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玺的诗句,带玺字的诗句,带玺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玺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版图重入汉,玉玺已收秦——《贺丞相家庙诗》(作者:戴栩)
2、太守会兼四千石,玺书宁复久淹留——《送刁越州》(作者:刘敞)
3、玺膺新玉帛,图贡旧山川——《甲申宁庙挽词 其二》(作者:李曾伯)
4、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新乐府 道州民 美臣遇明主也》(作者:白居易)
5、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八月六日作四首 二》(作者:韩偓)
6、文雕玉玺重,诗织锦梭轻——《读韩文公集十韵》(作者:张祜(二))
7、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杂曲歌辞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一》(作者:骆宾王)
8、坐看诏玺天边来,袖章入对金銮殿——《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六》(作者:周麟之)
9、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作者:羊士谔)
10、贤牧着声绩,玺书随褒扬——《送李鸣凤使君》(作者:袁燮)
11、鸿宝刀圭下九关,十年长奉玺封看——《谢赐腊药感遇之什》(作者:范成大)
12、它时课腾,看即玺书被——《湖上饯沈兴国分韵得二字》(作者:许及之)
13、小迟玉玺征黄霸,定许青门老邵平——《次韵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贱迹四首 其三》(作者:方回)
14、端明奉玺书,侍郎传睿旨——《要君》(作者:高斯得)
15、逆旅聊怀玺,田间共斗鸡——《汉宫词》(作者:司马光)
16、瘗深阅三月,发覆验封玺——《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作者:朱翌)
17、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玺书行海宇——《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圯略尽而规模尚极壮丽过之有感》(作者:陆游)
18、行看玺书下赤墀,旌旗夹道生光辉——《送赵承之出守邓州》(作者:张纲)
19、 日边褒玺已到,岂久试鱼城——《水调歌头》(作者:戴翼)
20、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题刊匠图书册》(作者:方岳)
21、帝于宫西造宅初成,高祖送玉玺以至帝所,缙绅先生相谓曰:「诗及玉玺——《为秦王制诗》(作者:李渊(高祖))
22、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隋宫》(作者:李商隐)
23、玺书召幕牧,名在列岳仙——《奉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曹刘体》(作者:皎然)
24、巨君窃汉玺,如取鸿毛轻——《寄题北海文举堂》(作者:苏过)
25、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谕宝二首 二》(作者:元稹)
26、谁怜素车儿,奉玺纳季父——《阿房宫故基》(作者:汪元量)
27、玺书锡劳下阊阖,珥貂十辈来传宣——《熏风歌代寿节斋》(作者:王柏)
28、珍符开瑞玺,象服备袆褕——《挽显肃皇后词五首 其一》(作者:张扩)
29、符节多遗爱,玺书行九迁——《李正之丈提刑挽词 其一》(作者:韩淲)
30、 玺书褒异,自得君王深眷——《感皇恩》(作者:李廷忠)
31、 玺书下,天尺五,运千龄——《水调歌头》(作者:袁去华)
32、 白粲连樯先一路,玺书增秩新颁诏——《满江红》(作者:无名氏)
33、玺书几日来宣室——《句 其三》(作者:刘敞)
34、缄题瞻赐玺,走送听鸣鞭——《闰月之腊诏赐银合腊药三首 其一》(作者:岳珂)
35、堪为圣君玺,堪为圣君案——《上卢少卿觅千文》(作者:贯休)
36、宝玺瑶册,既祗既承——《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九》(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37、大禹圭玺犹缺残,因损不妨成友益——《为举子时所用方砚小童涤之误伤其左角》(作者:巩丰)
38、宝玺来归万国春,海隅花鸟亦欣欣——《送无灰酒周马帅口占三绝 其一》(作者:刘宰)
39、课玺书来,洗眼看黄敕——《夜梦蒙仲书监作二象笏与余各分其一觉而有赋》(作者:胡仲弓)
40、帖亦与《奉礼》、《不倦》二帖相似,意皆出于习书之勤者,有小玺表焉——《青峰诗》(作者:无名氏)
41、佛定光生玉玺润,僧衣细结藕丝斑——《三学山》(作者:袁彦安)
42、握玺终存汉,为梁实配周——《隆佑太后挽歌辞三首 其二》(作者:刘子翚)
43、末造不可支,问玺生雄奸——《钓台三十韵》(作者:周密)
44、玺书来,鼎足许三分——《窦融》(作者:林同)
45、忽徇云玺招,暂屈冥鸿翼——《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作者:钱惟演)
46、斯文纵奇巧,秦玺新雕镂——《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社元勋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作者:皮日休)
47、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读李忠愍文集》(作者:刘子翚)
48、一听巴人曲,多贻汉玺忧——《送蜀客》(作者:周文璞)
49、诗翁雅镇玉溪山,褒玺飞来玉节还——《以琴送郡守二首 其一》(作者:徐元杰)
50、御题小玺今宛然,已散复合庸非天——《唐许浑乌丝栏诗真迹赞》(作者:岳珂)
51、桓玄偷得宫中玺,却属新河伐荻翁——《宋兴寺》(作者:曾极)
52、金玺盭绶丙丁文,鱼须宝笏搢锦绅——《以郿绦赠晁掾》(作者:刘跂)
53、煌煌南正馆于东,手握八觚温玉玺——《重游南岳》(作者:范成大)
54、此书有洪溪吕氏萃石山房本,有嘉庆癸酉岁从庆三十二世孙吕玺培重刊本,均未见——《》(作者:吕从庆)
55、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其二》(作者:苏轼)
56、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芾藏——《王略帖赞》(作者:鲍慎由)
57、玺书飞下,皇威赫然——《上丞相平淮颂》(作者:邢凯)
58、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黻藏——《王略帖赞》(作者:米芾)
59、玺书重迭两朝赐,更助吾皇节雨晹——《龙井》(作者:李洪)
60、深翠一枝玺,腐红五合陈——《别洪山预和尚》(作者:释正觉)
61、玺书下访刍言急,月食回思榄味长——《贺警斋吴侍郎被召》(作者:刘克庄)
62、几度玺书颁北阙,四时朱履簇西楼——《送别制置董侍郎东归》(作者:程公许)
63、小瓢如玺犹慵佩,何况金龟与玉麟——《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 其四》(作者:刘克庄)
64、东州拜玺书,西州迎芝泥——《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九》(作者:陈造)
65、玺文俨如新,是亦权公词——《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蒨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作者:郭祥正)
66、讲序尝登虎观西,玺书对罢武都泥——《陆农师又示第五和篇褒借益勤辄复酬答》(作者:苏颂)
67、柿红萱蘤映阶浓,泥紫芝函带玺封——《胡氏逢庆堂诗用秉成兄韵》(作者:周必大)
68、忽报迎车骑,遥知奉玺书——《似矩尚书帅桂道由临川赋诗三首贻彦章内翰谨次元韵送行 其一》(作者:韩驹)
69、玺书行绝域,铜柱入中原——《辰州》(作者:陶弼)
70、招隠长吟丛桂诗,赐环欢奉玺书归——《寄王安国时复官大理寺丞监江宁粮料》(作者:刘攽)
71、牧民沾汉玺,诏子有韦经——《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其一》(作者:黄公度)
72、操符未识君为贵,解玺方知盗可羞——《刘盆子》(作者:徐钧)
73、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战城南》(作者:王禹偁)
74、 天遣月卿来拜舞,新拜玺书增秩——《念奴娇》(作者:李昴英)
75、开元玺封寻复出,永存珍秘相王涯——《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作者:米芾)
76、文帝年年下玺书,唯忧农亩不丰余——《童丱须知 稻粱八篇 其四》(作者:史浩)
77、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授律动将军——《军中行路难》(作者:辛常伯)
78、〗〖2〗其二:右唐李郢字楚望书七言诗真迹,后有张乐全跋,曾入绍兴内府,合缝小玺具存——《赠(据《壮陶阁帖》卷二补。)》(作者:李郢)
79、押麻参政拆玺封,宣词舍人来殿东——《后元佑行上辨章乔益公》(作者:岳珂)
80、从今更借二三年,增秩赐金书用玺——《送孙仲举徽猷罢郡造朝》(作者:谢伋)
81、夜诏闻传玺,春王记改元——《靖康改元四十韵》(作者:刘子翚)
82、已移甄井玺,犹握酿泉符——《张滁州挽词二首 其一》(作者:方回)
83、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李仁甫除丧作诗问之》(作者:晁公遡)
84、水府拥宫阙,六姓传剑玺——《刘伯诚见惠仆所作中山杂咏石刻》(作者:宋祁)
85、论荐久闻章奏上,推迁独怪玺书迟——《至汉嘉简李悦夫》(作者:晁公遡)
86、肃肃领旧藩,皇皇降玺书——《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作者:高适)
87、玺书趣赴治,候吏拥舳舻——《送闵永言赴彭门》(作者:苏舜钦)
88、云腾石屋苍崖峻,磨刻行当候玺书——《和井令西山石屋感雨》(作者:王庭珪)
89、梦犹惊燕玺,光已揜钩陈——《挽懿节皇后词五首 其一》(作者:张扩)
90、燕国归符玺,将军有谤书——《上官桀诈令人为燕王旦上书言光疑有臣愿归符玺宿卫察变上曰朕知是书诈也后桀燕王等谋废立事觉尽诛》(作者:袁说友)
91、 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水调歌头》(作者:张孝祥)
92、 祗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水调歌头》(作者:卢炳)
93、 褒玺疏荣,锋车趣召,万寿杯中色翠霞——《沁园春》(作者:陈士豪)
94、重华车驾瘗崔嵬,不似秦皇赐玺回——《虞帝陵》(作者:无名氏)
95、中郎授国玺,属国朝远夷——《除夜杂兴三首 其二》(作者:周紫芝)
96、一叶初秋已趣装,玺书屡下驻归艎——《送柳严州解官趋朝》(作者:吕祖谦)
97、褒功屡有玺书来,趋诏尚迟轺传赴——《许总卿见和再用韵》(作者:王之望)
98、维北宫之玺,施于中兴,传帝皇兮——《太宗皇帝古诗御书赞》(作者:岳珂)
99、四纪才名文价重,一麾江海玺书新——《送仲弥性赴蕲水》(作者:李洪)
100、宝带正看金芍药,玺书重傅玉麒麟——《杨帅二首 其一》(作者:项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