气质,终再根据演员各方面的表现确定饰演的角色。
87版的,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柔弱、可爱,诗人气质,让人心生怜惜,宝玉、宝钗等一众演员,活灵活现的,就像从书中走出来的一样。
而李少红选人时,声势浩大,超过40万的人,参加为期一年的选角。这一轮选下去,剧还没有开始拍,那些选秀出来的演员就先红了,各种新闻采访铺天盖地,完全变了味。
虽然选的演员确实不错,很多日后都红了,像杨洋、杨幂、赵丽颖、黄轩、李沁、白冰、徐璐、蒋梦婕、姚笛、于小彤等,如今都是当红明星,但演员与角色不匹配,怎么能拍出那种感觉呢?
林黛玉原本是体弱多病,瘦小柔弱的,却是圆圆的蒋梦婕来演,一憨呆,二没灵气。而李沁扮演的宝钗反倒是清瘦,这就变成了胖黛玉,瘦宝钗,完全与原著不搭。
3、随意改编。
有人说,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新版的《红楼梦》,就算看,也不要打开声音,因为你会怀疑到底是在看《红楼》,还是《聊斋》。那诡异、惊悚的配乐会让你分分钟感受到阴森森,后背发凉。
新版造型雷倒众生。大家都知道,曹雪芹是清朝人,红楼梦中描写的也是清代的习俗,87版结合了明清两朝的风俗习惯,服饰装扮也是融合了明清两朝的。但新版则是雷人的“铜钱头”和汉服。
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结局。众所周知的是,《红楼梦》是悲剧,无论描写的内容是多么华丽富贵,它渲染的就是悲剧,结局也以悲剧收场。但新版却以喜剧收尾,宝玉和宝钗有了孩子,宝玉完成了俗世的功名才出家。
在宣传时,李少红说:“如果这部《红楼梦》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是曹公的恩赐,如果这部剧失败了,全是我一个人的原因。”
身为导演,连原著都没看过,还对原著任意改编,自以为能够超过人家前辈,这不就是作死吗?
《红楼梦》是一部有着历史文化烙印的伟大作品,对待前人的巨作,不仅要有敬畏之心,还要细琢,用心对待,否则,靠着大肆宣传,又急功近利,想拍出好的作品,怎么可能?
我是@微风赏玥,写点有温度的文字,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谢谢!
#影视杂谈##八卦手册##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