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订的诗句,带订字的诗句,带订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订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惟谅友之昭昭,庶订余之愦愦——《我思古人》(作者:陈深)
2、亦莫果用,六经是订——《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素王颂一首呈承祭之士颂曰》(作者:赵汝腾)
3、凤兮何德衰,来贻后人订——《次韵和正仲燕保宁览辉游崇胜凤台》(作者:黄履)
4、若将初节订贤愚,圣哲功名古亦无——《刘向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5、止客置醴因联诗,评书订画犹埙箎——《题赚兰亭图》(作者:刘克庄)
6、常凭香案监抄箓,时点朱砂为订符——《道士造箓》(作者:潘牥)
7、宝笈琼函世不传,感君重诺订金千——《和寄仵判院八首 其三》(作者:赵希逢)
8、我诗订千古,当有神明知——《读士元传》(作者:孙应时)
9、(同前)(按:本卷及下卷所录今人校订意见,皆录自郭在贻《王梵志记汇校》〖中国训诂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引录诸家有项楚〖简称项〗、袁宾〖简称袁〗、蒋绍愚〖简称蒋〗、周一良〖简称周〗、黄征〖简称黄〗、松尾良树〖简称松尾〗、戴密微〖简称戴〗及郭在贻〖简称戴〗等——《诗(幷序) 一一七》(作者:王梵志)
10、周翁图太极,张子铭订顽——《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一八》(作者:陈淳)
11、从今订价连城重,政使羣儿有善诬——《再次交代韵四首 其一》(作者:陈造)
12、匪特激愚懦,且以订羣顽——《和林择之齐山韵》(作者:蔡幼学)
13、参错开解纷相订,我生之岁剑发硎——《赠张术人》(作者:项安世)
14、访境土皆辟,订风恶亦无——《赠仙居宰陈述古 其二》(作者:郑穆)
15、订史参理乱,一一堪施行——《哀吕东莱》(作者:巩丰)
16、明朝倒锦囊,非是庶所订——《游北山》(作者:陈造)
17、遗书订无极,妙藴发先天——《挽储华谷四首 其二》(作者:卫宗武)
18、更将次五订箕畴,不妨后觉勤钻仰——《寿悦斋李先生》(作者:程公许)
19、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晋王大令保母帖》(作者:王沂孙)
20、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作者:徐集孙)
21、熏炉翠被延周蝶,黄墨朱缸订鲁鱼——《二十四日省宿次杨文公集贤宿直韵兼拟其体》(作者:项安世)
22、连朝拟订盘餐约,谁主僧庖代故妻——《和马先生留饮三迭前韵》(作者:赵公豫)
23、空洞胸襟着今古,遗编订正当属谁——《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作者:陈造)
24、详《全唐诗外编》〖修订本〗,兹不重收——《破法身见颂》(作者:智闲)
25、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审订——《旦气诗》(作者:陈普)
26、(潘述)(见《三长物斋丛书》本《颜鲁公文集》卷十二,宁乡黄本骥编订——《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作者:颜真卿等(联句))
27、审订既昭然,疑去喜自适——《江纂墓碑》(作者:孙起卿)
28、拟借韦编订龙马,免推纳甲话蟾蜍——《和戴主簿韵》(作者:朱熹)
29、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秋兴 其二》(作者:苏泂)
30、自古先王订版图,兵农合一如例程——《出入二岭行》(作者:舒岳祥)
31、千古传讹无订正,至今春晚误人听——《不如归去》(作者:胡仲弓)
32、自随野意订山行,香浸楠花白水生——《石楠》(作者:高似孙)
33、订以大小乘,森若立矛介——《赠已讷二老轩》(作者:郑清之)
34、天教联绶同民社,日许挑灯订古今——《再次韵二首 其二》(作者:陈造)
35、无人共订吟边句,独有蝉声叫树头——《即事》(作者:俞桂)
36、奇事订前闻,诗成识层阁——《石桥》(作者:洪适)
37、此乐谪仙后,同异君试订——《吴节推赵杨子曹器远赵子野携具用韵谢之》(作者:陈造)
38、莫为梅花长挽却,好将绳削订由求——《和府尹虚谷先生和徐子英韵并寄徐子英 其一》(作者:方一夔)
39、诗中别体不明之处,暂未校正(王梵志诗及此无名氏诗所录今人校订意见,皆录自郭在贻《王梵志诗汇校》——《五言诗 十》(作者:缺名(二))
40、我生癖古亦太痴,订音考义忘寒饥——《程仪父求石鼓文作歌赠之》(作者:周密)
41、芳草有佳色,难与俗士订——《除草篇》(作者:姜特立)
42、从今订价连城重,政使羣儿有善诬——《再次交代韵四首 其一》(作者:袁说友)
43、时来一讲订,诸生——《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书》(作者:陈文蔚)
44、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来湓水曲」,均可订《大典》之误,兹据改——《太平兴龙寺(题拟)》(作者:崔融)
45、玄晖有兴期频订,太白曾游亦自奇——《答赵宗白宣州寄诗次韵》(作者:区仕衡)
46、此心如此用,烦君订是否——《赠臧文仲四首 其四》(作者:陈造)
47、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过师川偶行》(作者:洪朋)
48、蒲姑如可作,料想订春秋——《梦见周公》(作者:林希逸)
49、一言为订正,少逭饕餮愆——《临都试院考校已毕诸公尚恨遗才勉作数语释其意》(作者:郭印)
50、订讹青简在,得句锦囊着——《送陆同知北上二首 其一》(作者:陆文圭)
51、溪分溪合关何事,尚欠圜机订九流——《合溪座上》(作者:钱时)
52、(黄本骥编订《颜鲁公文集》十二)——《句(书《奉使帖》后)》(作者:颜真卿)
53、猥随碧水瞻明月,坚订白云赊好山——《庵居》(作者:释仲皎)
54、礭然金吾奏,直以大逆订——《盖宽饶》(作者:文同)
55、闻道诸公扶国论,须君左袒订邦诬——《再次交代韵四首 其一》(作者:袁说友)
56、愿君试思之,鱼鲁何足订——《寄陈鲁山正字》(作者:陆游)
57、订讹补讹重缮写,金字琅函较甲乙——《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作者:方回)
58、问字时携酒,钩玄共订碑——《挽王茂悦提舶二首 其二》(作者:周密)
59、五百年前黄鹤去,闲寻鸥鹭订诗盟——《重题黄鹤楼》(作者:柴望)
60、历久只两人,吾常喜深订——《偶感》(作者:韩淲)
61、圣贤万语千言订,个字来从太极先——《梦神人曰公当以是字名庵觉来赋是庵诗》(作者:徐元杰)
62、今披碧涧记,华冈订讹舛——《碧涧书堂》(作者:林梦英)
63、详参书末之修订说明——《桂花曲》(作者:李德谷)
64、彭泽当年成菊癖,予今亦欲订兰盟——《与友观兰》(作者:赵友直)
65、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舟檥娥祠敬留二绝 其一》(作者:吴潜)
66、形容委曲识花趣,妙语历历成订论——《宾从集藕花堂分韵得园字二十韵》(作者:刘学箕)
67、闻道诸公扶国论,须君左袒订邦诬——《再次交代韵四首 其一》(作者:陈造)
68、老学常时资共订,诗筒两月顿成虚——《问讯后村目眚》(作者:林希逸)
69、订顽有明训,造化与同功——《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 其一》(作者:程公许)
70、一皆用其真,鲁鱼事参订——《深居》(作者:释文珦)
71、老境我甘追汗漫,明时君合订章程——《循资赵宰有贺诗次韵三首 其三》(作者:陈造)
72、回省多岐亡,满冀一语订——《赠张德恭》(作者:陈造)
73、问字烦参订,谈经頼发挥——《娄忠简公挽词 其四》(作者:楼钥)
74、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作者:刘子翚)
75、俗人每侧目,订之为狂徒——《潜夫咏》(作者:释智圆)
76、 琢玉传情,断金订约,总是愁根本——《念奴娇》(作者:郑觉斋)
77、今重录之以订前失——《神龙中自容山追入上诗》(作者:权龙襄)
78、邵家闻见订千古,寂寞涧城坟上土——《邵伯温闻见录载范忠宣帅庆阳时总管种诂无故讼于朝上遣御史按治诂停任公亦罢帅至公为枢密副使诂尚停任复荐为永兴军路钤辖又荐知隰州公每自咎曰先人与种氏上世有契义某不肖为其子孙所讼宁论事之曲直哉予在山中读书偶见此书而表之》(作者:岳珂)
79、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伏波岩》(作者:刘克庄)
80、非论权取意,聊订济涉仁——《和延州三咏 济胜桥》(作者:宋祁)
81、勇撤皋比谁复见,订顽之训万古留——《观浩斋杨先生偕后溪刘先生白鹤魏校书潼川南楼唱酬三复叹仰驰介询问以古篆体书西铭为寿,并和元韵》(作者:程公许)
82、为语俗交休见问,已从麋鹿订新盟——《送云泉入山》(作者:真山民)
83、卓哉紫阳朱,订顽砭其愚——《学诗》(作者:高斯得)
84、洛遗书订三焦误,河负图观一点中——《暑天》(作者:方回)
85、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浮碇冈》(作者:傅烈)
86、订古释羣疑,谈玄发清听——《次四六叔韵》(作者:刘子翚)
87、今参照王利器先生《文镜秘府论校注》的考订,将《文镜秘府论》中不见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全唐诗》的作品,皆录入先宋诗,以便研究者检用——《和诗阶诗 二》(作者:无名氏)
88、君亦能贤亦能圣,姑以节论犹失订——《题胡邦仲霜节堂》(作者:曾丰)
89、价增三倍玉麟顾,言订千金木石诗——《赠闻人松庵》(作者:李曾伯)
90、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文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作者:牟巘)
91、喧静交战间,诗老傥能订——《再次韵》(作者:陈造)
92、他日或提迁固笔,删修订实望研穷——《次韵叶子真贤良留题登源先庙》(作者:汪晫)
93、宣王石鼓后来出,真赝莫订徒嗟吁——《赠篆书吴全仲古风》(作者:欧阳光祖)
94、我来欲订金丹诀,试着枯槎上斗杓——《洞庭题咏十一首 仙坛观》(作者:王阮)
95、支机亦悠哉,谁复订有无——《游严真观支机石而壁有记古鼎丹茅事》(作者:喻汝砺)
96、微言订近役,何苦触尘堁——《五月旦抵旧隠》(作者:方回)
97、谁呼鹙与寂,莫订蝶为周——《梦》(作者:林希逸)
98、摛文妄意输朋益,何似书绅有订顽——《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二》(作者:朱熹)
99、有酒聊排闷,无书可订顽——《放言五首 其五》(作者:刘克庄)
100、(以上《嘉靖池州府志》九)(〖1〗周赟《九华山志》卷十考订此诗与李白次韵诗皆为伪作,其说云:「无论太白时未有次韵之习,金地藏未为天子第,此等诗真令人见而欲呕——《酬惠米诗》(作者:金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