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诗人们都喜欢名山大川,各种吟咏赞颂的诗篇璨若星河,不胜枚举。很多名胜也正因为诗人的题诗题词而美名远扬,名垂千古。关于黄河,盛唐的两位诗人都曾经吟诵过,而且都成为永恒的经典。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里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说黄河水如此汹涌澎湃,好像从九天之上落到了地面。这是由上而下写。
而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又是这么形容黄河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是由下向上写,黄河一路奔涌,直到青天之上,奔上白云之巅。
两首诗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是写黄河之气魄。“黄河之水天上来”凸显的是黄河汹涌壮大的不凡气象,“黄河远上白云间”凸显的是黄河源远流长、广阔悠远的意境。二者可谓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能与李白相提并论,说明王之涣也是有过人的才华的。虽然王之涣留下的诗很少,只有六首,但每一首都是精品。读他的诗,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从内心汩汩而出。
1.写边塞诗,不是悲观,而是壮大、豪迈
比如这首《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汹涌澎湃的黄河水竟然像一条丝带飞上了云端,与皑皑白云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这真是出奇的想象。在连绵的高山中坐落着一座戍守边陲的孤城。
在这遥远的边寨,即便吹起了《折杨柳》曲,也很难折柳送别,漫漫大漠,何处能有杨柳?似乎笛声此刻也在埋怨杨柳了。这边远的荒漠连春风都吹不到,春风吹到玉门关就止步不前了。戍守边陲的人想要感受到春天太难了。
通过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的回顾,我们知道玉门关对古人来讲,就是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点,只要能够进入玉门关,那就离家乡不远了,如果出了玉门关,那就离家乡越来越远。
唐代王维在送别友人元二出使西北边疆的时候,也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此玉门关或阳关在唐代诗歌中就成了一个鲜明的边塞意象,寄托了戍边战士对家乡的一片思念。
整体来说,“羌笛何须怨杨柳,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宽解的语气,全诗的整体基调不是悲观,而是壮大、豪迈。这是盛唐诗给予我们的一种特别的感受。
盛唐军队强大,在守卫边塞的同时,也对外宣示了国立的强盛。所以边塞诗中虽有忧伤,虽有思乡之苦,虽有怅然不得志,虽有生死难测的悲凉之情,但整体来讲,强大的国力依然赋予他们的诗作以骄傲和朝气。
如今的边疆风光跟一千年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当我们重温这首《凉州词》的时候,眼前还会浮现出大漠风光,还能感受到盛唐气象,还能触摸到王之涣写《凉州词》时内心涌动的情感,这大约就是《凉州词》有这么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2.写励志诗,不是打鸡血,简单却有力
提起小学二年级就学习的这首《登鹳雀楼》,估计没有人背不出来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登楼可以远眺黄河,但是看不到大海,只能靠想象。
所以诗人说,太阳顺着山势慢慢落下,想象黄河流入大海。想要看到更远的景象,那就需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作者使用的语句简单,却无比有力量。如今这四句诗早已超越了诗歌的范围,成为人生的至理名言,它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探索真理、探索未知的世界,激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时候,仅仅只是再向上一步,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奇绝风光,就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新境界。
学术界也有认为这首诗非王之涣所写,学界对此存有争议。清代康熙年间纂修《全唐诗》,《登鹳雀楼》的作者便标注为:“一作朱斌诗”,“一作王之涣诗”。
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盛唐诗人创作的这首佳作,流传千年,盛传不衰,如果那我们感受到盛唐诗人的蓬勃朝气和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
知识小贴士: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绛州人。盛唐诗人,倜傥有才略。开元中,与高适、王昌龄齐名。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等。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好了,王之涣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下期,又会是谁的故事呢?我们拭目以待。
【洛城旧事】,这里或许有你想见到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