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摘录归纳法?
这种摘句归纳的方法,就是从课文中摘录出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这是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在以下几种结构的段落中,一般都可以找到能够作为段落大意的现成的语句:先总后分的段落;先分后总的段落;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在这四种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一般都有概括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比如《读书要有选择》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第一,可以选读一些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就可以作为段落大意。
在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的段落中,这类过渡句一般就是前后两段文章的段落大意。比如《轮椅上的霍金》第十自然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这段话的第一句总结了前一段的意思,第二句总括了后一段的意思。因此,也可以用来概括这两段的段落大意。
语文积累本怎么摘抄整理?
语文积累本怎么摘抄整理——我認為可以多個角度多樣式。
好詞好句好段可以分開整理,一目了然,便於理解。
此外,關於摘抄來源:摘抄材料的三大来源:(1)语文课本。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每个学生都必须把文中能感动自己或自己认为为精彩的文字、段落积累在摘抄本上。在此基础上,我还建议学生们重新梳理自己在小学学过的课文,寻找曾经有过的心动,珍藏起来;(2)同步训练。针对每个学生手中一般都有一本辅导用书的情况,我提出来在自己同步辅导书中的课外阅读材料中积累妙词佳句;(3)每星期组织一次的摘抄交流会。在这个摘抄交流会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自由交流自己这一周来摘抄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且,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推荐给全班同学,使其他学生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摘抄有哪几种类型?
1.根据长短分:好词,好句,好段.
2.根据修辞手法分:比喻,拟人,排比等.
3.根据题材分:动物,风景,城市等.
4.根据表达方式分:记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5.根据体裁分:诗歌,散文,小说等.
6.根据结构分:开头,结尾句等.
第一种:按作者分类。我没试过,认识的很多学霸都是这种分类,由于我知道这种方式的时候已经是高三下了,再整理就来不及了,所以就放弃了。
第二种:按主题分类。这种分类有点难,我只见过几个女生试过。因为有时候一句话可能用在不同的主题,这样分可能不太好找,不太好记。也不太好空地方,不过用活页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种:按书籍分类。我和大部分同学是这种分类。素材里的摘抄我是整理到作文笔记本里,有些同学会直接把素材的第几期写下来整理。这种分类的缺陷可能是你得看完一本书再开始另一本书,或者空几页下来,如果看第n遍想摘抄新的内容可能要贴便利贴。我一般至少看第二遍才开始摘抄。
第四种:按时间分类。其实就是不分类,见到喜欢的就抄下来。很自在,但毫无条理。
什么是分条摘抄?
就是按不同类别,不同方面摘抄
摘抄本分类摘抄的方法?
1、学会欣赏
摘抄的第一步是能够从书中找到精彩的地方,这也是考验孩子的鉴赏能力,哪些才是值得我们摘抄的精彩之处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方面去思考。
用了成语、俗语、谚语的句子,孩子积累这些语句要理解它的意思和用法,这样才能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用上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地方。这些地方能让人耳目一新,增加文章的文采,也值得我们学一学。
打动人心的真情流露。有一些语句看似平实却直击人心,普通的语言如果能用得恰当、准确,同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孩子们在读书时也要多积累这样的语句,朴实无华也是一种美。
2、分类摘抄
当我们能够找出那些精彩之处,就可以把它们摘抄下来了,但是摘抄时好能进行分类,比如根据写景、写人、叙事、状物等文体来分。也可以根据成语、修辞、哲理等特点来分。无论是哪一种分类方式,都应该便于自己查找。
我们的摘抄本应当像一格格的分类抽屉,写作时需要用到什么,就能自动搜索到这一块内容,一找就能找到,这样才能提高率。什么都放在一起,要用时脑子里就会乱成一团,什么也找不出来。
摘抄的基本方法?
1.纯摘式。
这是摘抄的初级阶段,以纯摘抄为主。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不一样的,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类摘抄。词汇比较贫乏、表达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多摘抄比喻拟人等修辞运用得比较出色的语句;思路不够开阔的学生,可以多摘抄逸闻趣事;思想不够深刻的学生,可以多摘抄哲理性较强的语句,如冰心、巴金、鲁迅等名家经典美文中的美句美段等。
2.赏析式。
在初,为了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做摘抄的形式主要是纯摘录式,但这只是浅层次地被动地吸收,很少能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于是,在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纯摘抄式训练后,我便要求学生在摘抄时尽量摘录完整的句子或段落,并尝试对这些句子或段落进行赏析。赏析可以多角度:可以从用词的角度,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可以从对整句话内容理解的角度,还可以随手记下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我曾经让学生对《母亲的芭蕉扇》这篇文章进行赏析式的摘抄,之后发现学生的摘抄开始有看头了。
3.心得式。
所谓心得式就是记下自己的思考感受、心得体会。摘抄之后,如能对所摘抄的内容做一定的评价,谈一谈个人的思考,那么就能由摘抄而进入札记的境界了,即不仅“摘”,而且“思”。这是做摘抄的高级阶段,如果能一直坚持做这种形式的摘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所以,经过一个学期纯摘抄式和赏析式的训练后,第二学期我便要求学生在赏析式摘抄的基础之上,尝试对所摘抄的文字进行再思考,再联想,再创造。
读书中要不要摘抄好句子,摘抄完要不要把句子背过?有什么好建议?
我从小学的时候起就喜欢摘抄,看到这个问题很有感触,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来回答一下。
首先,读书中摘抄好句子必要。
“摘抄”的过程就是我们从一整篇文章中摘取精华和珠玉的过程,它很考验一个人的语言把握能力和鉴赏能力,不仅对于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可以加深读书的印象,留下阅读和成长的“印记”。
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再翻自己的摘抄本,可以看到自己的阅读历程,是一件很能提升幸福感的事情。
其次,关于摘抄的语句要不要背下来,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一些简短的名言警句、精辟的观点、自己喜欢的、或是觉得可能用得上的句子就可以背,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不需要全部背下来(这样会加重自己的负担)。
我从小学到高中记过好多本摘抄本,作文一直是班上的范文,个人觉得是受益于读书和摘抄的这个过程。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翻一翻,翻阅的过程中既可以加深对好句子的印象,又可以产生新的体会!
后,关于摘抄的几点建议。
1.好多准备几个本子,分类摘抄。读散文、小说、诗歌、传记等的时候摘抄的美句和名言可以放在一个本子上,主要用于欣赏或是背诵;但读学术著作等具有深度的书籍时好另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摘抄,因为这时的读书会更注重于观点的整理和分析,摘抄过程中要注意留白,这样便于在旁边写上自己阅读时的心得体会。
分好大类别即可,以后找起来就会方便很多。切记不要分得太细,因为本子太多不便于携带!
2.摘抄时可以记下出版社、书名、篇名和页码等关键信息,以备将来查找之需。由于摘抄本只记关键段落,有时候看到摘抄不太理解,还想重新找全文来看,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尤其是阅读思想性、学术类的书,反复回顾的情况会比较多。
3.将摘抄和思考、归纳整理相结合,提升阅读的深度光抄写而不思考,摘抄的作用不能发挥到大。摘抄的时候可以在旁边做备注、点评、或是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灵感,对于书中的观点还可以进行总结。
比如我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的时候,就把这章的26条内容分类进行了整理归纳,这一章主要讲了“仁”、“道”和“君子”这三个问题,我把每部分相关的关键语句放在这个问题的下面,这样看上去清晰,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快地记住和理解这章的中心思想。
就谈这么多啦,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