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睢的诗句,带睢字的诗句,带睢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睢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射训狐》(作者:韩愈)
2、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灰烬——《杂曲歌辞 行路难三首 一》(作者:顾况)
3、罔象睢盱频逞怪,石尤翻动忽成灾——《遭风二十韵》(作者:元稹)
4、恣睢莫能名,豪横不可挫——《答宋太祝见赠》(作者:苏舜钦)
5、双龙嚄略垂长颔,回禄睢盱威早敛——《唐武德祷雨辟邪镔铁镜铭》(作者:无名氏)
6、谁言御水传名久,须信睢园得地偏——《依韵和蔡枢密山药》(作者:王珪)
7、莫道睢阳覆我师,再兴唐祚匪公谁——《书睢阳事后》(作者:黄庭坚)
8、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作者:张九龄)
9、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和次中双庙感事》(作者:苏颂)
10、又不见睢阳夜战城欲摧,孤臣骂贼声如雷——《将进酒》(作者:周密)
11、道逢山客束荆薪,口眼睢盱略似人——《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四首 其三》(作者:陆游)
12、阿嫫年八十,睢盱事妆饰——《杂兴》(作者:刘攽)
13、([一]刘云:「卢门见《左传》,宋国门名,此用以表睢阳——《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此公元昆任睢阳参军)》(作者:李昂(《全唐诗》卷一二○))
14、《塞上听弹胡笳》诗内的韦公可能和在睢阳送的韦参军是一人,惑有一定关系,这也是把这两诗定为李昂作的一点小小旁证——《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此公元昆任睢阳参军)》(作者:李昂(《全唐诗》卷一二○))
15、睢阳纵酒黄金尽,提剑东方暂一游——《送孙立东游》(作者:穆修)
16、厥初既轻敌,屡北輙睢旴——《闻浙东方寇大作道路不通迂路由江南以归有感二首 其二》(作者:李纲)
17、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正气歌》(作者:文天祥)
18、关睢方作训,鸣凤自相求——《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一》(作者:吴兢)
19、睢阳图记光耆彦,华下风烟遂寂寥——《相国杜公旧里钱唐有别野在华下既得谢留寓睢阳因家焉某近赴益部过三峰闻华人之望公舍而不还又顾吾乡之独幸国老处焉因道西人之意成长句四韵奉寄杜公》(作者:张方平)
20、江外信清旷,吾心睢洛间——《初赴新定过钱塘江》(作者:张方平)
21、箫鼓闻睢上,旌旗过渭滨——《和御制祀后土》(作者:寇准)
22、睢南莫久留才子,宣室归来问鬼神——《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作者:梅尧臣)
23、相逢暂相会,又向睢阳行——《王秀才自蜀之京留月余归南都》(作者:刘敞)
24、睢上埋牲专事地,汉唐故实存闻记——《奉和御制奉祀述怀歌》(作者:寇准)
25、泸水城存空吊古,睢阳庙在凛生风——《书曹忠勇诗集》(作者:王义山)
26、恶余之无从,睢盱以为恭——《无衣一首招黄任道归》(作者:王令)
27、尚想睢阳公,一见了奴隶——《逢人》(作者:韩元吉)
28、问事唯唯否否,逢人睢睢盱盱——《夏日六首 其一》(作者:徐瑞)
29、泉与睢阳隔,事闻犹涕零——《题泉州张许祠》(作者:释圆悟)
30、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夔府书怀四十韵》(作者:杜甫)
31、睢盱万状乖,咿嗢九译重——《鼓吹曲辞 鼓吹铙歌 东蛮》(作者:柳宗元)
32、睢阳嚼空龈,名与日月垂——《仲兄去岁落一齿书来怅然作诗以寛其意》(作者:李光)
33、兕载吹兮音咿咿,铜铙呶兮睋呼{目戊}睢——《文祝延二阕 二》(作者:沈亚之)
34、旧日雁池应好在,多情睢水会东流——《寄孙元忠》(作者:彭汝砺)
35、炎精未振刚受畜,睢水昼遁成皋跳——《朝字韵诗诸丈倡酬未已再次韵》(作者:魏了翁)
36、白华忽补亡,关睢不为首——《和十二兄五首 其二》(作者:晁冲之)
37、恣睢超一气,黤黮——《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作者:苏舜元)
38、孤城死地尚睢盱,智勇俱当竭蹶趋——《贝州未破书寄王子直司徒》(作者:刘敞)
39、说着睢阳胆已倾,单师曾此控孤城——《张巡庙》(作者:胡仲弓)
40、间用次睢社,千金博奇庬——《挽张南轩先生八首 其五》(作者:彭龟年)
41、睢盱承至欢,詟叠谢绝怒——《古风》(作者:王令)
42、寝甘诚系滞,浆馈贵睢盱——《病中书怀呈友人》(作者:温庭筠)
43、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作者:韩琦)
44、冲远谁与俦,睢阳有张许——《补史十忠诗 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李公芾》(作者:刘埙)
45、摩挲初欲论梦事,有底耽耽而睢盱——《又次竹枕韵》(作者:吴则礼)
46、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近报 其二》(作者:黄文雷)
47、仗节星驰趣援兵,睢阳惜已陷忠臣——《张镐》(作者:徐钧)
48、摧藏睢盱以自佚,季冬初旬日协吉——《苦锥歌寄涧泉》(作者:周文璞)
49、阳侯睢盱推选锋,势欲尽取奔鲸磔——《舟次生米值风作》(作者:刘弇)
50、睢苑妍辞俱右席,太丘遗业肯惭卿——《陈勤之兄弟同登秀科俱宰江东大邑》(作者:宋庠)
51、大刚无睢睢,至明无阴阴——《金星砚行》(作者:彭汝砺)
52、中有二公能死节,张许崛强存睢阳——《应昌路驿傍有古松一干生十八枝为斧所伤江西胡生图以示州长官命余作诗》(作者:陆文圭)
53、龙威俨睢盱,神灵不敢触——《观西华摧》(作者:李复)
54、 更山连睥睨,长蛇隐雾,红移略约,睢霓横空——《沁园春》(作者:魏了翁)
55、仪刑古睢阳,观阙双崔嵬——《读泣蕲录》(作者:释居简)
56、立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睢如坠雨——《用文潜馆中韵赠蔡学正天启》(作者:晁补之)
57、邈矣子季,睢阳是伯——《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二一》(作者:宋高宗)
58、一梦而觉惊幻虚,尔其听我毋睢盱——《蚁饮研槽歌》(作者:朱涣)
59、 呵呵笑,睢阳门外,有个大南湖——《满庭芳》(作者:刘山老)
60、乌靴席帽红尘里,幻出睢阳五老图——《题睢阳五老图》(作者:张贵谟)
61、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寄唐州杨郎中》(作者:薛能)
62、睢盱汉鼎漫心劳,梦觉俄惊马食槽——《曹魏二首 其一》(作者:陈造)
63、溃城睢阳孤,钩党林宗独——《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作者:洪咨夔)
64、夷音语嘲{口哲},蛮态笑睢盱——《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作者:白居易)
65、 回羽旆,驻雕辇,旧地访睢阳——《六州》(作者:无名氏)
66、睢阜已怀襄,那能辨闾巷——《零陵观大水》(作者:沈辽)
67、更长月黑试附卧,鼠目尚尔惊睢盱——《湖南有大竹世号猫头取以作枕仍为赋诗》(作者:韩驹)
68、睢水千麾集,胡沙八骏腾——《有感三首 其二》(作者:项安世)
69、春源既荡漭,伏战亦睢盱——《巩城东庄道中作》(作者:储光羲)
70、自从道路无形势,今日睢阳益漫劳——《后十一月十一日夜宿柳子镇》(作者:晁说之)
71、只今淮上未安集,二虏南望犹睢盱——《寄呈王浩翁府判》(作者:刘宰)
72、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答侯少府》(作者:高适)
73、秦伯早能怜楚使,张君未必死睢阳——《临江褒忠庙题》(作者:艾可叔)
74、四十年来无此作,睢阳今继少陵人——《谢刘仲忱宠惠诗编》(作者:吕颐浩)
75、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凫》(作者:李峤)
76、驻车楚老浆盈野,劝筑睢阳杵有讴——《州将按行堤上》(作者:宋祁)
77、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李钧寿花堂》(作者:苏辙)
78、短钗列桉拥弊襦,未看行乐夸睢盱——《次韵和彭道原元夕》(作者:刘弇)
79、应龙潜深渊,睢盱寒水秋——《杂诗 其七》(作者:李复)
80、冤哉张睢阳,夜夜蝙蝠绕——《玉山东岳》(作者:陈普)
81、万价睢盱倚市平,百工纷糺待宫成——《酬刘宜甫》(作者:刘攽)
82、睢阳老尹钦才望,待看同升赞盛时——《次韵次中寄莘老学士 其二》(作者:苏颂)
83、风沙睢水终亡楚,草木公山竟蹙秦——《滹沱河二首 其二》(作者:文天祥)
84、睢阳合祀无南八,河北诸城有杲卿——《临江使君陈华叟哀诗二首 其一》(作者:刘克庄)
85、睢阳万古一张巡,忠义传家有世臣——《哀隆德守臣张确确浮休张舜民之弟尝为乌延帅幕独不廷谒童贯作诗吊之》(作者:滕茂实)
86、君为睢邸教,再挹冰玉姿——《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为韵得诗五首 其一》(作者:王迈)
87、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师二首 其二》(作者:李纲)
88、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其八》(作者:张元干)
89、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其二》(作者:李洪)
90、同人洛阳至,问我睢水北——《酬庞十兵曹》(作者:高适)
91、定非张睢阳,大笑颓冠缨——《夜闻落叶》(作者:陆游)
92、睢苑实时裁雪霰,颍川连夜聚星辰——《城南春会》(作者:蔡襄)
93、天授睢坛筴,风兴渭水英——《经进百韵诗》(作者:岳珂)
94、九天隔云雨,万目争睢盱——《送安少愚下第东归》(作者:程公许)
95、安车论别十余年,睢水归思负郭田——《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三》(作者:赵抃)
96、立庙旌忠浙江东,睢阳双庙同高风——《会稽三贤祠诗 旌忠庙》(作者:王十朋)
97、县白如故事,守怒牢睢盱——《挽石子重》(作者:陆九渊)
98、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睢阳双忠庙诗》(作者:张方平)
99、遗人颇记睢阳曲,说士犹谈历下兵——《寄齐州李学士并呈苏密州》(作者:刘攽)
100、彭城正高会,睢水已填尸——《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以其类也虽以此致失者不少而清坐不饮醒眼看醉人亦未必尽得盖可考矣予好饮而尝患不给二顷种秫之念往来于怀世网婴之未有其会因作五言酒诗一百韵以寄吾意虽寄古人陈迹并及酒德之大概以为开辟醉乡之羽檄参差反复不能论次也同年兄唐仲章闻而悦之因录以寄庶几兹乡他日不乏宝邻尔》(作者:胡寅)
101、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作者:高适)