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啻的诗句,带啻字的诗句,带啻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啻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年年县官租,急不啻星火——《别宣城元僚府掾二赵柬诸名胜三十韵》(作者:释居简)
2、汉家金屋贮娥眉,六宫何啻三千姬——《昭君怨》(作者:吴龙翰)
3、骊珠数十光盈把,何啻春秋一字褒——《恭和御制诗 其一》(作者:马廷鸾)
4、草中求活非吾事,岂啻横身向庙门——《宋二首 一》(作者:徐夤)
5、往时祖烈通帝震,凛凛奚啻霜松清——《和汤无邪》(作者:廖行之)
6、载行何啻数橐驼,变故纷纷岂人力——《谢徐献可送款识刻》(作者:李处权)
7、 更庆十番不啻——《西江月》(作者:郭应祥)
8、田家望麦在须臾,何啻中流济一壶——《麦叹》(作者:方岳)
9、愚智相悬乃如此,何啻人间三十里——《米元章为须江太守闻有怪石在河壖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置州沼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闻者以为言坐是罢去余游濡须而石犹在询之邦人信然乃作此诗》(作者:周紫芝)
10、昼锦荣归何太晚,举头何啻仰高峰——《贺兄得节二首 其一》(作者:姜邦达)
11、条陈不啻三千牍,品藻今惟六七公——《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三》(作者:毕仲游)
12、周子何人哉,自许不啻过——《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二》(作者:裘万顷)
13、海门何啻千里,行人替我生愁——《陈莹中居合浦余在湘山三首寄之 其二》(作者:释德洪)
14、古今邪正间,何啻万微尘——《和杨拱辰见惠》(作者:冯时行)
15、郎潜不啻足,肯羡岁九迁——《代毛崇夫贺妇翁黄圮老生朝》(作者:楼钥)
16、别认公侯礼上才,筑金何啻旧燕台——《贺孙支使郎中迁居》(作者:齐己)
17、珍重君郎一纸书,亲书何啻敌琼琚——《谢乔职方惠书》(作者:魏野)
18、归上慈亲酒一觞,吾荣不啻插麾幢——《和祖道渡江》(作者:彭汝砺)
19、愿君不老八千岁,何啻二十四考居中书——《上丘郎中生辰诗》(作者:韩驹)
20、占雨几孤霞粲晓,望霓何啻日为年——《次韵张丞》(作者:陈造)
21、嫣然何啻千金价——《木兰花・玉楼春》(作者:贺铸)
22、何啻数来千万个,不知那个弄清风——《无名氏巡檐数修竹图》(作者:郑思肖)
23、语气有时凌夜月,辞源何啻泻春泉——《和颜长道寄三首 阅武川倡酬》(作者:韦骧)
24、层峰拥户来,何啻三十六——《陪伯游柏梯寺次毅伯韵》(作者:赵鼎)
25、高人不啻昙华见,晚节谁为赵璧完——《张敏叔得请谢事钦俯高躅因成口号》(作者:程俱)
26、 一书何啻值千金——《浪淘沙》(作者:张孝祥)
27、妾有一片心,奚啻金与石——《妾薄命》(作者:郑清之)
28、悬金八十万,何啻白璧双——《见苏黄邦字韵诗戏示王倅安国二首 其一》(作者:刘跂)
29、始望岂及此,平生不啻足——《白乐天体自咏二十韵》(作者:蔡戡)
30、方齐建武治,不啻永平俱——《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作者:司马光)
31、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大木山》(作者:李廌)
32、多闻实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次韵许节推喜雪》(作者:陈造)
33、寄来何啻十千价,置处曾非六一身——《次韵奉酬何舜庸寄酒》(作者:刘弇)
34、然而所立所趋,其视忠惠,何啻污池之于泰山——《二蔡陪辅展晤二帖赞》(作者:岳珂)
35、彼视汉公卿,何啻相什百——《和陶渊明饮酒诗 其一五》(作者:滕岑)
36、不啻如今足,何如取次休——《次韵德久》(作者:许及之)
37、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临江仙》(作者:叶梦得)
38、十年何啻骑千马,望风此马甘为下——《老马行》(作者:方回)
39、我观天地间,何啻犹一指——《题屏风》(作者:袁枢)
40、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别永福诸友》(作者:熊禾)
41、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六》(作者:方回)
42、怖惧几成床下伏,艰难何啻剑头炊——《有感二首 其一》(作者:陆游)
43、朋友之伦在天地,何啻玄璜耦赤璋——《偶成呈纯父》(作者:陈普)
44、万黄金轻寸毫重,剑术岂啻移裴旻——《次韵和毛正仲胡潜画鹤歌》(作者:刘弇)
45、若更拟议踌躇,何啻云泥——《偈二十四首 其一九》(作者:释守卓)
46、京华不啻三千里,客泪如今一万双——《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作者:李嘉佑)
47、仕者谓赣民之嚚兮,不啻沬邦之夫——《黄世永哀辞》(作者:杨)
48、忆与故人分此袂,倒指数年今不啻——《至豫章茂直座上戏书》(作者:郑刚中)
49、读书作文四十载,浪走不啻萍在池——《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作者:李流谦)
50、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杂曲》(作者:王勃)
51、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寄杨溥子》(作者:赵蕃)
52、一言可镇浮,不啻千金宝——《题孙昌龄归来亭》(作者:刘攽)
53、金陵音问还洛阳,往来何啻万余里——《义犬行》(作者:方回)
54、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二首 二》(作者:李白)
55、不啻如渭清,时出到旴水——《饯山泉吴守》(作者:包恢)
56、羌饥一饭美,何啻万钱直——《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柏字》(作者:释德洪)
57、试说龟堂得力处,向来何啻半生闲——《初夏闲居八首 其七》(作者:陆游)
58、不啻梦昏惊玉磬,正如沈痼得金丹——《次韵前人见寄》(作者:赵抃)
59、微官亦漫尔,弃去不啻唾——《王承可有招隠黄龙之意》(作者:朱翌)
60、孤城何啻累卵危,贼至不殊羣蚁附——《刘公祠》(作者:周紫芝)
61、公名亦俱传,何啻——《次韵呈天台宰》(作者:左纬)
62、人情何啻吴江冷,世路从来蜀道难——《除夜 其二》(作者:方岳)
63、奔腾澎湃入尾闾,势雄何啻吞百谷——《过瓜洲》(作者:卫宗武)
64、不啻回青眼,应疑似碧云——《大理正任二十和江淹拟古诗二十章寄示》(作者:无可)
65、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满江红》(作者:方岳)
66、倾江酿斗秫,未啻俗之醨——《得小麑因戏作》(作者:李流谦)
67、梢云何啻千竿竹,铄石空传三伏暑——《为刘端礼题翠微堂》(作者:刘才邵)
68、平生羞狗监,何啻失羊斟——《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彦博审知成父集于普宁山半之亭作诗二首 其二》(作者:赵蕃)
69、 只今何啻五枝芳——《定风波》(作者:丘)
70、内行无惭诗妇孝,母仪何啻穆姜贤——《彦隽母挽章二首 其一》(作者:陈东)
71、云泉何啻千年别,尘土长怀一笑欢——《依虞仲韵寄刘元礼》(作者:许景衡)
72、婆娑三亩园,自叹不啻足——《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 其九》(作者:陆游)
73、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 端溪砚》(作者:范祖禹)
74、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悲歌行》(作者:李白)
75、良畴何啻万万顷,一稔囷栉过崇墉——《立秋喜雨》(作者:卫宗武)
76、公今饭我德何啻,渊明诗来犹可攀——《谢潘令卫惠松木》(作者:郑刚中)
77、初披郇国五云字,何啻刘公一纸书——《和李巽伯少卿见怀》(作者:王庭珪)
78、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中春苦雨书怀》(作者:李觏)
79、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秋夜寄皇甫冉郑丰》(作者:刘方平)
80、川途忧愁念虑苦,摩拊岂啻亲子如——《责庲》(作者:刘学箕)
81、西都何啻万公卿,纸上空能阅姓名——《拜朱仲卿墓》(作者:赵蕃)
82、诵公寄来诗,何啻超黄初——《夜读子肃诗再用前韵》(作者:赵蕃)
83、休教心外便便言,当时岂啻李白醉江边——《云掩月 其一》(作者:詹初)
84、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杂曲歌辞 悲歌》(作者:李白)
85、蚕妇拂蚕叶如缕,爱之何啻珠玉比——《蚕妇叹》(作者:钱时)
86、与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再和》(作者:冯时行)
87、盍簪何啻得明龟,醉里呼曹自启扉——《徐思远招客》(作者:王洋)
88、书生浪出值暑天,何啻千里身在船——《初至江城寓分司衙》(作者:董嗣杲)
89、慰我畴昔心,何啻封万户——《汉南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和已而荆门受代归乡襄务冗甚未果答既离襄阳舟中追和》(作者:王之望)
90、(「商多买一半」,斯六○三二卷作「不啻多一半」——《五言诗 七》(作者:缺名(二))
91、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杂曲歌辞 杂曲》(作者:王勃)
92、程途何啻一,户口都无三百家——《有感》(作者:丁谓)
93、过市目不视左右,何啻董生园不窥——《送邓善之提调写金经》(作者:方回)
94、平生修省心,不啻震虩虩——《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八》(作者:方回)
95、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荅》(作者:白居易)
96、弟官蛮夷中,何啻限南北——《呈宜之兄八首 其三》(作者:赵蕃)
97、何啻奔墨驰骋,有贵长帘,下笔纵横,偏求侧理——《与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幷序。诗见《全唐诗》五八四。现补序)》(作者:段成式)
98、自堪托六尺,不啻才十倍——《诸葛武侯》(作者:方一夔)
99、赠贻诗五字,何啻璧一双——《师伯浑自通义来且出诗一轴为之喜甚奉简短作》(作者:晁公遡)
100、壮志此去不啻酬,士抱奥学追前修——《送赴省七子》(作者: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