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古人论煎茶,以为茶只两分,水功八分,说尽茶汤奥秘。简言之,茶道就是茶汤之道。此时此处茶汤已超越茶品、水品、茶器、冲泡方法等物质层面,直达心源,直面真我,直接体现茶道精髓。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气韵称作茶汤四相,囿于茶汤四相,称为知味,不贪着茶汤四相,方称得道。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喝的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在喝茶中使得自己的身心被净化,在喝茶中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滤去浮躁的水影,沉淀下平凡而深的情思。 喝茶也可能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寂寞。
何谓茶道?只在烧水饮茶而已。好香用以熏德, 好茶用以涤烦。空持千百偈,不如喝茶去。 喝茶,要喝清凉之茶、平和之茶、禅味之茶、无心之茶。 禅者清净自在,茶禅一味,当下便是。静心喝一口,味道就来了。品茗如同品人生,先苦后甜,常品常新,韵味无穷。茶叶四季常青,柔而不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茶叶清新、耐泡,有着健全的性格:小桥流水般细腻、温柔,大江东去般奔放、恢弘;茶叶犹如一面明镜,折射出陆羽《茶经》的智慧、古今茶诗的理趣、中外茶人的博大心胸。茶喝得久了,便慢慢有所感悟,品茶如品人生。慧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品茶亦如此,未必要好水好茶,未必非得有茶,关键是心。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终会过去,不如将心放下,品茶。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 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能够与茶结缘,那是情与情相互交融的一种,无论是春雨秋冬的哪一个季节,也无论天南地北的哪个方向,茶的情总是同人一起营造各种情绪氛围的,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宁静之怀,它总是哪样以独有的情调加以关怀与呵护。
一杯茶,一本书,茶香,书香,心亦香。茶与书,茶清心,静心,书陶情,激情。书与茶,都是给人调身,调心,调神。所以,茶与书,从古到今形影不离,结下难解之缘。茶香悟透世间人道,书香连着天下大道。一杯茶,一本书,一种人生。香而不腻,茶香也。闻茶香, 沁人心脾至深处;品茶味,暖暖流香润人心。喧嚣中的宁静,杯好茶;繁忙后的静处如品茶,淡到美。水雾萦绕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乐,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在喧嚣尘世中,独守静心品茶,无须刻意而为,而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对于结果亦自然而然的接受,不必惊叹一杯茶的浓与淡、苦与甜、热与凉,正如接受尘世间的名与利、得与失、悲与欢,自然方为茶之真味,亦为人生之真味。
青瓷荷叶杯,红木香几上。
玉手挑黄芽,回旋春水漾。
檀心共蝶裙,俯仰目皆畅。
习习香风生,卢郎应多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