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钵的诗句,带钵字的诗句,带钵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钵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钵盂峯下留丹竃,锡杖前边隐圣灯——《僊僧洞》(作者:缪岛云)
2、樵者见之,但破钵而已——《歌》(作者:张白醪)
3、□□归来大风雨,定知一钵已降龙——《同川无竭观旃檀林东窗见婺州港定此为句》(作者:方回)
4、蛮府同僚问字奇,老成衣钵旧箴规——《闽中秩满一首》(作者:苏籀)
5、尔寻远公去,絜钵庐峯下——《答了素上人用其韵》(作者:梅尧臣)
6、源泉夸敏思,击钵噤无声——《谢赵周锡制干和篇》(作者:袁说友)
7、全无估客开囊施,犹有残灯逐钵行——《芜湖吉祥寺》(作者:黎廷瑞)
8、过岭传衣不传钵,何事眼里更着枻——《源上人研》(作者:李之仪)
9、吃了挂起钵盂,好个西来榜样——《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二六》(作者:释宗杲)
10、含新咽秀入清脾,蔬笋敢污甘露钵——《赠古崖复上人游》(作者:艾性夫)
11、杖林山下竹筋鞭,憍梵钵提舌拄天——《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五》(作者:释师体)
12、旧日声名刘夜坐,能传家钵似君稀——《次韵刘元辉初寒夜坐》(作者:方回)
13、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其一》(作者:苏辙)
14、憍梵钵提知此味,苦涩咸酸那里是——《楞严六根 异舌知味》(作者:释慧远)
15、初疑咒钵降龙出,终似军持注水来——《春季开无畏灵塔祈雨至夏初霶洽》(作者:宋庠)
16、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羣——《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作者:皇甫冉)
17、老僧持钵傍山门,古寺萧然一味清——《澹岩纪游 其五》(作者:洪彦华)
18、僧伽初不负先生,久办淮山作衣钵——《无着复欲去再作此留之》(作者:吴则礼)
19、报言岩下客,斋钵笋应肥——《送才上人还雪窦寄达观禅师》(作者:梅尧臣)
20、头陀未具山僧像,只欠钵囊挑锡杖——《赠侄孙行深》(作者:王庭珪)
21、午窗一钵青精饭,拣得香薪手自炊——《有所怀》(作者:陆游)
22、洗钵盂去,为蛇画足——《偈二首 其一》(作者:释显)
23、一瓶一钵且随缘,此事时时强为宣——《寄信上人》(作者:释慧空)
24、瓶钵生涯何处在,秋风松子落诗坛——《兜率寺》(作者:于石)
25、僧舍灵源静不流,只供斋钵与茶瓯——《郴江百咏 香泉》(作者:阮阅)
26、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作者:王安石)
27、底处有可人,斋钵是日用——《怀妙老》(作者:吴则礼)
28、食似开僧钵,居如寓店家——《排闷》(作者:陆游)
29、食时持钵乞诸邻,不用毗耶遣化身——《近承琮上人问讯甚勤老懒不能作书以偈答之 其一》(作者:晁公遡)
30、如今不似穿云子,一钵随身到处家——《诗二首 其一》(作者:赵汝域)
31、假饶吸尽西江水,钵内生莲是几时——《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 其一一》(作者:陆文圭)
32、禅流相见问宗风,一日两度钵盂湿——《石头志庵主赞》(作者:释德洪)
33、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颂古一百则 其三九》(作者:释正觉)
34、一钵游人间,不言行四时——《超然携泉侍者来建康狱慰余甚喜作此》(作者:释德洪)
35、归来一钵东堂饭,自有溪云作伴闲——《径山无畏老人从旁郡来解包武康观音院昨日访别云当走钱塘吴兴二郡谒林丰二主人仆怪其枯槁淡薄士当无求于世反从事于王公门墙下老人知仆意因云二公有道士我佛所谓大长者辈今佛长城在彼我当归之仆是其说作诗以饷其行老人常挂瘗鹤铭于座右自言得其行笔法又苦吟名于士大夫间屡过仆东堂饭每称吾家饭美以故并载诗中》(作者:毛滂)
36、吾诗悭亦何用,且为向来衣钵重——《送僧南游》(作者:李石)
37、衲子来时多泛钵,汉星归未觉经牛——《题多景楼》(作者:米芾)
38、如持油钵行,如蹑独木渡——《出檀衣赞二首 其一》(作者:释德洪)
39、见公真玩为君赋,铜钵声终字盈幅——《次韵郄子中所藏笔几》(作者:谢薖)
40、诸孙其谁嗣衣钵,但见持律俱精専——《过龙井辩才退居》(作者:张扩)
41、扁舟逆春水,一钵趁晨钟——《送蜀僧希肇往云居》(作者:韩驹)
42、佛自无言人自讹,但留衣钵说能多——《再游南华有祖师衣钵 其三》(作者:曾丰)
43、一钵千家饭,孤身游——《偈》(作者:契此)
44、尘尘三昧,钵饭桶水——《颂古五十七首 其五○》(作者:释道昌)
45、十字街头托钵盂,鴈鹅食口待朝脯——《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 其五》(作者:陈造)
46、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送胡季永赴漕试》(作者:杨)
47、莫厌敲门觅纹褓,此翁衣钵要渠传——《碧岩子作诗为小儿求纹褓戏作三绝 其三》(作者:周紫芝)
48、筇在几嗟无虎斗,钵腥长笑有龙眠——《赠英公大师》(作者:郑起)
49、不求豪富不求官,衣钵相传一钓竿——《渔人》(作者:宋伯仁)
50、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谷隠之东芍药酴醾涉夏尚有存者箨龙头角且森列于前次前韵呈九江赵使君》(作者:杨冠卿)
51、披毛戴角入鄽来,优钵罗花火里开——《十玄谈(幷序) 转位》(作者:常察)
52、缪传黄梅钵,未印少林禅——《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作者:黄庭坚)
53、传来铁钵盛猫饭,磨衲袈裟入墨盆——《遵璞禅人求赞》(作者:释宗杲)
54、不用高僧时咒钵,一泓长贮万家村——《龙池》(作者:舒亶)
55、残河横晓钵,霁雾起寒窗——《奉赠正平上座》(作者:李彭)
56、荠糁朝供钵,松肪夜照书——《久雨》(作者:陆游)
57、囊钵罄锱铢,栋宇事严整——《题祝圣寺》(作者:吴儆)
58、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作者:李石)
59、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兀然无事(原卷缺题,不分篇段,现将分为十一首) 三》(作者:王梵志)
60、胡僧懒捧西干钵,半夜乘舟过海东——《颂古一○一首 其四二》(作者:释子淳)
61、戎车拥路抽身去,僧钵分香劝我留——《再游凤凰山寺 其一》(作者:程公许)
62、半夜一钵南迈,明朝只履西归——《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四》(作者:刘克庄)
63、 西湖衣钵更难忘——《一翦梅》(作者:韩)
64、淡交一饭云山钵,诗梦对床风雨窗——《别龄叟八句》(作者:陈着)
65、公卿既无分,巾钵欲随缘——《简无功》(作者:宋无)
66、 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贵,何如衲子,一钵生涯——《沁园春》(作者:陈人杰)
67、结草为三衣,降龙在一钵——《同友行山逢隠僧语》(作者:释文珦)
68、且须高着眼,上有昙钵花——《题师永锡知县画老竹枯木二首 其一》(作者:李石)
69、石上曾经转钵盂,石边南北路崎岖——《放钵石》(作者:章得象)
70、寒守三衣法,饥传一钵歌——《重游草堂 其二》(作者:王安石)
71、二时展钵开单,逐日痾屎送尿——《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二七》(作者:释慧性)
72、 内翰兰孙衣钵富,外台桂子簪缨贵——《满江红》(作者:无名氏)
73、共扬播,非彼我,一钵千家崇善果——《化米》(作者:释印肃)
74、歌呼接日夜,弹筑杂击钵——《秋热次高仲贻韵 其三》(作者:林季仲)
75、风动法林从虎过,云生咒钵解龙眠——《谒金华寺六祖法堂》(作者:吕定)
76、山僧一钵无余念,应笑先生为口忙——《闲居对食书愧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77、老僧闭门一榻外,但有瓶钵云火奁——《游铜梁县云岩》(作者:李石)
78、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赠方仁声》(作者:潘良贵)
79、不向岭头拈取去,此衣此钵付他谁——《为刘改之作五首 其一》(作者:徐似道)
80、午钵莫嫌分饭甑,千僧无念集蒲团——《一禅人出丐求颂》(作者:释正觉)
81、楞伽本在海中央,钵具悬知挂旧房——《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 其二》(作者:释德洪)
82、两犊掀春泥,一钵随午斋——《初春书喜》(作者:陆游)
83、横槊壮气虽萧萧,击钵争先犹行行——《跋览前此唱和诗卷有诗次其韵》(作者:刘摰)
84、当年渡江钵,弟子独将归——《吊瑞新和尚》(作者:梅尧臣)
85、着力早须无底钵,优昙在火更晶明——《吾友汪信民博士近闻参道甚力昨日得书云丧其偶其言耿耿有不释然者因寄此颂开之且挽其进》(作者:饶节)
86、候火地炉暖,加糁沙钵香——《食荠十韵》(作者:陆游)
87、优钵曼陀果何似,并参香争问因依——《阇提花》(作者:郑域)
88、乳糜但喜分香钵,银胜那思映彩鞭——《残腊二首 其二》(作者:陆游)
89、可怜狡狯维摩老,戏取江湖入钵盂——《游中峰杯泉》(作者:苏轼)
90、陇西衣钵传无尽,熟看羣儿现宰官——《还三嵎先寄舍弟》(作者:李新)
91、芸居老衣钵,付与宁馨儿——《为续芸赋》(作者:胡仲弓)
92、如晦箕裘传相种,少陵衣钵付孙枝——《呈营田司杜希圣提领》(作者:黄庚)
93、初莫学黄梅道者,贪传破钵盂,连累周家女——《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四六》(作者:释绍昙)
94、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偈六十九首 其二八》(作者:释道宁)
95、钵盂可揽江湖阔,参取诗禅放眼明——《杯泉》(作者:董嗣杲)
96、传杯行美酿,击钵课名章——《春饮分章字韵》(作者:范浚)
97、先师钵袋当传后,上座蒲团莫负渠——《仰首座求钝庵诗》(作者:陆游)
98、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 其四》(作者:杨)
99、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送超禅师》(作者:沈辽)
100、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送赵龙图归四明》(作者:释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