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菽的诗句,带菽字的诗句,带菽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菽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菽韭盘空春睡起,伯仁还遇火攻时——《奉酬秀实报章外以前韵示谑且闻灼艾次韵》(作者:王洋)
2、今君益之薪与菽,老马病骨生精魂——《杜挺之新得和州将出京遗予薪刍豆》(作者:梅尧臣)
3、经营菽水纔有余,赴调无心况干谒——《茂洪赴漕试归苦目疾》(作者:张镃)
4、人知菽水欢终异,地比蓬蒿径自佳——《王公济兰荄亭》(作者:刘弇)
5、水菽怡慈颜,万钟亦土苴——《记草木杂诗七首 萱草》(作者:朱松)
6、墓垦无留菽,庭荒枕旧厅——《题仰孝廉事实后》(作者:叶适)
7、旄倪饫菽粟,羁罢安田畴——《次韵杨宰》(作者:陈造)
8、轩裳非吾心,菽水重亲意——《张云翔采兰堂》(作者:黄公度)
9、核中有琼浆,饮之胜啜菽——《至元重光单阏之岁春正月陇西郡太夫人介寿八十子侍郎帅其昆弟子侄内外姻族寮友宾客奉觞上寿如仪州人士相与嘉叹争为歌诗咏其事而绣使紫山胡公为之序云》(作者:陆文圭)
10、归家鱼菽美,愉婉已在眼——《赠陈生》(作者:胡寅)
11、非如昧者徒,白昼迷麦菽——《用招明叔之韵简胡兄仲威并属明叔》(作者:赵蕃)
12、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卖黄犊——《喜雨歌》(作者:陆游)
13、安贫每甘菽水养,虽是形癯心则逸——《丁丑老人生旦》(作者:陈文蔚)
14、寒葅半菽要同飰,韲醤叫乞喧邻隈——《初闻思归鸟忆昨寄崔伯易朱元弼》(作者:王令)
15、放开和气充人寰,均敷菽麦荣禾麻——《和丁祖舜二月阴寒之作》(作者:陈淳)
16、菽水可欢须且住,粟布相容何必去——《次韵内弟汪英春来弟家省母二首 其一》(作者:陈着)
17、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赠汪孝子》(作者:林桷)
18、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秋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其一○》(作者:范成大)
19、敕赐别业非菽粟,屈餐陶采余秋英——《题丁适之菊庄》(作者:方回)
20、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中{山寻}省谒二绝 其二》(作者:刘克庄)
21、青丝络头甘半菽,丈夫出处不碌碌——《送苏给事出知太平州》(作者:李流谦)
22、啜菽安暮年,足以免绝突——《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一○》(作者:李之仪)
23、啜菽有余欢,缨冠非所职——《夏日斋居得潮州诗卷咏叹之余用卒章之韵以纪其事》(作者:朱熹)
24、为农得饭常半菽,出仕固应甘脱粟——《饭饱昼卧戏作短歌》(作者:陆游)
25、高原收菽麦,下田插禾秧——《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六》(作者:曹勋)
26、稍长游名场,粗若分菽麦——《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作者:陆游)
27、如今竟陵城,榷司茶菽利——《赠刘吉》(作者:张咏)
28、恶阴潜过午,未及烹葵菽——《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作者:皮日休)
29、非图瞩秋毫,所要分菽麦——《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作者:周邦彦)
30、彼富自钟鼎,我贫甘芋菽——《重答》(作者:孙应时)
31、那知杀菽困黔首,但指嘉禾歌赤舄——《今春大震电雨雹南峰无之黄梦得诗来有天意因以旌遗逸之句正恐其轻忽灾异失圣人迅雷风烈必变之意用其韵以解之》(作者:度正)
32、人生但闭户,乌用分菽麦——《暇日弄笔戏书三首 其一》(作者:陆游)
33、贤侯之文菽粟味,虽出游戏皆真情——《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作者:徐鹿卿)
34、暂出伸三釜,归安菽水心——《挽刘宣教孝昌 其二》(作者:廖行之)
35、曷不蓻菽粟,犹足疗调饥——《次韵汪以南闲居漫吟十首 其六》(作者:方回)
36、双亲虽安身已高,菽水为欢盍朝暮——《送儿沆再之婺》(作者:陈着)
37、须知太学虀盐味,不似亲闱菽水欢——《太学寄梦龄昌龄弟》(作者:王十朋)
38、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作者:苏轼)
39、圃旱忧葵菫,农旱忧禾菽——《喜雨》(作者:白居易)
40、莫将半菽羡千钟,生世谁非囿数中——《用赠朴翁旧韵二诗送徐南卿南归 其二》(作者:陈造)
41、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于太古之时——《送伊阙王大夫歌》(作者:司马光)
42、金兰益友真同志,菽水慈亲曲尽欢——《送演侄三首 其一》(作者:李昴英)
43、如何费耗比菽粟,大家富室争收藏——《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叶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口然后槟榔继进所吐津到地如血唇齿颊舌皆红初见甚骇而土人自若无贵贱老幼男女行坐咀嚼谓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于风俗珍贵凡姻亲之结好宾客之款集包苴之请托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余始至或劝食之槟榔未入口而灰汁藤浆隘其咽嗽濯踰时未能清赋此长韵》(作者:郑刚中)
44、雨来不驶亦不迟,大点如菽细如丝——《望霁》(作者:陆游)
45、半菽生涯志九霄,诗篇妙处压刘曹——《和阳秀才惠诗七绝 其一》(作者:杜范)
46、虀盐敢有去国恨,菽水未免还家羞——《舟中示开并寄圆》(作者:李石)
47、忽兴风树悲,莫尽菽水欢——《题蒋元肃藴仁堂》(作者:王十朋)
48、凄凉数载间,王侯乏半菽——《京口遣怀呈张彦明刘伯宣郎中并诸友一百韵》(作者:俞德邻)
49、俸廪虽云薄,采菽水可啜——《题蒋伯玉作白玉山创亭于廨舍之后榜曰望云思其亲也因赋十韵》(作者:赵蕃)
50、菽藿一箪乐,蒿莱三亩寛——《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其一》(作者:司马光)
51、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四》(作者:陆游)
52、菽水曾几何,青紫望一经——《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作者:韩元吉)
53、试上城南望城北,际天菽粟青成堆——《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作者:苏轼)
54、忍饥死待一啜菽,又见赤日悬青天——《次韵江陵曹令祈雨》(作者:项安世)
55、使君闵雪无肉味,煮餠青蒿下盐菽——《次韵子瞻与舒尧文祷雪雾猪泉唱和》(作者:黄庭坚)
56、岂有轩冕心,况自便菽麦——《忆欧段》(作者:周行己)
57、行矣觐亲闱,菽水端可乐——《何耕道还卭南赠诗为别》(作者:郭印)
58、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题林择之欣木亭》(作者:朱熹)
59、禾黍已登场,垄菽叶亦稀——《郊居五首 其二》(作者:李复)
60、朝餐止半菽,暮偃仍绳床——《赠王隠居适中》(作者:刘弇)
61、雨珠雨玉何足贵,雨菽雨粟亦有穷——《立秋喜雨》(作者:卫宗武)
62、终年饭半菽,爱酒无从得——《雨后见月》(作者:苏过)
63、关山可厌风尘恶,蓬荜应思菽水欢——《送子修入闽》(作者:陆游)
64、便疑菽粟中天降,绝喜阶除半夜听——《刘振之访别举似喜雨诗次韵》(作者:苏泂)
65、况今秦人极疲敝,菽粟贵重如琼瑰——《送江衍巨源提举赴阙》(作者:冯山)
66、餬口饥宁甘半菽,拄胸气尚食全牛——《送李义夫出游二首 其二》(作者:陆文圭)
67、泉烹纯孝味,菽啜自然香——《送朱元素归养》(作者:唐庚)
68、得禄宁甚远,惧违菽水欢——《子遹入城三宿而归独坐凄然示以此篇》(作者:陆游)
69、几见桑田变沧海,犹将菽粟化丹砂——《游麻姑山二首 其二》(作者:李纲)
70、主人清且贤,菽水无虚伪——《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作者:曾协)
71、旧时菽麦真其父,秫稻麦和以为母——《{匚赣}瓮酒》(作者:曾几)
72、到官一百日,啜菽念所欣——《送赣州守施司谏奉祠归吴兴》(作者:罗愿)
73、膻俎餍前臑,诗瓢悭半菽——《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旸黄惟月联句》(作者:方回)
74、今年真有秋,禾菽实累累——《九月末风雨初寒 其二》(作者:张耒)
75、葛藤更与话短长,菽麦安能辨非是——《再和明复蹈元之什》(作者:李弥逊)
76、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作者:颜真卿)
77、菽尽欢难遂,芹思献尚迟——《和陆伯微韵二首 其二》(作者:包恢)
78、还家对妻子,半菽与藜羹——《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 其三》(作者:赵蕃)
79、我田有菽,苟可以食——《寄君时四章章四句 其四》(作者:彭汝砺)
80、时光了如梦,菽粟不救饥——《次韵黄文若寄灯夕不出之作》(作者:周紫芝)
81、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老人生旦》(作者:陈文蔚)
82、四体苟不动,安得丰菽粟——《数名诗》(作者:权德舆)
83、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竹部》(作者:元稹)
84、回头菽水中年乐,拥袂汍澜涕莫收——《过桥辛巳春仲二十五日送别先君于此俛仰四年不胜感怆》(作者:程公许)
85、依稀风景小羌村,不欠东屯稻菽园——《晚眺二首 其一》(作者:方一夔)
86、汝起□火烧破铛,麦饭杂菽炮鮝羹,邱嫂拔秧哥去耕——《插田》(作者:邵定翁)
87、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88、从子尤可哀,别归奉水菽——《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 其七》(作者:程公许)
89、南陔急亲养,聊以奉水菽——《送魏君致远之吴兴兼寄祝修中》(作者:朱长文)
90、荃衡岂不如葵菽,谁继豳风补楚风——《次韵熊云瀑秋夜见寄 其一》(作者:乐雷发)
91、朝昏曷以度,半菽藜羹杯——《和陶渊明乞食诗一首》(作者:赵蕃)
92、菽水知何病,芝兰要满庭——《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二》(作者:张栻)
93、琴书写尘虑,菽水怡亲颜——《秋夕二首 其二》(作者:朱熹)
94、辛勤守一经,菽水贤五鼎——《送程建用》(作者:苏轼)
95、 岩松涧篁易老,应只能、采菽烹葵——《洞庭春色・沁园春》(作者:魏了翁)
96、菽麦不分,光阴飘忽——《颂古二十九首 其八》(作者:释师体)
97、诗书膏吻颊,菽水媚翁媪——《过云龙山人张天骥》(作者:苏轼)
98、雨足郊原丰稻菽,日斜鸥鹭满蒹葭——《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其二》(作者:张耒)
99、 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水调歌头》(作者:江)
100、岂不谋出处,岁俭水菽贫——《发枕峰》(作者:刘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