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心情网】精选了写出两句关于重阳节的诗、写两句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写出两句关于重阳节的诗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水自西流。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风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重阳时节。所谓重阳,就是两个九叠加。在中国哲学中,偶数为阴,奇数为阳,而九是大的阳数,所以,九月九又被称为重阳节。秋天天色澄静,此时登高望远,秋色一览无余。所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中国人是讲究吉利的,所以喜欢讲吉利话,这也代表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因为九九重阳的谐音是久久,有天长地久之意,所以在重阳节,中国古人常常在这一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近年来,这种风俗被固化为老人节。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卷664:012〖重九日广陵道中〗(罗隐):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这首诗堪称重阳节的第一名作,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自从这首诗出来后,每次到传统节日,人们都是第一时间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是重阳节也好,中秋节也罢,又或者是春节端午,这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总能够勾起我们的思乡情结,总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地方。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小,唯有孟参军。
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南宋·陆游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
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元·叶顒
写两句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点评:这首词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达词人怡然自得的雅兴和由重阳节而引起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这种思念的伤感却是在隐约之间的。在语言上,这首词在具备晏殊词温润端丽的一般特点以外,尤见秀洁清新,为全词高远淡雅、陶然旷达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另外,词中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故宫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标准答案:赏菊、饮菊花茶。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对山东兄弟的思念之情的?诗歌一二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写遥想朋友相聚时,朋友发现缺少了自己的遗憾。通过写朋友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朋友的眷念,用笔曲折有致,含蓄蕴藉。试写出一首或一两句与本诗所抒之情。例;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九日放舟山塘清·施何牧
赏析:这首词写于1929年,正是在闽西征途中。所以那句“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出,立马横扫千古。比如岑参的诗中同样有战火,但只是怜惜那故园的菊花,“应傍战场开”。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在战火纷飞的时候,进行着如此豪放乐观的吟咏呢?
有没有诗性大发,也想写一首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霜。
云锁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重九会饮万景楼南宋·陆游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这说明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关于重阳节的两首诗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满江红丙午重元·邵亨贞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QQ:3508365035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唐·白居易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九日北楼宴集唐·权德舆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关注我,和我一起来欣赏描写重阳节的5首古诗词,真挚情感动人心,堪称千古绝唱。
卷062:023〖重九日宴江阴〗(杜审言):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的重阳佳作。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秋风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与君郑重说残年,残年惟有重阳好。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点评:唐朝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王勃在异乡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他在诗中表明心中已经厌倦南方的愁苦,并将思乡之情寄托于鸿雁身上,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愿望。这首诗前两句交代背景,后两句将作者的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写出两句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王维《偶然作六首》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心。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新。
赏析:岑参是唐朝的边塞诗人,所以这首诗也是写他的从军生活。彼时正是安史之乱,玄宗逃到蜀地,肃宗在灵武即位。而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却落入安禄山的叛军之手。帝国衰亡,首都沦陷。岑参在离家去国之际,恰逢重阳,思乡心切,写下这短短的二十个字,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佳节不随东去水,谁得会,黄花开日重阳至。
卷447:077〖河亭晴望〗(九月八日)(白居易):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谁劝菊花杯。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霜。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重阳四首之四唐·司空图
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
重阳节的古诗写出两句
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古往今来有谁不老死,数不清啊,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勃自幼就有"神童"之名。他六岁能文,九岁作《指瑕》十卷,纠正大家颜师古所著《汉书》的诸多错处。十六岁因才名天下,被唐高宗召见。王勃侃侃而谈,旁博引证,高宗赞他是"我大唐奇才",当场授予朝散郎之职,未冠而仕,真是风光无限。王勃后又做了太子李贤的侍读,可谓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年少顽皮,再加上缺少政治经验,一篇《檄英王鸡文》触怒唐高宗,被赶出京城。受此打击,心高气傲的王勃颓丧萎靡。他远游巴蜀,也就在此时,王勃结识了"初唐四杰"中的另一位——卢照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司空图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落星山登高唐·徐铉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古乡的山川。这一句恰切地写出了游子此时此地的望乡动态。后两句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节日的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身隔,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向南天。
作者重阳结伴登高,兴之所至,于是挥洒笔墨,隐括杜牧诗而成此词。江水,云影,鸿雁,空翠,烟霏,紫萸,,作者眼中之大自然,无往而非“四时行焉,万物生焉”,“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一片生机旺然之境界。
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头尾算来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