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溺的诗句,带溺字的诗句,带溺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溺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沮溺但躬耕,吾岂斯人俦——《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 其四》(作者:李纲)
2、痛哭孰能悲陷溺,力行犹足变雕虫——《又明日复作长句自规》(作者:陆游)
3、千奇万变聊一戏,岂顾溺死为可哀——《盆池》(作者:欧阳修)
4、仅可从沮溺,安能望赐回——《田舍即事十首 其四》(作者:刘克庄)
5、侧闻前此者,覆溺已屡曾——《纪危》(作者:刘敞)
6、桀溺长沮振古豪,不能历聘遂深逃——《田舍二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7、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河决》(作者:石介)
8、汾阳脱兜鍪,高祖溺儒冠——《又和元可二篇 其二》(作者:薛季宣)
9、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寓言题僧》(作者:白居易)
10、捄溺由己溺,信惟君子知——《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八》(作者:包恢)
11、涨洪弥八埏,睨视如己溺——《上游参预寿二首 其二》(作者:程公许)
12、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新乐府 古冢狐 戒艳色也》(作者:白居易)
13、展转耗音绝,失笑何陷溺——《雨泊蕲州岸下》(作者:董嗣杲)
14、煌煌魏世祖,拯溺静波澜——《顾总见刘桢卒后诗题目曰从驾游幽丽(一作「厉」)宫却忆平生西园文会因寄修文府正郎蔡伯喈(题拟)》(作者:不详(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
15、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观兵》(作者:苏籀)
16、丧胆寻遗迹,伤心吊溺魂——《三门留题》(作者:魏野)
17、我被词华几陷溺,相期努力践朝晖——《再用韵 其三》(作者:魏了翁)
18、好名一以误,沈溺在诗篇——《赠明师》(作者:郭印)
19、贫士工用短,壮夫溺于诗——《幽窗》(作者:陈与义)
20、溺嫂临渊犹援手,斗人同室尚撄冠——《勉冯着明》(作者:华岳)
21、陶公春日事西畴,不是同羣沮溺流——《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 其七》(作者:胡寅)
22、痛惜鲛人在深海,风潮沉溺几多船——《童丱须知 梳妆八篇 其四》(作者:史浩)
23、愿结沮溺耦,穷年此岩耕——《秋日同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登天湖下饮泉石轩以山水含清晖分韵赋诗得清字》(作者:朱熹)
24、归途兴不尽,沮溺时返顾——《自终南山晚归》(作者:钱起)
25、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秋郊作》(作者:韦应物)
26、望之甘录录,桀溺病滔滔——《寄怀伯瑞》(作者:赵蕃)
27、救焚拯溺非天数,修政攘夷赖主威——《次韵陈中玉大卿二首 其二》(作者:李纲)
28、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作者:皎然)
29、看来桀溺与长沮,固是其言太阔疏——《论语绝句 其九七》(作者:张九成)
30、笙簧世所贵,正调多溺沉——《杂诗》(作者:张炜)
31、繄四海以为家兮何独困此一方,视己同溺兮用造舟以为梁——《青溪桥》(作者:王遂)
32、吾髯一诺黄金百,醉溺应怜厕中客——《简泽民》(作者:孙觌)
33、尧水不垫民,温泉溺唐祚——《经温泉》(作者:魏野)
34、长沮桀溺非通道,此生未必山中老——《寄卧云先生》(作者:黄裳)
35、小智劳乎刻画,钝根溺在熏修——《和刘天启对牡丹歠茶》(作者:释慧空)
36、亦不学泪溺,远去斯人徒——《寄题王珉中玉通判梦山堂》(作者:吕本中)
37、联舰收羣溺,倾囷振大饥——《周抚干挽词二首 其一》(作者:孙觌)
38、燔烧阳自招,沈溺阴自致——《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四》(作者:王安石)
39、自是人致然,已溺何足怪——《翩翩水中舟》(作者:王令)
40、彼溺犹己溺,彼饥犹己饥——《题会稽孙竹阁望梅亭》(作者:释道璨)
41、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谢宾客挽歌三首 其三》(作者:梅尧臣)
42、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次韵前篇》(作者:苏轼)
43、行潦之汪,不为下国而溺天王——《责汉水辞》(作者:李善夷)
44、沮溺漫高轻世节,管商空尽济时才——《山下》(作者:张耒)
45、依凭金地甚虔诚,忍溺空王为圣明——《梁 八关斋》(作者:孙元晏)
46、亦不免维絷,恐迫甚溺焚——《去岁重阳日得彦威信附六月间二小侄及从弟侄所寄书自蜀阃递中附至历言去冬今春所遭兵祸及有司督迫科调之苦喜其存全哀其窘蹙洒涕如霰寄讯邀其下峡而边事又告急未知其达与否也会杪冬见邸报宣谕使者余公侍郎改命授钺尽护蜀师意欲以此事归控骨肉会聚兹事其谐矣喜极涕零遂成长篇》(作者:程公许)
47、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溪庵十首 其九》(作者:刘克庄)
48、潏汨沸渭兮澎湃奔波而霈来,崩腾覆溺兮夫岂河伯之不仁——《九诵 河伯》(作者:鲜于侁)
49、御灾拯溺兮九叙可歌,四凶遂去兮二人以升——《九诵 河伯》(作者:鲜于侁)
50、仁人拯溺非姑徐,亟挽天汉如决渠——《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虚斋使君 其三》(作者:郑清之)
51、偶寻沮溺问年丰,负笈肩琴恨不同——《和德夫弟韵》(作者:王柏)
52、苦潦人将溺,思援手病痱——《假守蓬州视事二十日以台章罢黜行至温汤作此以寄同僚二十韵》(作者:冯时行)
53、立如偏重船,可坐见没溺——《程朱之学 其四》(作者:陈普)
54、几人不溺西昆体,老我亲聆正始音——《还王编修诗卷》(作者:陈造)
55、溺非袖手无遗援,虐是专门忍助为——《寄盘隠府判》(作者:释居简)
56、无何龙伯约六鳌,两山从此溺波涛——《海上五山歌》(作者:释智圆)
57、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胁狼驱羊——《却敌凯歌》(作者:赵万年)
58、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两边——《偈》(作者:双林大士)
59、只宜沮溺地,着我伴耕锄——《寄王二万顷》(作者:韩淲)
60、岂念嘉遯时,依依偶沮溺——《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作者:陶翰)
61、漂溺孰能回,浩劫沉波潦——《早起》(作者:李复)
62、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厘——《自警》(作者:陆游)
63、耕处偶逢沮溺,池边懒送夔龙——《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其二》(作者:刘克庄)
64、请君速治鸡黍具,待我同为沮溺耕——《次韵王巩留别》(作者:苏辙)
65、知觉斯民知觉我,溺饥天下溺饥谁——《即席和丁夔帅送行诗韵 其二》(作者:魏了翁)
66、如何援民溺,搔首只空还——《御河舟中》(作者:韩琦)
67、归休固已师沮溺,承学犹能陋汉唐——《夜意》(作者:陆游)
68、日观峰前访隐沦,岂同沮溺异人羣——《访隐居孙明复山斋二首 其一》(作者:孔道辅)
69、努力买良田,远追沮溺游——《秋怀答司马君实》(作者:范镇)
70、有待时未知,非关慕沮溺——《山居雨霁即事》(作者:长孙佐辅)
71、不必沮溺,聊与世相娱——《拟归田园 其四》(作者:张九成)
72、醉里分明别是天,宜沉溺过流年——《醉后》(作者:王令)
73、唐皇溺太真,爱心苦未足——《题睡足亭》(作者:许及之)
74、众生苦海业坑深,不信因缘久溺沉——《念弥陀颂 其五》(作者:释怀深)
75、忆昔唐天子,承天溺爱欲——《游骊山》(作者:孙渐)
76、度彼没溺君为航,浅学不识空望洋——《赠医士清溪居士丘通甫》(作者:方回)
77、不然帝复陆浑怨,特遣五龙施此溺——《大德元年丁酉岁六月大雨前所未见父老云百八十年无此水矣仲退赋长句纪事次韵》(作者:徐瑞)
78、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忆平泉杂咏 忆春耕》(作者:李德裕)
79、何止人家水半扉,或压或溺遍处所——《辛丑大水》(作者:曾丰)
80、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上茶使邹郎中孟卿 其二》(作者:程公许)
81、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感遇诗三十八首 十七》(作者:陈子昂)
82、亦念三径具,归从沮溺游——《散花洲晚泊》(作者:陈造)
83、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还自舅家书所感》(作者:王安石)
84、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若寒灰——《秋霖曲》(作者:钱起)
85、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上平田》(作者:王维)
86、沮溺识孔丘,渔父辞伍员——《中古》(作者:姜特立)
87、散望禅林-737-外,方弘拯溺情——《五言过楼岩寺》(作者:高宗皇帝李治)
88、圣文亹亹伤漂溺,世路纷纷自往来——《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 次韵临淮感事》(作者:梅尧臣)
89、芝朮自芳香,泥沙几沈溺——《太白西峯偶宿车祝二尊师石室晨登前巘凭眺书怀即事寄呈凤翔齐员外张侍御》(作者:卢纶)
90、平生负微志,不独诗酒溺——《旅次岳州呈徐员外》(作者:张祜(四))
91、溺冠胶余习,莫致商山翁——《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七》(作者:刘黻)
92、一溺狂泉饮,坐受人所悲——《和陶渊明二十首 其四》(作者:陈造)
93、篙工幸不溺,俄顷逐轻鸥——《覆舟二首 一》(作者:杜甫)
94、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中春苦雨书怀》(作者:李觏)
95、溺饥沓至盖由己,食必稷奏土禹敷——《次杨监簿上陈守赈灾韵》(作者:姚勉)
96、蓝衣定有夸乡日,为到耕村问溺沮——《再寄亨父》(作者:吕南公)
97、无愧三宿行,未多沮溺耦——《咏古十六首 其四》(作者:华镇)
98、君非沮溺流,文字富编撰——《赠陈生》(作者:胡寅)
99、愧无援溺手,穷巷有持桡——《久雨潦涨未已》(作者:马廷鸾)
100、猾吏溺死灰,饥穷坐相仍——《拟上徐容斋》(作者:方一夔)
101、愿投黄宁拯将溺有香,一瓣致礼敬诵生神歌——《王正道再遇竹冠辄和来韵见鄙愫二首 其一》(作者: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