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的做法20字?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你知道新娘子在结婚时为什么要哭吗?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嫁人了。如果喜欢对方,那是感动,喜极而泣!又如果是不喜欢的,那是对未来的婚姻迷茫无助。
第二:离开家人,离开父母。毕竟生活在一起二十多年,不舍难过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忍不住落泪。
我当年结婚那天,本来情绪还是好的,只是头天太紧张,睡不着觉,也吃不下多少东西。我是第二天早上6点多老公来接的,我们家那边的习俗是女儿出嫁,老公来接的时候,父母要躲在房里不能出来看,不能送。新娘出门也不能回头看。
出嫁那天早上我妈才跟我说他们不会出来送我,我也不能回头看。当时听到就有点伤感了。老公来接的时候,我爸妈就进房里了,我妈眼浅,转过身我都能看到她在抹眼泪,肯定是舍不得我了。我控制下情绪就出门了,坐上车我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下家门。在路上时车上放着音乐,唱的是出嫁的歌曲,听着听着眼泪就止不住的流,自己也不知道哭个什么劲。但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擦也擦不完。老公看到了紧紧的握住了我的手。
可能每个结婚的新娘在那种气氛下都会被感染的流眼泪,很多原因结合在一起,才会那么伤感!
贵州汉族婚嫁习俗?
哭嫁
贵州的哭嫁习俗出名,算是当地很有特色的结婚风俗。一般在出嫁前半个月左右,新娘就要开始哭嫁了,还会有一个专门的哭嫁仪式。哭嫁一般会哭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哭得越大声,代表的寓意越好。
贵州土家族出嫁哭妈的歌词?
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哭嫁歌词 哭母亲的哭话是这样的: 隔河望去蓼子丁, 蓼子开花绿阴阳! 罗打三天惊天地, 冤女还在伤心处! 好吃不过红椿甜, 冤女还在娘面前! 洋山竹子节节细, 难喊别人一声爹, 从此别了一声娘!
哭嫁民间白话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是土家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表现在封建社会时代,哭嫁是衡量女子贤德的重要标志。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 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如“哭父”: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
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唱,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对哭唱的)自然地形成摹仿式多声部音乐。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打坡”(土家语,即参加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唱:
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
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
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
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
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
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
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
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哭团圆”又叫“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 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 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 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十摆”、“十收”有哭祖宗之德, 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顺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
《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根据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辞别祖宗”、“哭梳装”、“哭吃离娘饭”、“哭穿露水衣”、“哭上轿”、“哭众客人”、“哭安席”等,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土家族妇女血泪史,也是一部揭露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控诉书。
哭嫁歌词大全?
歌曲:哭嫁
词:玉镯儿 张超
曲:张超
原唱:苏夏
歌词:
黑灯瞎火心慌慌
半夜起身来梳妆
一滴泪儿落在枕头上
红花穿上新衣裳
打起灯笼找嫁妆
坐在门口眼泪不住淌
他有几头牛和羊
他有几个打谷场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里话儿对谁讲
半夜起身冰凉凉
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猫儿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猪儿拱上床
他有几头牛和羊
他有几个打谷场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里话儿对谁讲
半夜起身冰凉凉
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猫儿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猪儿拱上床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要一直守在你身旁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怕是嫁个白眼狼
怕是嫁个白眼狼
过去咱们贵州很多地方女孩出嫁时,都要哭着出门,成为哭嫁传统。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站在新娘的角度想想这个理儿,首先,出嫁必然是好事,值得高兴。出嫁的那几天,新娘子必然想着两点,一是老公快点来。二是老爹老妈。这第二点,心里就复杂了,想着以前的种种,心里自然有所思虑。
其次,是父母这边,想着自己的女儿长大了,现在要成家了,自然也是高兴,可又想到这女人出嫁了,不在自己身边了。心里自然有点酸楚,还得担心出嫁了,婆家人要是欺负自家女儿怎么办?这心里也是复杂!
后,出嫁哪天,由出嫁的时间越来越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做父母还好,可做子女的就没有那么成熟的心理啊。我们都知道女孩纠结的问题点一般都表现在眼泪上。所以,哭,也就很正常了。那父母这边呢?看着自家女儿哭的稀里哗啦的,心理怎会好受,但一想到是结婚这事,自自然然是安慰女儿。心理软点的父母,也会跟着哭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啊!人们口中常说的喜极而涕!这母女之间的感情心理一代接着一代的这样演绎,便成了传统了!
女儿出嫁娘家父母哭声一片,这样做好吗?
我们贵州这叫哭嫁,很正常,没有人哭反倒感觉不正常嘞!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就好。
不过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哭嫁应该慢慢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呲牙]
求哭嫁词,分别要哭兄弟、哭父母、骂媒人的。当然若还有更多的,更好?
闺声哭
娘听后园鸟雀惊,要听房中女儿声。
我娘当门苦葛藤,手攀苦葛诉苦情。
我娘苦情苦过了,女儿苦情才起根。
............
桔子开花叶子青,阳雀开声我开声。
新打铜盆才装水,新打剪刀两面青。
娘不开口我开口,娘不开声我开声。
当门一根木莲树,目莲树上挂卷经。
一本经书背完了,未见我娘来开声。
亏了我娘睡得稳,爹妈眼泪贵如金。
哭爹妈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
............
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哭兄弟
黑漆茶盘乌木头,姐姐离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饭,留到姐姐穿你衣。
兄弟当家挣家忙,嫁了姐姐买地方。
上头买齐潼川府,下头买齐遂宁乡。
............
“我的妈呀我的娘,您为女儿办嫁妆,十天赶三场,一月赶九场,大路走成槽,小路跑起毛。鸡子刚开口,娘在路上走;麻雀进了林,娘在半路行2喜鹊落了窝,娘在路上摸;红红绿绿几大宗,凑凑合合办得多。我的妈呀我的娘,韭菜开花九匹叶,我娘怀我十个月。十月怀胎受苦难。十月一满临盆降,我娘分身在一旁,嘴巴咬得铁钉断,双脚踩得地皮穿。醒来一看儿的身,是女非男娘伤心。娘的好处千千万,十天半月数不完。”
骂媒婆: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乱语嘴喳喳......唯愿你,房屋遭火化,田园水推沙。
一要怨,要怨媒人无信用,花言巧语无句真,害得女子嫁错人,媒人是只松毛虫。
二要怨,要怨爷娘无主见,听凭媒人摆布人,推我女子入火坑,爷娘样思(怎么)甘狠心。
三要怨,要怨老天无同情,不恤女子无福人,凑成一对苦鸳鸯,今生今世样哪有出头天,想来想去蛮苦情!
哭嫁怎么哭爸妈
哭嫁怎么哭爸妈――因为女儿要嫁人了,爸妈舍不得女儿嫁人,就哭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