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关于爱情的经典禅语,你知道多少?
1.佛说: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就像一个人爬山一样,到达了山顶,以后走的全是下坡路。
爱情也是如此,从一对毫无交集的陌生人相识相近,缘起缘生是,然后相处久之逐渐走向平淡或分离。
事物从来都是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佛语告诉我们,缘来请珍惜,缘走不要哭泣,一切都是必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佛说:爱情和做事一样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爱情的分分合合不是谁对谁错,不是谁努力了谁没有努力,失恋了不是你的失败,请不要自卑自残,放手不是无能,是因为更懂得爱。
爱情没有失败一说,爱情不是单靠努力,爱的缘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对的时间刚好遇上对的人,缺一不可。
当爱不来或爱要走时,不要认为是自己无用,你曾真心付出过,又能适时放手,这是爱的成功。
3.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真爱一个人,担忧他挂念他,更担忧害怕失去他,整个情付给了他。
他是你的小孩,因他的悲喜而悲喜,他又是你的崇拜,随他的情绪而变换。用情愈深愈害怕。
只在没有爱时,他只是一个陌生人,又关你什么事?当然没有忧愁焦虑和惧怕。
4.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但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事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还是缘。
如果遇到了爱情,皆是难得的缘分,不要想那么多,不要焦虑有没有结果,及时投入进去活在当下,开心快乐就已足够。
也许只要拥有过,不管它能不能天长地久。爱过就没有遗憾,这或许是对待爱情的佳心态吧!
5.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地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后该怎么办?
这句话不晓得是不是佛说的,但在理,指出爱情中的一个误区,恋爱中的男女都惯犯。
不要因为寂寞而草率去爱一个人,在那样的心境下的恋爱其实只是填补你的空虚,不可能做到很理智。对方的性格脾气人品是不是就真的适合你还不一定,两人轻易走到一起,以后产生感情难以分开,就是个挺折磨人的事。
感情之事一步没走好,会影响到后来对待爱情的态度越来越倾斜。爱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没处理好,同样会波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所以,爱情要慎重,虽不说宁缺毋滥,但至少有个差不多。
但愿天底下的男女享受爱情的同时,又能参透爱情的真相,浪漫理性,及时行乐适时放手,充分体验爱情的美好!
祝大家好运!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那么这里的“淫”指的是什么呢?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上无孝子。
俗语: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这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有道理吗?
有没有道理,得看具体对象和情况,和尚当然得避色,普通人呢?食色,人之性也,但是不能为色犯罪。避风大概指的避开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趋利避害是人性使然,小人趋利,君子趋义。所以你是什么人,避的什么风,决定你要不要认可这句话。
第一句谈的想法和欲望,任何想法,你越压抑,他越反抗;压抑的时间越长,则爆发的力量越大。出家人若未能看破红尘,自然会有山下女人是老虎的想法来压抑自己,当然我并不赞同和尚这做法,太蠢, 任何的心念,压抑不是办法,唯有化解方为正途,欲望来袭,不迎不拒,万物皆空,继续念你的经,敲你的木鱼,不知不觉中,色欲也就消散了,当知一切心念“本自空生,还自空灭”。 而普通人无论是物种的繁衍还是生理原因都没这个必要戒色,只要注重伦理道德即可。
第二句谈处世观,这个就看自己是小人还是君子或者普通人,你是否愿先天下之忧而忧,你是否愿站在前方挡住黑暗,为身后人赢得岁月静好,或者你就想过好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或者危险来临,祸水东引。
戒色,戒烟,戒酒,戒手机,对于男人来讲哪个更难戒?
其实,戒色、戒烟、戒酒、戒手机,对一个真正的男人来说,没有一样是容易的,无论戒哪样,样样都十分艰难。
当然,如果非要从“四戒”中选一个、、难戒的出来,从一个正常男人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应该跟年龄段密切相关,50岁之前的男人,应该是戒色难;而50岁之后的男人呢,应该是戒烟难。
这应该不难理解,直接点说,就是跟男人的年龄和生理特征有关。
记得在上世纪末,作为一个已经超过十年烟龄的老烟民,忽然收到国外一所大学的Offer,接受我给一名学院教授作助教,协助他带学生完成实验室课程。
由于要进出实验室,跟易燃易爆化学品、跟男女学生打交道,于是,一道极难解的题横在了自己面前:戒烟!
这可真是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因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写材料的原因,一天2包烟都不够,当时我自己都有点害怕了,于是下决心戒烟。可是,无论怎么做,都很难戒过十天八天的。
在之后的三几年时间里,又断断续续地尝试过两三次戒烟,时间长也只到了半个月左右,终还是熬不过去,然后重新复抽。
而那一次为了职业和人生路,把能搜罗到的各种戒烟办法,贴的、吃的、闻的等等,全部一起用上,加上此次戒烟比之前的无目的戒烟增添了一份精神动力,后居然戒烟成功了,直到现在二十来年过去,再没复抽。
至于戒酒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自己的本身并不好酒,更不嗜酒,平时想喝就喝,不喝也成。后来由于鼻炎,酒精过敏,于是干脆彻底不再喝,也几乎没什么念想。
戒手机难或易,跟个职业密切相关,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平时日理万机的生意人,或者喜欢手游、网购、刷微信、发朋友圈的人,戒手机当然不现实。而一个只管吃穿住的家庭妇女,或者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族,戒手机易如反掌,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普遍而言,“四戒”之中,还是戒色难,尤其是对青壮年、中年男人而言。因为,食色性也!完全戒色几乎是极难做到的事。
狄仁杰当面让武则天戒色,面对这样的尴尬武则天是什么样的态度?
武则天虽然是一个女人,但是在治国方面,她要比许多男人要强很多,所以在她在位期间,很受拥护。武则天本人也是完全不把自己当女人看,而是把自己当成真龙天子来看。
好色是人类的本性,女人也不除外,只是比较内敛。而像武则天这种已经把自己当男人,权力无穷大的boss级女人,已经没有任何必要遮遮掩掩,所以武则天开始放纵自己,设立了像皇帝三宫六院一样的“控鹤府”,以此来大量豢养男宠,比较出名的有既有颜又有才的“二张”。
控鹤府在张氏兄弟的领导下,队伍越来越壮大,几乎就是一条龙服务,从唱曲,到宴会,一直到后的温存环节,他们是个个身怀绝技,伺候的武则天相当开心,以至于后在晚年长出了新牙。
武则天时期的贤臣,以狄仁杰为,对于武则天的纵欲,狄仁杰十分忧心。面对大臣们的畏惧,他直接找到武则天,像她说出了厉害关系。武则天并没有生气,而是真的慢慢收敛了自己的态度。但是武则天不会因此而觉得尴尬,因为在她眼里,狄仁杰更像是一个知己,可以无话不谈的人。否则,狄仁杰也不可能直接谏言。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出自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原文是""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有书君觉得如果只是心里对异性有性、欲的渴求,但行动上并未超越法理与道德的界线,就不能算淫,必然社会上就没有好人了。
对于孝顺父母的事,根据需要从心里顺应父母就是孝顺,不然历史上就难有孝顺的人了。
1、""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孔子说""食色、性也"",人人都有""好色""之心,这本来是人类正常不过的本能和需求,但是如果过分追求、不加克制,""性""便成了""淫""。
""淫""字不只是淫荡,而是邪念或者说邪淫。除了""淫乱""、""淫荡"",还代表着过分的贪欲,是导致万恶之源。
""万恶淫为首""中的""淫""是人们过分追求个人欲望的结果,是对色、钱财、权势、名利过分贪婪的欲望。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不为人知的愿望和臆想。只要没付诸到行动上,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就没人知道也没人追究。
如果把人们内心对性的向往当做淫,那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完人了。应当说,虽然人人心中向往性,但只要遵守法规和社会道德,不乱来,而是通过正常的婚姻形式获得性,就不能算是淫,也完全可以是好人。
想入非非,有色心无色胆,这类人不在少数,能以此论淫?
人的恶行是要从""心意""上杜绝,我们为人处世难免会有邪念产生,但是看一个人行为的善恶,要看他做了什么,不能看他内心想什么。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嘴上说的和行动上肯定更不一样。
所以淫要论事,不论心。
2、""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谈论孝道,则应该看一个人是否有孝心,是否有尽孝的念头,这才是重要的,不必去计较一个人究竟做了多少孝顺的事情。
因为假如以一个人做了多少孝敬的事情来评判此人是否孝顺,那么可以说全天下就没有一个人真正是孝子了。
毕竟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一个人应该做多少孝顺的事情才算孝子。可以一生每时每刻都做孝顺的事情,你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做孝顺的事情,孝子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
活着就尽孝,能够想着父母的处境艰难也是孝,但不能只是想,能做的就尽量做到。死了孝不是孝,是做给别人看的,对于过世了的人没有什么意义。
为保家卫国你得去当兵,你为了求学你到异地去,为了谋生你到他乡,有的甚至到国外,尽管你内心很想孝顺父母,但身在他乡异国,真的很难照励到父母。
因而只要心中有孝,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尽到孝的责任,明理的父母一般是不会责备,也不能把你称为不孝。不然这个世界上,不孝之人也太多了。
人们只要心存孝道,但由于客观原因使得人没能在孝顺父母上做到位,不能说是不孝之人。
所以孝要论心,不论事。
3、避恶要拒行,尽孝要尽心
生而为人,都有七情六欲。曾国藩对自己的不良习惯提出""三戒"",其中之一就是戒色。
谈论淫欲之事,只能就事论事,看人的表现。没必要去议论某个人是否有淫欲之念;若真的要谈论人之淫欲之念,那么全天下没有人是完全没有淫欲之念的,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色心。
不是一念不善即是恶行,重要的是从心里去除恶念,阻断恶意,不要做出恶的行为。
评判一个人行事风格,评判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应该用他做的事情来评判,而不能用自己的感觉来评判。
比如张扣扣杀人案,许多人认为他是孝子,报的是杀母之仇,有孝心值得同情,应该轻判。他内心想报仇是可以的,他可以通过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过上好日子来弥补自己失去了母亲的痛苦。
但不能拼着自己的生命去剥夺别人的生命,“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发生了复仇杀人的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让自己照顾不了老父亲是为不孝。
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尽孝,不能只看他的行为,而要看他是否发自内心。人的物质条件不同,尽孝的方式也不一样。
说为孝要论心不论迹,生而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对于父母的所有想法都赞同,但只要做到顺从父母心意,并能为善去恶就是孝。
尽孝是看父母的需要,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孝顺父母。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意,尽量做得让能够让自己的父母顺心。
贫穷的父母,金钱为孝;孤独的父母,陪伴为孝;病弱的父母,照顾为孝;忧虑的父母,安慰为孝;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
大家都是尽孝,能根据父母的需求给以需要的,是不留遗憾的尽孝。如果贫穷,能让父母安心,让父母知道再苦再累也想着他们,这就是孝。
身为老人也要懂得多体谅孩子:""心无恶念便善良,知恩有报是孝子。""
止淫、行孝,一个论事,一个论心。所以,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良心,尽心尽力就好。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克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放纵自己的贪欲,就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人。
有书君认为对不同的事情进行不同的评价,我们给出的判断标准不同,进行判断的方法可以不同。
所以生活中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变通,不要固执己见、一概而论。好能用恕己之心恕人,多多宽容别人,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对性感兴趣是人类延续的要素,但什么年纪开始接触性合适?如何正确进行性教育?
谢邀。在我这代人当时对性是一无所知的,只是偶尔听一些人讲一些荤段子。实际上是没有人教导我们的。也没有问过别人,接触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来源于初中的课本。到上初中时才知道,父母也没讲过。可能在农村这东西父母都不会讲的,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听他人说一些。
根据我自身的成长来看,我认为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在这方面应出台课纲更好,适合不同年级的性知识小册子,让学生们看。如知道男女两性身体构造的差别,还是应该讲的。毕竟是一种成长必须了解的知识。
欢迎关注交流。
如果一辈子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戒烟戒酒,一种是戒色,你选择哪一种?
按照题主的意思烟酒为一戒,色为一戒。这不三样都戒了这不一样都不留,这不行,我必须得留一样。那我留什么好呢?哎,我什么都可以戒唯独这色我不戒。
上面我说的都是笑话和疯话,实际上题主提的问题我也明白。如果按着佛家的说法,色既是空,空既是色,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按照我对色的理解,我认为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是有两种人具备色的范畴。也就是男人和女人,我也在评论中说过。不但男人好色女人也好色,如果都不好色还有这个世界存在吗?
如果男人喜欢多看几眼漂亮的美女是好色,那女人多看几眼好看的帅哥不是色又是什么?
我认为男女双方的结合是天经地义,这根本就构不成男人和女人的好色。如果男女都已婚配还再出轨找小三,这应该属于好色。当然出外多看几眼美女和帅哥这也是好色,如果男女双方都未婚看几百个几千个那也不应该说人家好色。
这就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理解,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不喜勿喷。谢谢您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