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只要心中有足以慰藉自己,让自己感到高兴快乐的事,就不会在意自己吃的,穿的,享受的东西不如别人。这是《送东阳马生序》中我记忆深的一句话。近火爆全网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致谢”,还有他的人生经历与故事,被人说,这就是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那么,你可还曾记得,那七百年前,元末明初的乱世中,那个更加艰难的时代,写出这篇文章的宋濂的故事呢?
宋濂
年少家贫,体弱多病,艰难求学,不与人争。
和黄国平一样,宋濂年幼时家中贫寒,而比黄国平更艰难的是,宋濂是早产儿,母亲怀孕七个月就生下了他,先天不足的宋濂,从小就体弱多病,就算是想要读书,身体羸弱的他,即便是在贫苦孩子们中,在起跑线上也就已经落后了。
宋濂借书的故事
在科技落后的封建时代,想要读到书可不容易,没有的义务教育,没有专门的老师,他想要学习想要读书,就必须向家里有书的人家乞求借阅,而宋濂为了能让自己有个“有借有还”的好名声,借来了书后,都会赶着抄录下来,算着日子还给别人,不论天寒地冻,不论酷暑炎热,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博览群书”。
后来外出求学,为了能得到名师的指点,他甚至赶路数百里,然后在别人家里站着听课,遇到呵斥,他也恭顺忍受,就为了能多学一些知识。沿路,寄居在旅店中时,别的人都吃得好,穿得好,而他就只有一件破旧的衣服,但他依旧能保持内心不被影响,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而不是在那些身外之物上。
送东阳马生序
这样专心于学问的宋濂,终的结果便是,元顺帝请他为官,朱元璋也请他出山为官,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历史上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
于羞愧中自省:那些不努力的借口,都那么可笑。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也好,黄国平的“致谢”也好,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境遇,他们的起点,和别人对比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和我自己比起来,我的学习起点,我所拥有的资源,远远比他们要优越,但为何?为何也明白许多道理的我,就只是个普通人,为何我还没有做出成绩来呢?
黄国平博士
仔细想想,我这样的人,和宋濂这样的努力奋进的人所不一样的,所欠缺的,至少有三点,若是我能改变这些,我相信我的未来,一样值得期待。
首先就是我的心中,有太多的不甘心,有太多的不平。说白了,就是太嫉妒,眼中总看到那些命好的人,生来就不用努力,各种二代的享乐生活让我觉得世界不公,而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也去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短期娱乐,让自己依旧在挣扎在羡慕和嫉妒中。
嫉妒与不甘
其次一点,便是没有用的“自尊心”。在自己努力的道路上,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内心涌起了自卑感,别人开的车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而我呢?别人住的房子,都是两三百平米的,而我呢?在一次次的物质对比中,积攒着负能量,觉得自己的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切,从而自暴自弃,再一次放弃了努力。
虚假的自尊
后,也是让自己觉得可笑的问题,那便是自己不能吃苦。明明已经陷入困境,却还要讲究这个,讲究那个,觉得自己熬夜努力,会伤了身体,早上不愿意早起奋发,宁可多睡懒觉,原本到了周末准备读书的计划,也已工作了一周,这周末就看看电影,玩玩游戏的想法给替代了,于是,循环往复,不愿意付出,不愿吃苦,懒惰,贪玩,沉迷享受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上进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怕吃苦
阻止我们变好的,只有我们自己!任何时刻改变,都来得及。
看完黄国平的“致谢”后,我也特地把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翻了出来阅读,内心感触颇多,我想说,他们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走出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当下的生活,怎么也比他们那时要优越吧,现在努力改变,也未尝不可啊!
人生只能自渡
心中不甘,那就告诉自己,用自己的拼搏去改变现状;自卑羞愧,那就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心中所念所想;太累太辛苦,那就跟自己说,人生只能自渡,改变明天的好办法,便是自己今天的努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三十多才开始写小说,那时的他,是欠着债的酒店老板,每天深夜才有努力写作的机会。没考上大学的方文山,是在当水电工的时候,不懈努力,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糟心事,消磨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沉沦,松懈。但目标明确清晰的人,会尽一切可能去解决问题,去让自己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汇聚江海,成就自己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