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心情网】精选了李清照抒情诗、李清照的抒情诗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李清照抒情诗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李清照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不仅仅是因为善于以女性眼光和视角来审视社会和内心感情,更多是因为在礼法严格的宋朝,李清照敢于并且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李清照著有“词论”,详细论断和批评诸多词家,其思考之精深,眼光之独到,历来为人推重。特别是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为词正名正声,堪称一代宗师。
“欲说还休”,有辛幼安“却道天凉好个秋”之慨。作者在上阕结句暗示,作者神情萧索,衣带渐宽,不是因为酒醉,也不为悲秋,那是为什么呢?或许是对命运的感慨,对国事的担忧吧。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作者表达夜深孤独,明明是独坐,偏偏说还有影子作伴;明明心潮起伏,偏偏说灯光暗时,影子也要抛躲。以影衬己,以细写心,写得有趣而不失韵味。结句直抒胸臆,更能动人。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通过对残秋的描写,通过其所见、所感以及所闻来抒发了自己因为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一种无奈悲凉的心情。全词的情感如诉如泣,感人至深,风格凝重深沉,哀怨凄苦,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一种孤独落寞之情。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的抒情诗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一首彪炳千古的长篇自传体政治抒情诗。全诗深刻表现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及其与楚国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倾吐了他的心理痛苦与傍徨,他对故土的热恋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成为气壮山河的人间正气。《离骚》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情绪激昂、格调高亢,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他还善于娴熟地利用神话传说的材料,驰骋想像,其中天界的巡游,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此类描写的经典篇章。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对后世的咏怀诗、咏史诗、怀古诗产生巨大的影响。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也许,相比男人,作为女人的李清照更需要安定,尤其是在那个男权的时代,哪怕只是一个容膝之地,也足矣。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三年复六月,天子视朝久。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诗词中国诗友3群选刊)砚石谈诗的用韵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gdwxysc217)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关于李清照的现代诗
叶嘉莹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这首词应该也是做于南渡之后。李清照南渡之后,生活颠沛坎坷,和夫君赵明诚整理的图书文物几乎丧尽,后赵明诚病故。孤独无依的李清照陷入百般伤痛走投无路的境地。
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李清照诗词》0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
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闾阎嫠妇亦何如,沥血投书干记室。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君不见张说当时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词上半部分写大环境,通过重阳时节,秋风、秋雨、秋凉,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过主人翁所处的院落,夕阳、长夜、明月等事物和砧声、蟋蟀声、漏声等声音,来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前后结句均用排比,加浓了悲凉的后气氛,增强了词的节奏感,音律美。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王士稹《花草蒙拾》的评论指出,文思新颖,也要有个限度。正确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错误的了;美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丑的了。像“双桨”两句,又是“别离船”,又是“一天烦恼”,惟恐说得不清楚,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难于被人接受。所以《文心雕龙·定势篇》说:“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巧”之与“怪”,相差也不过是一步而已。
这首词写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和淡淡的闺怨之情。闺怨或者思妇诗词,是中国传统诗词的重要母题之一。但是李清照的作品却显得更为细腻和清丽,巧妙而富有才情,其愁不甚深,其语不甚悲,其辞不甚腻,所以更为动人。并且李清照是倚声大家,其用字用韵考究,读起来也很具有音乐美。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古代诗人李清照的情诗
后不得已再嫁张汝舟,而张氏觊觎其收藏和财物已久,与李清照结婚后发现其收藏和文物已所剩无几,恼怒之下开始争吵甚至拳脚相加,李清照愤而告发张汝舟,以求离婚。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此时的李清照生活凄凉。其心境可从此词中窥见一二。
后面“点点滴滴”4个双声字,写尽词人在黄昏梧桐细雨声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下阙重点描述对未来的焦虑和对无情时光的留恋。作者是孤独的,唯有流水陪伴,而无情流逝的流水却像时间一样带走了她的希望和青春,这种无力感,贯穿全词,令人动容。
喜欢敬请转发,慷慨莫过解囊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李清照,宋齐州章丘人,号易安居士。李格非女,赵明诚妻。工诗文,以词擅名。与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之收藏研究。金人据中原,避乱南方。明诚病卒,流离江湖间,境遇孤苦。高宗绍兴二年,再适张汝舟,旋离异。晚年整理完成明诚所著《金石录》。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温馨家园读诗词)之十五
(壹号收藏推荐文章NO.3523)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为夫妇之后,夫唱妇随,生活很是惬意。李清照有时会换上男装跟丈夫一起去市井中品尝小吃,也会去大相国寺寻觅金石书画,遇见可珍奇货,不惜“脱衣市易”。在家他们则会品茶相对,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出它属于哪本书的哪一卷,猜中者饮茶,猜不中者不得饮。夫妻情深和默契如此。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
李清照抒情诗大全
《李清照诗词》05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梦令》《一剪梅》《(蝶恋花)《上已召亲族》《点绛唇》《渔家傲》《如梦令》《声声慢》《醉花阴》《乌江》《长寿乐》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嘉祐与建中,为政有臬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8个叠字,抒写了若有所思、若有所待、终又若有所失的心情。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有评者以为此诗是讥笑其夫赵明诚恋家逃命,可为小矣。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李易安感叹这种情势,想起项羽尚且有不耻败亡之心,讥讽败亡之君臣。这首诗简洁明了,用语沉而有力,表达了坚定的抵抗之意。生死易事尔,而气节重,若有抵抗之气,生可为人杰,死也可为鬼雄。可叹诸君不像项羽有破釜沉舟之志,只知狼狈逃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这首词用语直白,直抒胸臆,但是内含不尽感慨,不可不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出嫁后和赵明诚夫唱妇随,共同整理书画金石,后因金兵入侵中原,加上丈夫的死去,她遭遇颠沛流离和再婚的不幸……或许那个时代给了她很多苦和愁,但是她却为我们展现了无尽的风华和才情。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016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说个故事:李清照晚年没有孩子,孤独地守着一个小院落。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女才十岁,生得聪颖可爱。李清照很喜欢她,想收她作为弟子,以慰凄凉,也想把她平生所学倾囊而授。但是这个小姑娘脱口而出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这句话给李清照很大的打击,她才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恶劣,而抵抗是多么无味。李清照学富五车,名动京华,但是一生却颠沛流离,到头来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怎一个凄凉了得!在别人眼中,她不过是一个孤僻的“怪物”而已!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另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