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熙的诗句,带熙字的诗句,带熙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熙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帝学缉熙方显行,圣心左右已逢原——《琼林宴恭和御制》(作者:徐元杰)
2、清明鬯矣,熙事备成——《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盥洗用《正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3、将明况是忧民者,即见熙熙百室盈——《和路主簿喜罢役法并酬范奉议见寄》(作者:邹浩)
4、重熙累洽,帝道攸尊——《建隆郊祀八首 饮福用《禧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5、台号熙熙倚半空,新秋景好与春同——《依韵和长安龙图陈学士登熙熙台之什二首 其二》(作者:魏野)
6、 人尽熙熙——《奉礼歌》(作者:无名氏)
7、已集羣英熙帝载,好施长策复邦畿——《奉寄吕丞相元直 其一》(作者:李纲)
8、禁闼无为民自化,熙熙不独在春初——《春贴子词 太皇太后阁六首 其六》(作者:司马光)
9、老农犹记淳熙事,太息文公志未行——《龙溪道中》(作者:刘克庄)
10、愿披横空云,四海同熙熙——《负暄》(作者:刘子翚)
11、避世逢天宝,编年问义熙——《书怀》(作者:盛明远)
12、直到淳熙徐思叔,亦与二子连芳躅——《三萧行贺萧丞定夫子登科》(作者:傅西斋)
13、路上人家短竹篱,缫蚕刈麦自熙熙——《天台道中口占》(作者:楼钥)
14、起来飞羽觞,万化同熙熙——《颐斋》(作者:释居简)
15、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夜宴石鱼湖作》(作者:元结)
16、熙怡端坐古峰头,设若归依还自拜——《证道歌 其一九○》(作者:释印肃)
17、爰熙紫坛,于庙告庆——《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 降殿用《干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18、人情绝愁叹,熙熙遍阡陌——《朝日》(作者:郭印)
19、 妙占熙风惠日,乘正气、三缕明霞——《满庭芳》(作者:曹勋)
20、(康熙《徽州府志》十八《寺观》——《兴唐寺》(作者:李白)
21、仙李来南日,熙宁去国人——《李万州挽诗 其一》(作者:项安世)
22、备成熙事,虚徐翠楹——《上明达皇后册宝五首 送神用《歆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23、芳岁正遒莫,熙阳殊未融——《冬至摄事南郊斋宫感怀作》(作者:宋庠)
24、邦人每逢二月二,熙熙载酒倾城来——《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作者:郭祥正)
25、熙熙田畯争荐喜,烹葵剥枣追豳风——《用韵再作》(作者:卫宗武)
26、庶几听之,成我熙事——《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亚、终献用《庆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27、 况戒腊、淳熙可考——《失调名》(作者:孙惟信)
28、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楼黄子京携至求同作》(作者:陈文蔚)
29、先春一日纪正元,熙号初更气候暄——《嘉熙元日》(作者:施枢)
30、他年殿阁鸣钟磬,广运重开帝载熙——《降真岩》(作者:何羣)
31、试问诸贤闲得否,熙丰一鼎沸于羹——《再用前韵盖座上有九老绣幛》(作者:牟巘)
32、荐彻豆笾,熙事备成——《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送神。曲同迎神。》(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33、日诵江干饯别诗,端平局面改嘉熙——《寄延平史君马德大天骥二首 其一》(作者:王迈)
34、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作者:李峤)
35、 于皇仁孝,祖宗来顾,熙于四极,令问载无疆——《六州》(作者:无名氏)
36、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成都书事百韵》(作者:薛田)
37、熙熙览生物,春意破凄冷——《虎丘寺》(作者:苏轼)
38、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七夕》(作者:王禹偁)
39、礼荐熙成,三灵逆厘——《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送神用《景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40、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41、(以上《康熙漳浦县志》十八《艺文》下)——《半径寻真》(作者:陈元光)
42、佑我熙事,以迄于成——《孝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八首 还位用《干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43、同时书画三万轴,大徐小篆徐熙竹——《复以承晏墨赠之》(作者:晁冲之)
44、终日熙熙,省定晨昏——《所居三章二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句 其一》(作者:洪皓)
45、知君奉亲聊自得,穷冬涉险仍熙熙——《余令之会稽新昌》(作者:梅尧臣)
46、稻收禾熟廪囷盈,民俗熙熙鼓腹行——《观灯》(作者:韩维)
47、冬暖熙熙作午晴,红梅花下一壶倾——《十一夜月色凄淡数酌竟醉华胥国似可避世也》(作者:舒岳祥)
48、春来人物尽熙熙,红紫无情亦满枝——《和陈子良海棠四首 其一》(作者:吴芾)
49、梁灏八十有二岁,自从天福逮雍熙——《赠郑元明术士自言安晚之孙故诗及之》(作者:陆文圭)
50、晴雪集林薄,朝阳熙陇苗——《送俞宜民归马耳峰》(作者:舒岳祥)
51、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春葺新居》(作者:白居易)
52、逾旬积雨喜新晴,民物熙然百谷成——《游寡阜庙二首 其二》(作者:范纯仁)
53、熙宁治百川,献议辟民田——《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 其二》(作者:杨杰)
54、欲求跻庆历,先使见淳熙——《端平三年春帖子词 皇帝合 其三》(作者:洪咨夔)
55、射策熙宁第二人,十年青绶困京尘——《赠去华学士》(作者:彭汝砺)
56、熙熙尽入无为内,明月清风道路忙——《缘识 其四八》(作者:宋太宗)
57、上阁群公拜赐归,九衢春色遍熙熙——《和原甫立春日拜赐归不赴邻几会》(作者:韩维)
58、会与斯民乐,熙台兴未迟——《北塘探春》(作者:韩琦)
59、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八》(作者:方回)
60、囿身化国中,物物熙熙然——《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春意》(作者:周密)
61、后园探春容我随,开怀笑语何熙熙——《三老图既成久欲作诗未果因次任漕韵》(作者:吴芾)
62、昭陵持橐从游人,更见熙宁第四春——《次韵冲卿上元从驾至集禧观偶成》(作者:王安石)
63、万汇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盘石之安——《偈颂五十一首 其七》(作者:释大观)
64、爰熙坛坎,裒对庶神——《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东望迎神用《凝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65、国贤熙帝载,灵命握干符——《建隆干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又六变。 其四》(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66、天公似悯斯民病,故体淳熙诏令宽——《暖甚去绵衣》(作者:赵蕃)
67、 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透碧霄》(作者:柳永)
68、乐道至乐乐,宜真造适潜熙怡——《与道相知乐篇》(作者:晁逈)
69、里无追胥关薄征,峡山今是春台熙——《为建平詹使君赋山泉》(作者:程公许)
70、付之元化柄,庶绩几纯熙——《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蒨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作者:郭祥正)
71、熙宁事作崇宁样,嘉佑政为元佑师——《次韵书事 其三》(作者:朱翌)
72、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次韵棠美甥昼眠》(作者:晁补之)
73、大风发唱羣臣和,元首康哉庶绩熙——《龙图阁会宴应制》(作者:杨亿)
74、昭题盟岳渎,展墓庆重熙——《太母魏氏半径题石》(作者:陈元光)
75、玉箫金缕民风乐,麦陇桑畴农事熙——《龙脊滩》(作者:沈安义)
76、西州都会坤之维,地产豊羡人熙熙——《和运判孙圣微游大慈》(作者:吕陶)
77、三登从此数淳熙,一雨炎官遂霁威——《和广文俞同年贺太守 其二》(作者:虞俦)
78、(见《全芳备祖前集》卷八「桃花」门)(按:《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六收元结《赠灵石俱胝诗》云:「万计千谋总不真,虚将文字役心神——《桃花(题拟)》(作者:元结)
79、《淳熙三山志》云:「灵石俱胝院,……唐武宗时僧元修始庵于此,诵七俱胝咒治疾祟——《桃花(题拟)》(作者:元结)
80、爰熙紫坛,天地并贶——《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出小次位用《干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81、蔽自渊衷,恪遵熙丰——《进仰山瑞禾诗宋大雅十三章 其四》(作者:张商英)
82、法非补完,熙丰是同——《进仰山瑞禾诗宋大雅十三章 其四》(作者:张商英)
83、暖律解敎寒谷变,熙台还许众人登——《同浩然正叔赋夏英公宅延春亭得登字》(作者:杨杰)
84、海隅苍生,被服熙熙——《圣号雅二篇 其四》(作者:赵湘)
85、搢绅公论比何如,万物熙熙燮理余——《再献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韵庶达下情盖采羣情非独谀说》(作者:李至)
86、(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芙蓉峯》(作者:程杰(苏轼有《赠善相程杰》诗。))
87、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佑——《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佑闰十二月降德音》(作者:岳珂)
88、熙陵道化盛,仁祖历年久——《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佑闰十二月降德音》(作者:岳珂)
89、愿言缉熙袭,还见——《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佑闰十二月降德音》(作者:岳珂)
90、人生劳苦诚可悲,奔走事役无休时,天意以眷使其熙——《又和春游》(作者:韩维)
91、扬鞭入王门,四面人熙熙——《喜翁文尧员外病起》(作者:黄滔)
92、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送别沅泛》(作者:权德舆)
93、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 其七》(作者:晁说之)
94、(均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六)——《诗》(作者:陈蓬)
95、 闹蛾儿转处,熙熙语笑,百万红妆女——《探春令》(作者:赵长卿)
96、圣德期昌运,雍熙万宇清——《舞曲歌辞 凯乐歌辞 应圣期》(作者:不详)
97、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征来早为迟——《逢友人赴阙》(作者:卢延让)
98、清阴霭霭匝城闉,万井熙熙桃杏春——《灯碑五首 其一》(作者:宇文虚中)
99、熙熙览生物,春意颇凄冷——《诗四首 其一》(作者:宋高宗)
100、敲印旧曹烦夜直,看花新句感春熙——《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 其二》(作者:吕陶)
101、天气融融近禁烟,巴渝风俗自熙然——《再和张从道 二月》(作者:韦骧)
102、 嘉熙好,四十二年前——《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刘辰翁)
103、熙辰崇盛典,润色待东里——《谢孙仲益察院借示诗卷》(作者:张守)
104、愿披横空云,四海同熙熙——《负暄》(作者: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