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灶的诗句,带灶字的诗句,带灶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灶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平生隠德知多少,跨灶诜诜已六孙——《黄府君挽词 其一》(作者:王十朋)
2、僧包轻溅水,渔灶冷炊云——《过竹村》(作者:张镃)
3、空留丹灶药,忍望白云楼——《周行可挽诗 其二》(作者:王十朋)
4、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过余干吴师中秀才以小诗惠歙砚次韵谢之》(作者:周必大)
5、土灶有烟营饭饱,柴门无客任苔斑——《开元客馆》(作者:郭祥正)
6、无水定无源,有烟必有灶——《拟寒山自述 其四》(作者:释咸静)
7、暂寄潇湘百尺船,谁论灶冷突无烟——《次韵邓慎思见寄》(作者:孔武仲)
8、前身莫是郑安期,井灶重来迹已遗——《送郑阳春》(作者:白玉蟾)
9、古桧森罗烧药灶,彩云飘洒聚仙亭——《洞霄宫》(作者:陈尧叟)
10、九载功成驾鹤骈,空遗丹灶冷无烟——《葛仙洞》(作者:孙载)
11、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还山》(作者:张继先)
12、闲话更端茶灶熟,清诗分韵地炉红——《雪意》(作者:陆游)
13、丹灶今何在,白云无定期——《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作者:皇甫冉)
14、灶上丹砂寻不见,骑鸾误入阿谁家——《困仙》(作者:徐积)
15、 旧家丹灶何人葛,今日帘泉阿姥黄——《鹧鸪天》(作者:葛长庚)
16、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数目应龟峯——《妙香院僧堂后路直临溪石台古松蟠其上松之下有足迹及石穴三十余浅容杯水问僧云自昔葛洪炼丹种桃于此穴乃丹灶其数三十有二适与龟峰相应亦谓足迹为仙人迹又有云日光照石壁隠若青红盖桃影云作两绝 其一》(作者:赵蕃)
17、长堤夜幸士素饱,孤城沈灶无飞鸟——《宋骑吹曲 回銮曲第二 其二》(作者:谢翱)
18、辅光灶冷留香壤,太素渊清涌玉泉——《张公洞》(作者:王绎)
19、怪公日夜归心切,欲寄此生丹灶中——《毛国镇生日二绝 其一》(作者:苏辙)
20、答云灶下不安室,慵倦未终频计日——《外屏不固婢有思逸者小儿作髙栅限之》(作者:王洋)
21、行过铁桥猿啸罢,稚川丹灶冷飕飕——《罗浮山上过铁桥》(作者:白玉蟾)
22、藓室新开灶,柽潭末了棋——《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作者:刘得仁)
23、八公淮水留丹灶,四皓商山余紫芝——《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 术煎》(作者:范祖禹)
24、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一》(作者:文天祥)
25、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题玉隆宫壁》(作者:白玉蟾)
26、田家舂米盛土仓,祠灶新鲙鲤与鲂——《田家岁晚》(作者:张侃)
27、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次韵涧上丈人见寄》(作者:晁说之)
28、平生心事一丹灶,生涯两芒屦——《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从无虚日余被召出蜀汉卿坐法谪居于涪既得自便因卜筑为涪人今年广汉僧祖成来山阴乃言尝至永嘉乐清县柳市之广福寺有黄先生寓寺中炼丹及见则汉卿也余闻之感叹不已为赋此诗》(作者:陆游)
29、神托飞鱼化,丹余旧灶香——《沈洞元挽词》(作者:张纲)
30、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山行》(作者:陆游)
31、乡闾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餍猪羊烹——《秋词三首 其二》(作者:陆游)
32、茶灶笔床烟浪去,自疑身是老天随——《次韵十绝 出谒》(作者:楼钥)
33、田里三农那可旱,闾阎万灶信如烹——《和教授诗 其二》(作者:韩淲)
34、灶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蒲涧和东坡韵》(作者:李昴英)
35、柴青灶突腾烟细,膏尽灯缸照字难——《贫述》(作者:陆游)
36、姑射神人饮风露,淮南鸡犬依丹灶——《张居士歌》(作者:李廌)
37、村僮依灶展败席,上有空梁悬木鱼——《自南京之陈宿柘城》(作者:张耒)
38、 茶灶酒垆,春时几番携手——《昼锦堂》(作者:陈允平)
39、泥灶煮灵液,埽坛朝玉真——《灵都观李道士》(作者:张籍)
40、颗颗装成药灶牙,日边开处近彤霞——《次韵和崔公孺国博黄杏花》(作者:韩琦)
41、穴蚁移楼杪,田蛙产灶间——《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其五》(作者:方回)
42、金鼎丹成透碧天,尚留丹灶在层巅——《丹灶》(作者:李纲)
43、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罗浮山》(作者:陆游)
44、雄堞拂云屯万灶,空江锁月宿千艘——《寄牟德范九江幕府》(作者:周密)
45、赤城峭壁无人到,丹灶芝田有鹤来——《句》(作者:元淳)
46、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题黄山二首 其二》(作者:王挺之)
47、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仙鹤篇》(作者:武三思)
48、山腰洞黑藏丹灶,云顶秋深落石桃——《游苏仙山》(作者:萧立之)
49、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扬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作者:李曾伯)
50、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作者:元稹)
51、终日章江催白鬓,何年丹灶见红蕖——《豫章江楼望西山有怀》(作者:陈陶)
52、盈盈意媚灶,拍拍手探汤——《织图二十四首 缫丝》(作者:楼璹)
53、洪崖已成丹灶药,瑶池每赋白云篇——《游西山》(作者:彭汝砺)
54、匽溷及井灶,坼壁皆相连——《西冈僦居》(作者:文同)
55、丹灶三年火,苍崖万岁藤——《幽人》(作者:李商隐)
56、买牛邻共契,祭灶妇看经——《山居苦》(作者:赵庚夫)
57、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朮谁烧厨灶香——《楼观》(作者:苏轼)
58、莫笑吹笙便得仙,绝胜祭灶事茫然——《朱郎元章以予不得宫观与诸侄有唱和见寄揽之欣喜五更枕上赋四首 其四》(作者:晁说之)
59、来寻岩间灶,更炼飞霞丹——《自延祥寺行五里至冲虚观月出林峦之表景物幽胜坐遗履轩望麻姑峰秉烛观稚川丹灶》(作者:李纲)
60、束归丹灶和玉桂,燧出绿雾霏鸾龙——《乡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善作墨梅复喜作诗艮斋目以三奇赠之七字予复同赋云》(作者:杨)
61、贫里犹存灶,霜余正可羹——《理蔬》(作者:杨)
62、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夜坐》(作者:王令)
63、山留丹灶室,俗有故乡情——《送望江张明府》(作者:徐铉)
64、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献寿诗》(作者:孙纬)
65、未须频梦灶,倏忽看崦嵫——《夏景 盛夏火为日》(作者:刘辰翁)
66、有时笔床茶灶泛洮湖,柳外梅边从徙倚——《寄南仲》(作者:仇远)
67、丹成人已仙,遗灶亦已平——《高安州宅三咏 丹井》(作者:陆游)
68、石灶未烹鸿渐茗,云亭先纪长卿诗——《昌国寺来景堂》(作者:张绶)
69、寂寂清溪上,空余丹灶闲——《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作者:岑参)
70、樵柯烂,丹灶熟,一跳出红尘——《法驾导引》(作者:刘克庄)
71、数顷荒田负郭耕,笔床茶灶看锄云——《三高祠 甫里先生》(作者:孙锐)
72、羽客何年此炼丹,尚留空灶镇孱颜——《鹅羊山》(作者:毕田)
73、九峰野草迷丹灶,三井飞泉喷石桥——《桐柏山书怀》(作者:白玉蟾)
74、犹有当年丹灶在,空岩寂寂锁寒烟——《游澹岩偶得二绝 其二》(作者:袁镇)
75、灶冷蛙产釜,瓮闲埃积蒭——《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作者:刘黻)
76、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答山中侃上人》(作者:林景熙)
77、自说归山人事赊,素琴丹灶是生涯——《送张逸人》(作者:罗邺)
78、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次韵清水岩》(作者:黄庭坚)
79、茶灶笔床犹在否,烦君移棹问沧浪——《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作者:连文凤)
80、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失调名》(作者:晁补之)
81、茶灶笔床淡生活,一帆先借老龟蒙——《寄江州赵倅季茂二首时过溧阳舟中正遇顺风张帆 其一》(作者:岳珂)
82、 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好事近》(作者:陆游)
83、日昃将来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采藤行》(作者:戴表元)
84、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九》(作者:张籍)
85、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舟行》(作者:白居易)
86、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作者:皮日休)
87、不管髼松雪满颠,笔床茶灶度年年——《元旦》(作者:艾性夫)
88、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其二》(作者:苏轼)
89、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雨后行菜圃》(作者:苏轼)
90、万灶无哗新号令,一樽相属旧殷懃——《送赵子野归》(作者:刘宰)
91、每思丹灶冷,宜觉世缘轻——《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八》(作者:陆游)
92、僧檐鸟伺斋余饭,客灶猫栖爨后烟——《雪 其七》(作者:徐积)
93、丹灶前临六时水,芎田远接九仙门——《赠青城山威仪观李炼师》(作者:张方平)
94、缺灶粘煎药,干炉积燎柴——《孙季蕃故居》(作者:周弼)
95、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九鲤湖》(作者:张式)
96、旗亭雪湿难沽酒,炀灶烟消类戛羮——《寄元叔 其三》(作者:李正民)
97、丹成灶犹在,夜气接湖云——《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葛仙丹灶》(作者:郭祥正)
98、风动十连咸自化,夜严千灶静无哗——《送方岩出帅平峒寇 其二》(作者:释居简)
99、谁解扁舟载西子,独怜茶灶老诗人——《和人松江》(作者:李洪)
100、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送贺秘监归会稽诗》(作者: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